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实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1 .“一国两制”理论来源于实践 ;2 .“一国两制”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香港回归祖国的实践检验了“一国两制”理论的科学性 ;4 .“一国两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5 .“一国两制”理论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6 .“一国两制”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坚持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也坚持了原则与灵活策略的统一 ,体现了邓小平对充满活力和谐发展方式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雪了百年耻辱;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体现;香港回归.为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了范例;香港回归,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为其保持繁荣,创造辉煌的未来,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4.
香港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中国法就其本质来看,就必然出现“一国两法”的独特情况.它不同于封建社会的“一国多法”、联邦制国家的“一国两法”、解放前的“一国两法”等.这种情况,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它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内部有争议问题的创造性战略思想 ,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对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作了全面的概括 :“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 ,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同时在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立足点是和平统一。这一构想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度开放性,体现了当代国际主义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更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一崭新的科学构想,以其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咸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创见和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解决台湾问题,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存有歧见。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现实与未来,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然而由于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一国两制”构想未能首先运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而是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非常遗憾的是,此一构想却遭到了台湾当局与极少数别有用心人的竭力反对。他们提出与“一国两制”相对立的主张,反对“一国两制”。为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笔者…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起了决定性作用,毛泽东和平统一思想奠定了基础。“一国两制”构想源于和平统一思想,且二者在思想基础,选择和平方式的出发点,祖国统一目标实现上强调主权原则和爱国主义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同时,“一国两制”构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也是历史的责任。在祖国统一大业中,香港是第一站,后面还有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但香港回归的过程已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于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解决台湾问题,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邓上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指出:“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而“一国两制”作为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为实现统一的关键。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用和平方式还是非和平方式,应该说港澳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即实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部具有现实可行性。为此,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人士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实行“一国两制”,主体是社会主义,即大陆10多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允许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说,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对立双方在统一后仍各自保留自己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长期共存,互惠互利,共同繁荣。这一构想提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目前各方对“和平统一”均表赞许,但海外、特别是台湾方面有些人怀疑“一国两制”只是中共的诱饵,台湾若吞下这个诱饵,则“两制”仍将变为“一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西藏和平解放时就是“一国两制”,后来则变成“一国一制”。蒋经国生前曾亲自号召全体国民党员和台湾民众“从西藏悲剧中,吸取对付中共和谈攻势的教训。”迄今为止,台湾方面仍不时宣传“一国两制就是西藏模式”,认为它在本质上只不过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所制订的“和平解放战略”的翻版。另一方面,大陆的学者在论及“一国两制”时,普遍认为它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形成,对它与“和平解放”的关系则语焉不详。有些同志则顾虑让两制“长期不变”是否背离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对于确保“一国两制”的圆满成功也是一种潜在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2.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中国完全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方针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走出以下认识误区 :误区一 :用“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就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简析 :①“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②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有和平和武力两种方式。用和平方式 ,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损失 ,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③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科学构想,闪耀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而且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尽管所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同,但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是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思想先导,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则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体现了共同的思想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提出的用和平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伟大创举。在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回顾“一国两制”的构想,深感其独具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邓小平“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经过了一个长期酝酿和发展的过程。早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就公开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条件下,采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1958年10月,毛泽东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又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它“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实事求是是它的认识论基础,是它的哲学精神。一、“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唯物主义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思想具有深刻哲理性,从实际出发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思路,是对唯物主义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一国两制”是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的最佳途径,是对立面中求发展,多样中求统一的典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方式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的战略考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构想无论在政治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政治理论上看,“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从政治实践上看,“一国两制”构想既有利于祖国的统一、稳定、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可以说“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宝库的又一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党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党的对台政策也历经了“武力解放”,“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演变,本文对我党对台政策三次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所体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上,少数霸权主义者借“人权”问题以达到干涉别国内政之目的。笔者依据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了人权与主权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解决现时代中国问题时的一个突出表征“一国两制”构思,并提出了在现时代中国维护主权独立和发展人权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