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波 《教育评论》2012,(4):78-8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政治传播活动,政治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政治传播理念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灌输与引导并举;政治传播形态界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宣传与传播并重;政治传播载体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价值与责任并行。本文根据我国政治传播现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试图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教育方法和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场景化传播具有强大的连接力、体验力和服务力,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着价值内核被沉浸式场景遮蔽、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场景信息误读、大学生在场景内爆过程中迷失自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具化等挑战,需要坚持主流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场景中的主导权,提升高校思想政...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与速度的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优化高校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它具有一般传播的基本因素。本文将从传播的三个基本因素(信源、信息、信宿)来探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媒介,开始发挥重大传播作用。运用相关理论,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传播学理论,以“老夏说课”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其关注量、发布量、阅读量等基本情况,阐述以微信公众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的可行性,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传播媒介及传播过程五个角度,提出基于微信公众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传播理论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和过程。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信息内容编码为各种形式的符号传送出去,学生对接收的符号进行译码,理解教材所表达的信息内容。教师对教学信息内容进行正确、合理的编码传递,分析影响编码决策的因素,化解编码的障碍,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传播理论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和过程.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信息内容编码为各种形式的符号传送出去,学生对接收的符号进行译码,理解教材所表达的信息内容.教师对教学信息内容进行正确、合理的编码传递,分析影响编码决策的因素,化解编码的障碍,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睿 《河南教育》2022,(7):31-32
社交媒体已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转移。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标下,研究基于社交媒体传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路径和方法,聚焦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交传播实践,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交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机制,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交媒体传播规律,有利于推动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以思想、政治、道德内容为核心,由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的信息传递和处理(流动)的过程。它是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传播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的信息传播为内容的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特殊领域和形态,能够发挥与以往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社会公众对国家核心精神、思想理念、政治观点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是通过传播力直接体现出来的,评判其传播力的强弱需要通过一定标准和尺度进行衡量,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的内在构成因素与外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构建和完善其评估模型以及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与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要改变。网络媒介传播即时性、传播价值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泛娱乐化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而网络媒介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彰显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影响力,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推进话语方式转变、推动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融合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驾驭能力等,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沟通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管理的定义与内涵以及操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应当坚持信息理解等原则,以保证沟通的效果。沟通管理规划包括利益相关者需求分析、跟谁沟通、如何沟通、沟通模型、沟通评价与信息处理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虚拟现实等媒介技术的不断成熟,人类逐渐迈入沉浸传播时代。沉浸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打破虚拟和现实界限,颠覆"受众"概念,实现人类感知系统的高度沉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过程、对象以及载体等要素均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媒介时代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将形成智能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构建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及使用"沉浸指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负面新闻信息已成为我国媒体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项报道内容。负面信息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何确立?从这一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施行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内涵、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对话与理解,以实现观念和规范的生成、迁移、内化与外化,从而不断实现境界提升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平等性、情感性、理解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心理调适功能、潜力开发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社会功能主要有传承发展功能、疏导协调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从交往这一视角来审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认真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做出剖析之后,阐述了交往视角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给教育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对高校“思政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新媒体可以催生“新的信息场”“新的舆论场”,但不可能解构“思政课”的本来意义,更不可能主宰思政教育。把握新媒体的话语表征、市场本质与精神意义,关注地气、人气与正气之间的交互作用,参考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行为理论,加速“思政课”的新媒体化,接地气、攒人气、扬正气,既是“思政课”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划分入手,在阐述沟通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沟通机制的必要性,提出完善沟通机制的四点原则,以及从沟通的制度化、媒介的优化等方面完善沟通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信息沟通渠道日益多元化,各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充斥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当中,给人们的思想图景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将沟通理论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入手,分析高校网络原住民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要抓好两方面工作。对传播主体而言,应树立网络思政教育理念,设计高校网络原住民个性化教育,加强多媒体技术培训和指导,合理规划思政教育传播课程。对传播对象而言,应加强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冷”思考,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