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沙丁鱼,学名多鳞 ,广东沿海地区称其为“沙钻”。是一种亚热带浅海底栖小型鱼类。成熟个体一般在50~100克之间,偶然可见200克左右的个体。鱼体呈锥形,头大吻尖身体细长,喜欢栖息于清洁的沙质浅海,其体色也相应地呈银白中泛出嫩黄。沙丁鱼个体不大,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集群生活,易钓易捕,是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鱼类之一。 沙丁鱼游动迅速,食欲强烈,常趁涨潮之机集群游到浅滩抢食小虾等水生动物,一旦发现鱼群,较易钓取,即使是脱钩的鱼儿,也还会在短时间内再度吃钩,可谓“鱼为食亡”的典型。 1.钓具、钓饵的选…  相似文献   

2.
海钓沙钻鱼     
“沙钻”学名多鳞(鱼喜),有的地 方叫沙丁鱼。头尖,嘴小,鳞小,身细小,游泳迅速,相貌可爱。是一种浅海区域底层小型鱼类,由于它常栖息在沙滩、淤泥海底,又喜钻沙,故南方渔民称为“沙钻”。 “沙钻”虽属袖珍型,但它肉  相似文献   

3.
王豪 《钓鱼》2005,(12):26-26
(cān)条是一种小型鱼类,呈条状灰白色。生活在淡水中,个体小,一般只有几十克,大的100余克。餐条分布广,数量多,繁殖快,在河、塘、堰、水库里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相似文献   

4.
滩钓沙梭鱼     
林志强 《垂钓》2001,(6):52-52
沙梭鱼,是闽南和台湾钓友对多鳞蟢的俗称。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50~70克,是一种生活于浅海底层的小型鱼类。沙梭鱼在我国分布面广,四大海区均有分布。它喜欢栖息在水质澄清的沙质海区,平时较少集群,多分散活动。  相似文献   

5.
穆丰 《中国钓鱼》2006,(10):22-23
海鱲是一种生活在浅海底层的小型鱼类。身体侧扁浑厚,状如罗非,大眼高背,背鳍长硬若骨刺。体色银白,胸、腹、尾鳍下叉皆为金黄色,非常艳丽。尾重多为百余克,大者不过千克。此鱼虽小,却是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名贵鱼类,故而成为北部湾渔民主要捕钓的鱼种之一。售价为千克15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施钓翘嘴鮊     
常光先 《垂钓》2005,5(8):28-29
翘嘴鮊学名翘嘴红鮊,属鲤科,俗名翘嘴巴,体形侧扁、细鳞、背两侧呈银白色,口吻长而上翘,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库的一种中上层鱼类,以大型水库为最多。鮊鱼食性荤杂,主食小鱼虾及各种昆虫,它鲁莽贪食,游动快捷,喜捕捉活饵,能跃出水面捕食低飞昆虫,爱迎风浪,集群觅食,从春末至秋初都是其食欲旺盛期,昼夜都能钓获且四季均可垂钓,个体最大者可达10千克,一般0.5~2.0千克的居多。  相似文献   

7.
鲇鱼是野生鱼类,分布在全国各主要水系。鲇鱼大体分为两种:大口鲇和普通鲇。大口鲇多生长在大江大河,个体大,最大的可达40千克以上;普通鲇就是我们常说的土鲇,最大的也可达10千克以上。鲇鱼是食肉性鱼类,吃食很凶猛,天气越热,胃口越好,食量越大。鲇鱼是其他素食性鱼类的天  相似文献   

8.
杜新财 《钓鱼》2007,(9S):58-58
Sebastodes fuscescens(Houttuyn) 体延长、侧扁,体长多在10~25厘米之间,体重100—300克左右,最大个体超过10千克。黑鲪属卵胎生鱼类,仔鱼胚胎卵在亲鱼体内发育成熟,一经产出即可游动和捕食。黑鲪中钩后讯号明显,挣扎力凶悍狂暴,手感强劲有力,是沿海钓友喜钓的对象鱼。  相似文献   

9.
范精华 《中国钓鱼》2007,(10):28-28
can鲦鱼为淡水里中上层鱼类,个体小,在我国广有出产.通常体长1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30厘米,重可达250克,大的can鲦鱼背脊为墨绿色,煞是可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船钓六线鱼     
邵进成 《钓鱼》2004,(24):37-37
六线鱼,俗称黄鱼、海黄鱼,属北方近海底层杂食性岩礁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浅海,我国黄、渤海沿海有一定产量,其中以辽宁省、山东省荣成沿海产量较多。其体长略侧扁,约20~30厘米,体重250~1000克。六线鱼食谱较广,鱼、虾、蟹类、沙蚕类、蛤肉类、藻类等均可取食,垂钓时尤以虾类、沙蚕类为最好。其索饵不如黑鳕凶猛,但咬钩后挣扎动作短促,爆发力大,手感强烈,一不小心就容易挣断子线逃脱。六线鱼喜欢在平流前后、  相似文献   

11.
候凤明 《钓鱼》2005,(8):25-25
鲤鱼有须2对,咽齿3行,鳃耙15~22,背鳍臀鳍都具有粗壮带锯齿的硬刺,为杂食性鱼类,喜食底栖的水生物,生长速度快,最大的个体可达数十千克。  相似文献   

12.
戏钓黄鳝     
吴延明 《钓鱼》2010,(22):38-39
黄鳝属无鳞鱼类,体圆滑细长,头部稍大,呈钝三角形,口具细齿,肉食性;生活于淡水中的黄鳝个体较小,成年期体长40~50厘米,体重100~150克;而生活在海洋中的海鳝,它们捕食凶猛,以小鱼、虾、蟹为食,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15千克。淡水黄鳝又称鳝鱼、长鱼,  相似文献   

13.
李哲 《钓鱼》2006,(19):34-34
鲃鱼全称中华倒刺鲃鱼。俗称洋草鱼。体长而侧扁,体长为体高的3,3~4.5倍,头稍尖。眼居头部中前。侧上位,眼间头背圆形。吻端圆钝,吻较长。口下位,口裂圆孤形。中华倒刺鲃有须2对,体侧大部分鳞片的基部有一黑斑,偶鳍及臀鳍鲜红色。喜生活在急流清澈的中下层。一般个体在1千克大小。最大的可达5—10千克.在我国云南沅江及西江上游产量较大。中华倒刺鲃为杂食性鱼类,产于长江上游。喜洁净流水和溶氧充足的环境,故无法养殖。鲃鱼食性较杂。荤素兼顾,以水生昆虫及幼虫为主要食物.也吃植物碎片及丝状藻类等。4龄性成熟,生长速度较快.在新安江最大个体可达6千克,分布广.浙闽、两广、云南、湖南等地均产。体厚肉肥,味鲜嫩。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特别鲜美,尤以其鳞为最佳,是众多钓鱼爱好者爱钓的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杜新财 《垂钓》2006,6(2):42-43
虾虎鱼,俗称胖头鱼、海鲇鱼、扔巴。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暖温性中小型底层杂食性鱼类,约有800余种,我国黄海、渤海沿岸浅水区常见品种为矛尾复虾虎鱼。虾虎鱼头大、口裂大、齿细密。眼小,眼间隔宽平。体形亚圆柱形,前部粗大,尾部略扁平。体被细小栉鳞,体肤光滑附着较厚黏液,脊背色棕灰,腹部乳白,腹鳍相连呈圆形,具有吸盘功能,能固定身体于石块之上。性成熟期腹部呈淡黄色,腹鳍泛红。一般体长25厘米~30厘米,尾熏150克-200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50厘米以上,尾重超过500克。  相似文献   

15.
鲤鱼杂谈     
邢湘臣 《垂钓》2001,(11):62-63
鲤鱼(commoncarp),又名鲤拐子、鲤子、红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学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是肉味鲜美,生长快的淡水经济鱼类,最大个体约40千克。也是我国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在我国除西部高原一些水域外,广大的江河、湖泊、塘堰、沟渠、山溪中都有分布。在世界上的分布遍及欧、亚、美三大洲。  相似文献   

16.
柏名荣 《钓鱼》2004,(10):16-16
鯮鱼又称尖头鱤、剑鱤、俗名马头鱤,体细长、呈圆筒状,下颌稍长于上颔,齿既尖又长,鳞片密而细小,侧线鳞在140~170片之间。吻扁平形似鸭嘴、尾鳍大分叉深,下叶略长于上叶、背部灰黑色,胸鳍微红色,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属大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捕食个体较小的鱼虾及其它水生动物为生,它的游泳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一龄鱼可达50厘米长、体重1千克,3龄鱼可达66厘米长,体重35千克。  相似文献   

17.
垂钓对象六线鱼俗称黄鱼,是北方近海最常见的鱼种之一。这种鱼属海底层肉食性鱼类,鱼体延长而侧扁,头部上端无棘和棱,体呈黄褐色,腹部较浅,常栖息于近岸礁石及半泥沙、半沙砾质的浅海底层。  相似文献   

18.
鲈鱼,又称花鲈,属于淡水的洄游性鱼类。它生长和栖息于江河入海口一带的浅海之中,也能生活于淡水中,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江河口产卵。鲈鱼生性凶猛、荤食性、以鱼虾为食,喜猎捕活饵。其肉鲜美细嫩,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达到5~10千克,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种。凡有入海的江河,均有鲈鱼生长洄游。但沿海各地垂钓鲈鱼的方法不尽相同,这里侧重介绍用海竿钓鲈鱼的基本方法。钓具是,配目有前旋钓压鲈式鱼绕的线稳轮妥的可海靠竿的。钓钓具线用直径为0.4毫米的即可。鱼钩采用长柄歪嘴钩,钩号大小可因鱼酌定。铅砣可依钓法的不同,分别采用15~20克和50…  相似文献   

19.
李洪生  昕东 《垂钓》2010,(5):35-35
鲤鱼是杂食性鱼类,喜食底栖的水生物,它生长速度快,江河湖泊中较大个体的可达数十千克,是淡水鱼中产量最高的包一种,也是众多钓鱼爱好者的主攻对象鱼。  相似文献   

20.
何川 《中国钓鱼》2006,(4):38-39
相信不少钓友有钓到泥鳅、刺鳅等鳅科鱼类的经历。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些鱼一般都是个体小,体表光滑的底层杂食性鱼类,钓到的人看到意外上钩的小家伙,往往会付之一笑,将其扔回水中。但当你钓到一条斤来沉,甚至几斤重鳅科模样的鱼,再加上它美丽绝伦的外表,在惊喜之余,就难免产生疑问了。生活在熊猫故乡的侯先生就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于2005年6月13日的早上,在涪江中钓到了一条长34厘米,重350克的长薄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