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央电视台台庆四十周年大会上,原台长杨伟光指出:“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的首要条件不是技术和设备,而是需要勇气去创新。”他把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成功的经验归结于“创新”,过去的四十年围绕“创新”,中央电视台作了三方面的改革。 一是内容上的改革。1992年《东方时空》晨曲奏响了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当我们将要加入WTO之时,中国新闻界越来越意识到,创新、策划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华东地区新闻媒体体制、机制改革研讨会上,一位新闻界同行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创新竞争、策划竞争已经超越了过去的自然竞争,它能在短时间里导致竞争格局的变化,迅速把媒体做强。讲得多么精彩!下面就杭州西湖之声电台近年采的一些做法,说说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3.
“吕日周是改革英雄,但在长治推行的改革模式还没有寻求到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态势下,广播必须以创新求得发展,本作认为,创新主要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节目创新三个方面。制度创新是第一位的,包括人事制度改革,关键是建立起一支充满活力的广播队伍。技术创新一个是运用音频工作站的制作和播出系统;一个是尽早实现网络广播。节目创新是广播生存之基础。节目要常办常新。要不断推陈出新,民自我否定,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地向听众提供优秀的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了许多改革争议人物,如仇和、吕日周、陈光等,这些争议人物因改革激进、个性突出、引发矛盾多、社会影响大,不但成为公众议论的焦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起,改革成为飘扬在中国上空的旗帜。但在这块鲜艳旗帜的下面,却是一个又一个坚硬的禁忌堆积起来的堡垒。30年中,张楚、刘日、吕日周、陈光、张锦明、宋亚平、王晓桦、罗崇敏、仇和、郭宝成,这些地方主政者,在探路中,或主动或被动地突破禁忌,爆破堡垒。影像在升腾,躯体却有弹痕。  相似文献   

7.
周天 《新闻记者》2003,(6):52-52
前一阵子,报纸上出现了吕日周热。吕日周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舆论监督问题。吕日周狠抓长治市市委机关报《长治日报》,运用报纸对长治市的党政干部进行舆论监督。举个明显的例子,长治市的教师欠发工资问题,长期不得解决,吕日周除了明查暗访以外,还利用《长治日报》点了市教育局长和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的名,公开声言,谁欠教师工资谁就得下台。这一来,在全市范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终于彻底解决了教师的欠发工资问题。至于全局上的官风问题,吕日周则是提出了一个“抓公开”的口号:“县、乡、村书记抓公开,谁不公开谁下台。”他写文章指出,…  相似文献   

8.
对于吕日周其人其事,全国许多媒体对此都有相关的报道和评论,引起了学术界人士和普通民众的密切关注。其中尤以吕日周在新闻舆论监督上采用的举措,格外地引人注目。这种新闻监督可以说是吕日周式的新闻监督,也即党政领导一把手,通过新闻媒介对政府机关人员以及社会不良现象进行直接的新闻监督的形式。 吕日周式的新闻监督以及吕日周本人,已经形成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符号,但这种新闻监督形式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之处,有必要进行理论上的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永强 《大观周刊》2012,(36):171-172
创新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在“自己学习——合作学习——质疑学习——发散学习”等教学环节中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加强创新教育,以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只有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才有出路,才会达成新课程改革应有的效果和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务必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0.
正在做的:新一轮创新开始 中国报业的迅速发展是以创新为基础的,过去十年中报业最大的创新,是都市报的出现,而新一轮创新刚刚开始.新一轮创新不是主动、自觉自愿的,而是在各种新媒体的挤压下,报业不得不创新.刚刚过去的3月,出现了几个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清华大学百年华诞;4月19日,清华大学特地以"创新——梦想与使命"为主题举办清华创新论坛,致力建设成为政府、企业、金融、学术等领域高层交流的平台;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积极探索创新改革之路径和方向。创新这个词,现在非常流行,不仅在中国,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谈论创新。创新究竟是什么呢?它为什么值得推崇?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第六次文献情报工作会议是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首次召开的全院文献情报工作会议,是对过去十余年文献情报工作改革创新的全面总结,更是面向“创新2020”文献情报系统改革发展的一次全面动员会。  相似文献   

13.
陈振仕 《报刊之友》2011,(12):50-5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现有的政策体制下,在经过“集团化”等一系列改革后,创新能力和水平已成为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电视发展的成败。本文结合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创新发展的实例,从三个方面探析了目前广电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振仕 《今传媒》2011,(12):50-5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现有的政策体制下,在经过"集团化"等一系列改革后,创新能力和水平已成为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电视发展的成败。本文结合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创新发展的实例,从三个方面探析了目前广电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聂恒玉 《新闻窗》2011,(2):17-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了许多改革争议人物.如仇和、吕日周、陈光等,这些争议人物因改革激进、个性突出、引发矛盾多、社会影响大,不但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话题.也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对象。如何报道这些争议人物以及改革措施.对记者来说,需要一定的政治眼光、新闻水平和报道时机,否则很难把握。有人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的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电经过长时间的改革.突破了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限性.在节目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结合我们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探讨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广播电视媒体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要突破的瓶颈以及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听众需求的变化,以及电视、平面等传统媒体的创新改革,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如何发挥独家优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摆在每一位广播媒体人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而应对挑战的制胜关键就在于很好地实现节目的改版与创新,在于把握三个方向,这就是理念的创新、节目形态与传播手段的创新和品牌栏目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历史任务,那么,每一个时代也有不同于过去时代的行为方式的人。照此,中国新闻业在中国全面改革的今天,必然会出现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又一代人。是的,中国新一代名记者寥若星辰,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不存在一个象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①。值得人们庆幸的是,包括新闻改革在内的中国改革,终于在一次次的阵痛中,步履蹒跚地跨入了我们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11,(1):57-57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12月7日发布了“2009-2010英特尔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布的以社会创新为主旨的企业责任报告.总结了英特尔在过去一年中的企业责任业绩,  相似文献   

20.
笔者日前拜读了中央电视台孙玉胜所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颇有收益。他把中国电视的改革总结为十年一轮的周期特征,1983年、1993年和2003年。中国电视的第一轮改革体现在电视的发展体制上,第二轮改革则体现在新闻的叙述方式上,而第三轮改革则体现在新闻的报道方式上。这其中我们会发现,每一次新闻改革实际上都伴着电视理念的创新,可以说,电视理念的创新是电视新闻革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