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托马斯·闵采尔是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他提出了消灭私有财产、建立人间天国的政治纲领;并为实现这一纲领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直至献出生命。因此,他得到了史学界广泛的赞扬。他被誉为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一号和最杰出的人物’,“农民和贫民阵营中最伟大的活动家”,他的思想也“是十六世纪最进步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的领袖人物闵采尔,人们比较熟悉。但对于他的“理想”,人们的论述却不多。由于各种原因,在仅有的一些论述中,还存在着不少分歧,认识上远非一致。本文打算探讨闵采尔“理想”的内容、产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3.
十六世纪初年,德国爆发了震撼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这次大决战包括三件大事,即1517年马丁·路德首先发难的宗教改革、1522年济金根和胡登领导的骑士暴动以及1525年闵采尔领导的德国农民战争。这次德国革命中有许多问题,如革命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程度、革命任务、马丁·路德的功过、闵采尔的恰当评价以及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性质等,国内外史学界的看法都有分歧,还在讨论。可是对骑士暴动这个德国革命中有一定影响的事件,好象大家并无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闵采尔的共有思想包含财产共有与权力共有两个部分,其本质都是民有,前者符合德意志农民战争时期革命者的基本诉求,后者则是农民战争时期的人民建国目标。闵采尔的经济政治主张一方面影响了农民战争时期的其他主要建国纲领,另一方面则与当时领地国家形成的趋势相悖。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析了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的类型和特点,并探讨了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一书中,如何将德国1525年农民战争和1848年革命进行纵向历史比较,从而把对农民战争史的研究与对现实的研究联系起来,为现实斗争提供历史经验;以及如何将马丁·路德和托马斯·闵采尔两个历史人物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揭示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不同党派首脑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反映出其所代表党派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6.
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列夫·托尔斯泰是最复杂的文学家之一。他是个有名望的贵族,却维护农民(奴)的利益;他反对专制制度,却又宣扬“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列宁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根源:托尔斯泰是“宗法制农民的代言人”,因而也是十九世纪最后四十年间“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种复杂性,在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中反映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7.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和他的文学创作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争对萨特的哲学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争使他认识到,文学创作也是一项社会活动,提出了作家是社会代言人的思想。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和文学。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本文从他的哲学观念的形成及其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的角度,对萨特一生的成就做一个总的回顾。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我国旧式农民革命发展的最高峰,也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伟大的农民战争。洪秀全是这次农民战争杰出的领导人。他的革命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思想发展的新水平,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制定各种制度、政策的依据。本文试图对洪秀全的政治思想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卡尔·桑德堡(1878—1967)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独具风格的诗人,他是“芝加哥诗人”中最重要的一位。作为亲历战争的诗人,桑德堡对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有着深刻的了解,对战争的态度经历了从崇尚战争、反战到支持正义战争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在他的诗集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沿着他的心路历程研读他的战争诗人们看到了“人民诗人”成长的过程;人们更能体会到作为诗人和作家他的深刻与永恒: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它都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和灾难。  相似文献   

10.
十六世纪初期的德国宗教改革和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是欧洲式的“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给予极大的重视。恩格斯在晚年曾经想重新修改《德国农民战争》这部光辉著作,并草拟出新版的序言和部分的修订纲目。同时,他还想开始“写一部关于路德的作品”,并揭露当时新教的神话和杨森领导的天主教反对新教的狭隘的斗争。但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代表、客观唯心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思想家黑格尔却站在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上,说什么“宗教改革”是由于民族的基本性格的关系,只有日耳曼民族纯粹的内在性,才是精神解放的适当的场合;“日耳曼人无可否认地比法兰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都具有更坚决的性格”,等等。这种宣扬日耳曼种族天生优越论和歪曲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实质的反动观点,必须予以有力的批判。本文试图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观点的同时,对马丁·路德的历史地位进行初步的探索。误谬之处,希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卡尔·桑德堡(1878—1967)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独具风格的诗人,他是“芝加哥诗人”中最重要的一位。作为亲历战争的诗人,桑德堡对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有着深刻的了解,对战争的态度经历了从崇尚战争、反战到支持正义战争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在他的诗集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沿着他的心路历程研读他的战争诗人们看到了“人民诗人”成长的过程;人们更能体会到作为诗人和作家他的深刻与永恒: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它都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和灾难。  相似文献   

12.
一种对比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50周年,50年来,世界法西斯思想有些什么变化?这次战争后,当时的轴心国家,发生了些什么变化? 法西斯作为一种思想,是不会消灭的。战争失败了,它会隐蔽一下,所谓“草上之风必偃”,但 是,有适当的土壤,适当的气候,它会重生的。前不久,有一位叫I·布鲁玛的荷兰作家,写过一本叫《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的回忆》的书,他根据大量的事实,加以对比和研究,他认为“德日两国民众  相似文献   

13.
十六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封建革命,这就是冠以马丁·路德名字的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两大事件紧密相连,构成一场革命运动;采取了当时“唯一可能的通俗表现形式”,是世界史上“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现代化教育思想。一、教育是国家“富强”之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强调教育是强国之本。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  相似文献   

15.
名家小资料:第斯多惠(1790—1866),出生于德国威斯特法利亚州西根市,德国杰出的教育家。他继承和发扬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探讨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教学原理和教学细则,并以高度的热情致力于师范教育的探索,因而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巴赫金(1895—1975)是本世纪“最杰出的一位俄国文学研究家”,同时,也是“首屈一指的思想家。”他在道德哲学和一般美学、文化史和语言哲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创卓越的思想。自1963年被学术界以来,他越来越受到各国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推重。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即将播出的一部电视系列片《莱奥纳多》中,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艺术家、发明家、欧洲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莱奥纳多·达·芬奇,很可能在他的许多发明中,故意加入了一系列“人为缺陷”,目的是为了避免它们被用作战争!旷世奇才发明无数莱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几乎在每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  相似文献   

18.
《拉奥孔》据考证 ,系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制作 ,1 50 6年在罗马出土 ,震动一时 ,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意大利杰出的伟大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为此赞叹说“真是不可思议” ;德国大文豪歌德认为《拉奥孔》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同时在造型语言上又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雕塑取材于希腊和特洛伊战争的神话传说 :拉奥孔是特洛伊城的祭司。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十年的战争 ,但希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出了一个木马计 :…  相似文献   

19.
《德国农民战争》是恩格斯关于农民战争问题的重要论著。恩格斯在论著中分析了农民阶级的概念、特征,阐发了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恩格斯将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德国农民阶级的欲望、摇摆与分散等属性。恩格斯的农民战争观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形成的。深入分析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一书中的农民战争观,对于农民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答:近读有关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一些论著,发现在池的家庭出身上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苏联人谢缅诺夫著《中世纪史》第362页说路德“出身于屠麟根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德国史学家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第164页有“矿工的儿子路德”的说法;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第1134页路德条说他“出生于德国一矿主家庭”;刘明翰主编《世界中世紀史》修订本第二分册第137页认为路德“出身于企业主家庭”;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弟571页说“路德出身于富裕市民家庭”。仅上述就有五种说法,不免使读者产生对路德家庭出身问题的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