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许乐 《档案管理》2023,(2):64-70
在我国司法改革过程中,作为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实现途径,法院裁判文书数字化信息公开是推进司法公开进程的必要手段,在司法实践领域极具价值。美国法院裁判文书数字化信息公开的历史演进、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以及美国法院裁判文书数字化信息公开领域的各类开放存取信息系统,即PACER系统及其CM/ECF子系统、COURTWEB系统、FDS系统的实践特征与运行缺陷,对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创建的“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运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裁判文书网”改进之处有四:一是“案由”检索项的设置应涵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二是“被害人”应设置为独立的检索项;三是“案号”检索项难以使用,可予取消;四是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吃还是不吃     
岁末年初,我们律师所业务学习的重头戏是:规范律师与司法干部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洋洋万言的学习文件,在我看来就是4个字:严禁“勾兑”。身处中国这样一个美食天堂,最佳的“勾兑”方法就是吃饭。  相似文献   

3.
中国语境下的“媒介审判”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国“媒介审判”背后的司法陪审制着手,与目前我国司法审判过程中采取的陪审制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我国不存在本原意义上的“媒介审判”之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我国语境下“媒介审判”的形成机制,并提出解决中国式“媒介审判”的办法不仅在于规范媒体,更在于国家权力的配置及司法本身的独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不断推进的法治进程中,社会热点案件在最近几年层出不穷,这也弓发了人们对司法领域的日益关注。其中,重视。立法的丰富和完善固然相当重要,法官的思考及其行为更是为法律学人所但是,如果缺乏明智的法官在司法领域中贯彻立法,完美的规定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徒法无以自行”已经成为千古明训。在这个方面,法治先进的国家已经有所探讨,足以为我们借鉴。也许,法治先进国家当下的“实然”现状就是我们努力的“应然”方向。波斯纳法官的《法官如何思考》就是这样一本“现身说法”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李刚 《大观周刊》2011,(35):29-30,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特色,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前提性”意义。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特色,主要集中在司法体制架构、司法机关产生、司法运行机制、司法功能配置、司法运作方式、司法职能方向、司法队伍建设、司法与政党的关系八个方面,其改革完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必须坚持遵循司法规律,必须坚持依法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革陪审员制度和创设人民监督员制度,中国正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司法之门,并可望成为“司法改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王运红 《兰台世界》2006,(5X):61-62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是中国司法的鼻祖。皋陶历经尧舜禹三世,呕心沥血辅佐尧舜禹,为融合夷夏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中华汉字“法”也源自皋陶判案的古老传说。  相似文献   

8.
冯隽 《新闻与写作》2001,(11):39-40
中央电视台的法制栏目“社会经纬”,伴随着中国法制化的进程而孕育、成长、壮大,如今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之一。它呈现给观众的大多数案件在中国当代司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纬”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法制史的另一种读本。“社会经纬”在观众中保持高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故事性强,或曰法制专题故事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听故事、讲故事——观众接受“社会经纬”的基础 中国的老百姓爱听故事,听故事是一种享受,也是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经纬”每周一期,一期一案,每…  相似文献   

9.
徐迅 《新闻三昧》2004,(2):50-51
不论古今,人们在谈到“法”的时候,总不能不涉及平衡的问题。中国古字中的“法”字,包含有“平之如水”的意思,而如今人民法院的徽记上也有一架天平,象征着司法平衡各方权利义务的功能。纠纷和冲突面前,执法凭着自己的理性和良知谨慎地权衡,一点一点地、不断地为争执的双方添加砝(法)码,以实现天平的  相似文献   

10.
“宪法的民主化”与“宪法的司法化”在建国任务上的协同性应该超越对立性,对二者的认识绝不可僵化与偏废。就中国特定的政治发展阶段而言,我们既不能简单拥抱理想性的“宪法司法化”方案,也不能固守西方(尤其是英国)历时性的宪政发展逻辑,为了抬高民主的价值而以损害法治进步为代价。  相似文献   

11.
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既是传媒自身利益的追求,又是基于伸张和维护社会正义而作出的价值选择。传媒监督司法,一方面具有积极肯定和强化司法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囿于情感性判断而较少顾及司法的技术化、程序化运作方式,出现了“传媒判案”的不正常现象。客观分析传媒介入司法的动因,审慎评判传媒监督司法的价值与效能。既是传媒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司法独立与公正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12.
吴飞  程怡 《新闻记者》2006,(4):42-45
2006年3月11日-12日,由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公开与公正-司法与传媒关系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司法理论界、新闻传播理论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沪杭两地传媒业界人士共50余人,共聚一堂,探讨了在新的媒介形势下,如何“构建传媒与司法的和谐关系”,并针对有关法治新闻报道的实务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3.
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族司法制度之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春海 《历史档案》2001,(2):120-125
清代,皇族依专门的司法制度维护皇室特权。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司法改革,建立了新的皇族诉讼审判制度。本文拟依有关档案资料,就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族司法特权的限制以及对皇族司法制度的评价试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其侵权案件传统司法管辖规则的特殊性.本文从知识产权侵权协议管辖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着手,对协议管辖制度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适用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中国现行司法实践,明确中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刘忠魁  王永亮 《传媒》2003,(3):27-29
(1)从浙江省体育局绿城吉利足球俱乐部的“揭黑行动”,到去年3月北京市公安局将涉嫌“黑哨”的关键人物国际级裁判龚建平刑事拘留,再到“黑哨”中间人孙培彦落网,司法介入“黑哨”将中国足坛“反黑”浪潮推向高潮。中国足坛“打黑”风暴显示了多种媒体联合作战,可以深化舆论监督的威力。  相似文献   

16.
沈家本(1840-—1913)字子,号寄,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沈家本于光绪九年(1883)考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三十年中有二十余年主管司法,先后担任刑部左侍郎、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司法要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奉上谕”研究中西法律,兼任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是我国近代在法学上力主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知识份子代表。在他主管清末司法工作的实践活动中,依据自己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经验及其精通古今中外的司法知识,在中国近代法制改革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对他评价甚高,称他为“法学泰斗”、“清代最伟大的法律专家”、“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媒介对司法的监督,学界将主要认识集中于“媒介审判”效果的发挥,反对媒介对司法领域进行介入,较少关注媒介监督对司法的正效应,相当一部分学术论文中存在将“媒介审判”与“媒介监督”的定义混淆,或将媒介报道司法的实践直接划归到“媒介审判”领域的现象.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媒介对司法监督的正当性入手,讨论媒介参与对司法公正的促进作用.对“媒介审判”及其负面效应,暂不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于2008年9月11日发表在该报上的通讯《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在当时的国内报道中首次点名揭露了“三鹿”奶粉问题,引发了中国乳品行业地震,间接推动了中国相关的司法介入进程。  相似文献   

19.
4月1日.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正式施行.诉讼费交纳标准降低。在惠及普通公民的同时.人们也担心。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能捅到法院。 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篱笆.假如前面没有缓冲带,动辄就穷尽司法手段。在客观上可能有损社会本身的自治功能。 20多年来.我国的普法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果.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但也出现了一种片面的认识.把“依法”治国.简单地理解为“依法院”治国。 刚刚适应了到法院“讨说法”的国人.现在尴尬地发现.由于诉讼增长过快导致的司法资源不足.让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法院出现“诉讼爆炸”。 许多民事纠纷一拖经年,小事变成大事.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法院大门之外.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柔性缓冲力量,那就是人民调解员。他们依靠道德公约、民间智慧.以及熟人之间唇齿相依的情感和利益权衡.一次次介入中国社会的家长里短.起到了“息讼”的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人城乡大迁徒.以及体制外人员的激增.传统熟人社会正在解体,这让依附于熟人社会土壤上的人民调解员.面临日渐尴尬的处境。 若不打官司,民间纠纷.谁来解决?从长远的法制社会要求来看,人民调节员制度.该何去何从?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也就多了一份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法律期刊概览蔡史霓(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近十多年来,法学界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的方针指导下,提出并讨论了一系列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了法学的繁荣。而法学繁荣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法律类期刊的迅猛增加。据1990年《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