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就要把握住意境的营造,理解意境所独有的审美内涵,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所创设的意境中,在阅读欣赏中丰富想象、开阔视野,提升文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2.
审美形态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艺术表现活动。古典诗词的审美形态多种多样,最为主要的有五种,即丰富多彩的意象之美、回味无穷的意境之美、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深沉浑厚的气韵之美、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这几种形态互为补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神妙的艺术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范畴,分布在我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建筑等领域,其特征是含蓄、悠远,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具备体会意境之美的能力.意境美应该从语言联想开始,过渡到绘画、建筑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安排不同类型的诗词,帮助小学生通过古典诗词诗句联想感受意境美,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们欣赏文言诗词的着眼点是:诗情画意.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把诗词的画面美及情感美结合在一起,而这二者的结合便是诗词的意境.教师应该不断尝试让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诗词鉴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品中诗人之情相会的过程。优秀的诗歌,形象鲜明具体,意境深邃阔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如何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其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诗词鉴赏的关键所在。我认为以下几种鉴赏方法必不可少。一.挖掘意境,引发联想想象"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王国维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境和境界,是诗词作品里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是诗词作品永恒艺术魅力之所在。好诗离不开美的意境,引导学生突破语言、意象表层去体悟诗词的意境美,达到审美的深度,是诗词鉴赏教学中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进行自觉审美,在教学中以诗词为切入点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美。通过诵读诗词感受音韵美,用心感悟体验意境美,联想想象尝试创作诗词等方法都能促进学生学习诗词,进行审美感悟。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诗词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方法有:反复吟咏,感知韵律美;发挥想象,欣赏图画美;剥笋深挖,体会思想美;创设情境,领悟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正诗词具有意境美、形象美、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表现手法独特等特点,它是中华文化中一块亮丽的瑰宝。诗词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手段。古诗文审美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诗的情感,明白诗的道理,认识诗的美丽,来感受诗词所带来的美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所以,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本文尝试用“意境”这一审美概念来分析一首经典唐诗《鸟鸣涧》,体会其中体现的意境的三个重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诗词意境美的欣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创造活动。要真正能够使学生对诗词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教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而无法将诗词的内在美直接地告诉学生。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浅析了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而提高诗词的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学统编的十二本语文教材蕴藏着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的丰富内容。其中的文学作品最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有230篇(首),是其他美育环节所难以取代的。诗词共有82首,居第一位;小说58篇,居第二位;散文57篇,居第三位;传记12篇,居第四位;戏曲9折(首)、民间故事、童话、寓言合计也是9篇,并列第五;报告文学3篇,数量最少。从量上也可以看出,诗词是语文美育的重要教材之一。诗词最独特的艺术美是音乐美、意境美与意蕴美。这种艺术美是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所无法匹敌的。比如音乐美,小说、传记、寓言等文学作品都不具有这种美。再如意境美,小说中有,散文中有,童话中也有,但是,最美的意境还是隐藏于诗词之中,因为诗词以外的意境往往被详尽的描述所道白,减少了意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诗词教学如何调整,方能提升学生阅读诗词的质量与数量?关于诗词的阅读指导,可由诵读切入,先展示诗词韵律美;再基于感知诗意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诗词形象美;然后以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意境美;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群组阅读",让学生畅享诗词之美。引领小小学童开展古诗词阅读,首先应注重诗词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14.
陈红功 《生活教育》2012,(24):33-35
审美是一种再创造,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善于吸收陶行知教育美学思想的精华,创设优美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起高尚的审美旨趣,形成健全的人格,不断发现美、追求美、创造关。  相似文献   

15.
选编入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古典诗词作品不仅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意蕴,还蕴藏着先人的品格操守、志趣情怀。古典诗词教学,应让中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中学生的精神成长打好底色,润泽中学生的心灵。2022年9月,自实行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来,虽然有一些教师提高了对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视,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在简析了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初中古典诗词教学问题与成因后,尝试从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价值美四个方面结合新课标要求来初步探索改进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30):27-28
发掘小学古诗词中的美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种锻炼,相对于其他的艺术形式而言,诗词的美更具独特性。诗词所创造出的奇妙世界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而要充分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内容和真正美的意境,让学生享受其中是有必要发掘古诗词教学中美育功能的。  相似文献   

17.
张晨 《文教资料》2013,(13):70-71
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把诗词教学与美育有机结合,通过具体实例,论述在语文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乐美、意境的形象美、手法的艺术美、风格和情操的高尚美。  相似文献   

18.
金孟权 《现代语文》2005,(10):74-75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中诗词占了三个单元,如何完成诗词教学任务,成了该册教学的重点.诗词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诗词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就诗词的形象美、声韵美、含蓄美、意境美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审美情感与体验在诗词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春》是开展审美教学的典范之作.文章从朴素的语文之美、精准的修辞之美、奇妙的意境之美分析《春》所蕴含的审美内涵,在充分发掘审美内涵的基础上,从古典诗句引入、审美诵读、主动探究、多媒体意境重现等环节开展审美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诗意乐境声情——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黎英海先生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古典诗词声乐作品.作品无论是词、曲还是用声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