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摩擦力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届中考考查的热点,而重叠物体间摩擦力的判断又是难点中的难点,其原因在于:不能确定摩擦力是否存在,不能正确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那么要怎样才能准确判断出重叠物体间的摩擦力呢?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摩擦力的过程中,对于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常常满腹疑惑,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将问题分解为三步:判断有无、辨别方向、平衡大小,就能迅速判断摩擦力的大小.若物体处于非平衡态,则仍需将问题等效到平衡状态来解.解题步骤细分如下.一、被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第一步:判断摩擦力的有无.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理解透摩擦力有助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有利于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正确认识摩擦力,打好基础.下面就摩擦力的几个疑点帮助同学们分析:1.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四个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  相似文献   

4.
传送带问题复杂多变,但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摩擦力的性质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特别要注意摩擦力的动静互换,从有到无临界点的判断·其实把其中一种情况分析透,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总体来说,传送带问题是把物体由静止、以一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部分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板块,也是高考常见的考点,而摩擦力是其中的难点部分.学生需要特别注意对摩擦力的掌握,要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作用,学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以及计算摩擦力的大小.现将关于摩擦力的高考常见的问题及结合具体例题,讨论如何解决摩擦力相关的问题.详细解答步骤以便于考生学习和熟悉掌握这类问题,灵活运用不同思路有助于考生更透彻地理解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摩擦力     
<正>高中物理中的力学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始终,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它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学好力学,力学中的难点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高中阶段重点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及大小、方向的确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向的判断,难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大小及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于摩擦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需要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则需要根据平衡状态及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一要素进行判断.而叠放物体摩擦力方向及大小的判断,由于存在的物体多并且复杂,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难度,要学会正确的解决办法,同时联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隔离法分析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8.
李克鲁 《物理教师》2006,27(4):5-36
高—物理“摩擦力”这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材中的判断方法是利用“滑动摩擦力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一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基础一般的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方法.本刊2005年第11期《用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文(以下简称《判断》),它运用的方法是从摩擦力产生的效果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这是一种突破教学难点的好方法,《判断》一文所述的效果是指摩擦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但该文最后一段所指“摩擦力一般不产生形变”,就把另外一种更好的…  相似文献   

9.
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力中,摩擦力是较难理解的。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和正确判断摩擦力,直接影响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摩擦力,必须从下述几方面进行教学和训练。 1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产生摩擦力的首要条件是两物体要接触,且具有正压力;必要条件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两个条件缺少任一条都不能产生摩擦力。如图1,甲图中虽然A物体与地面相接触,且有正压力,但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而无摩擦力;乙图中A物与墙壁相接触,且向下运动,但无正压力,也无摩擦力;丙图  相似文献   

10.
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中,同学们感觉最难的是摩擦力,在摩擦力中又以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最难.本文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周子华  蒋超 《物理教师》2011,32(4):21-22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科书中是这样描述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判断平动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只要依据判定原则,并不困难;可是要判断像自行车前后轮滚动物体的摩擦力方向,却并不简单,有点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要么是没有考虑轮子滚动时摩擦方式的多样性,要么是考虑了但又将问题复杂化,没有凸显问题的主要方面.本文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分析车轮受摩擦时,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滚动摩擦3种类型;二是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将自行车分为匀速、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分别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3.
摩擦力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力,对于物体间是否有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怎样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不少同学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摩擦力的关键为:首先,应认识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区别.其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共点力平衡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基本内容,学习本章内容,要弄清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弹力、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以及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弄清滑动摩擦、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要重点做好物体的受力分析,灵活运用平衡条件解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难点形成的原因:高中学生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问题的判断不准确,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认识有些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6.
难点形成的原因:高中学生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问题的判断不准确,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认识有些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7.
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对于物体是否受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不少学生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摩擦力的关键在于掌握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区别,在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应先分析物体的运  相似文献   

18.
摩擦力是常见的一种力,解力学题时,经常要碰到它。学生在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往往会觉得很棘手。因此,在讲摩擦力时,除在理论上讲清各类摩擦力的特性及其大小、方向如何确定外,还必须多举实例,必要时应举一些容易出错的题让学生去分析,争论,使其深刻理解概念及有关理论知识,并能具体运用于推理、判断,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无处不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其没有统一公式,因此,在分析判断求解摩擦力时,有的同学往往陷入困境.那么怎样分析判断和求解摩擦力呢? 一、依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摩擦力的有无摩擦力的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物  相似文献   

20.
<正>判断摩擦力的方法有定义法、平衡法、假设法和运动状态法等。笔者发现仍然有一些学生不能熟练使用这些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得出"触摸法"感受摩擦力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并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其基本办法是:用两只手分别代替两个物体,然后模拟物体的运动,从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下面从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