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秦观词含蓄深婉、哀感凄清、如飞花似轻梦、丝雨如愁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他一生命途多舛的坎坷经历相关,又是他特有的多愁善感、敏锐柔弱、沉郁内尚的个性气质的艺术体现。以此“词心”铸此“词风”也。  相似文献   

2.
北宋前期的词坛上,以“三影郎中”著称的张先,是个颇有特色的词人。据《古今诗话》记载:或因张先《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而谓之“张三中”。但张先很不以为然,举已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嫩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三句,而辩之曰:“此余平生所得意也”,“何不目之‘张三影’?”这则记载很有价值,它从侧面向人们透露了张先词的题材、思想内容的主要方面,及其艺术描写的细腻、深婉的特色;而张先自己以“张三影”辩之者,乃  相似文献   

3.
以悲为美,在唐宋时代,曾为一时审美风尚。因而,词体亦呈现出一种悲情美。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尝云:“后人之感,感于文不若感于诗,感于诗不若感于词。”原因之一,即在于词之“情长”、“味永”、“其为言也哀与思”、“其感人也深与婉”。在相当程度上,词情词境确以伤极、痛极为尚,以悲为美。李清照评南唐君臣词作“亡国之音哀与思”,即如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渔家傲)之作,亦不免“苍凉悲壮,慷慨生哀”。的确,词在它诞生的时候,悲情就伴之而生,成为它抒情的一种特殊基调。中晚唐时,诗人对词染指渐多。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写游子的愁思,《忆秦  相似文献   

4.
晏几道《小山词》在中国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世论者对他的词作出了高度的评价。陈振孙:“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①周济:“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②冯煦:“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③宋人王灼曰:“叔原词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将不可学。”④吴梅也说:“余谓艳词,自以小山为最,以曲折深婉,浅处皆深也。”⑤孟子:“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前期“太平宰相”晏殊的暮子,人称“小晏”。他自幼过着锦衣玉食的奢华…  相似文献   

5.
<正> 苏轼的词能够自成一家,形成豪放,雄浑的风格,是与他通过比较,吸取柳永、欧阳修词作的营养分不开的.欧阳修的词上承南唐遗绪,风格深婉而清丽,主要是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柳永的词以写羁旅行役、离情别绪最为出色。感情纯真、大胆,风格曲折而委婉。苏轼在这二人的基础上,大胆继承与开拓,开创了自己的词风。他的豪放风格词作之出现,标志着宋词对传统风格的大突破,对后世词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末期词人。前人或称其人为“词中老杜”,或誉其词可“冠冕词林”。这种评价虽有溢美,但他在艺术方面,堪称北宋婉派之集大成者。清真的语言、描写、音律方面的功夫,深为前人所赞赏。陈振孙评他下字运意“多用唐人诗(隐木)括入律,混然天成”;王国维说他“言情体物,穷极工巧”;又云读清真词“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这些看法都很有见地。可惜前人对清真词的结构艺术,则较少全面论及。其实,清真在词的结构上独运匠心,惨淡经营,造诣很高。本文试就清真词的长调结构艺术略陈鄙陋之见,以就教于时贤。  相似文献   

7.
秦观以爱情为题材的词作,超过了今传《滩海词》的半数(近六十首),而且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八六子》(倚危亭)、《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他的爱情词之所以数量如此之大,与其曾奇迹青楼,以词作“酬妙舞清歌”①的生活不无关系,更与他敏锐善感的心性息息相关。本文就他的爱情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初步探讨。秦观的爱情词有四十多首是写与少女或歌妓相悦相恋的感情的,这些词内容丰富多彩,几乎写出了爱情的全过程。这里有刻骨铭心的单相思,协已动魄的初次会,…  相似文献   

8.
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而最能代表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的则是他的旷达词。本文即从其旷达词来看其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词强化了情感表现,他强调“有情痴”的“情多”,这既坚持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特质,又突出了词体尤为强调窈渺写心的特点;欧阳修词婉曲层深的表现,也使得词既继承了诗的抒情性,又有别于诗,形成了词体特有的曲折言情的特点;同时,欧阳修在词的题材范围上做了有力的开拓,使之具有了诗一般广阔的题材内容。对欧阳修词,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为:词的特质,诗的渊源。到欧阳修,词的小令终于烂熟了,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进一步开拓词的意境、题材与作法。  相似文献   

10.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是说诗往往在阔处着眼、大处落笔,而词的情感较为细腻、转折较多。至宋代,词发展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相抗衡的诗歌体裁,语言精练,意境深婉,风格细腻“。婉约派”代表李煜、晏殊、李清照的词作多以日常生活为主。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独创“豪放派”。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的词作题材广阔,有报国之志、黍离之悲;境界宏大,有大漠孤烟、沙场点兵;气势恢宏,有千骑出猎、弓如霹雳。“豪放派”词作令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词人赤诚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王寂是金代中期比较重要的词人。其诗、文俱有成就.词也别具一格。王寂词的艺术特质主要表现为:以“酒”为主要意象表达内心世界及生命情怀,清冷寂寥是其词的主要基调,词境追求“清疏”品格,同时还擅用“闺怨”题材来抒发仕途人生的苦闷;语言上崇尚本真凝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清季词坛大家王鹏运对词律颇有心得,能用自己对词律的独特认识来指导自身创作,词律观通达而敢于突破。王鹏运对词体的典型特点把握得比较准确,对词体的价值和功能有深刻的体认,其词体观本色当行。二者可见出一代词学家的风度气派。  相似文献   

13.
一代文宗欧阳修创作大量艳情词,历来议论纷纷.这些艳词可归为三类:年少轻狂的浪漫实录,士大夫情怀的婉转抒写,离经叛道的女性观表达.欧阳修生活中的真实一面与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均在这三类作品中有所体现.艳词的面纱背后,凸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欧阳修,这与文坛盟主与名臣身份并不矛盾.欧阳修对歌妓的迷恋与艳词创作的热情绝非“双重人格”的表现,而与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吴文英写词很喜欢从唐宋传奇中去选取典故,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艳情逸事和梦幻异事两种,方式则不拘一格,主要有明用、暗用、反用三种,通过对唐宋传奇的个性化接受,吴词的浪漫特色和梦幻色彩得到了增强,情节也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5.
晏几道词:伤心人的感伤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几道是一位多情的感伤词人。由于他出身相门 ,而后又家道中落 ,谋生无计以至仕途蹭蹬 ,再加上他傲物睥世、敏感多情的性格气质 ,就使得他的爱情词显现出一种强烈的感伤色彩。其“艳词颇有藉诗酒风流自遣的有托而逃的意味” ,即对爱情至死靡它的追求成了他心灵的避难所。为了表达这刻骨的“伤心”意绪 ,在艺术上 ,他借助了“追忆”与梦境 ,借助于章法上的顿挫多姿以及语言上“字外盘旋 ,句中含吐”等艺术手段 ,并且注重向诗歌和慢词长调学习 ,从而使传统的令词在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上超越《花间》 ,呈现出一种开新拓展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6.
普希金在俄罗斯诗歌史上的作用和地住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的抒情诗最主要的特点是真诚。这是他开创并赋予整个俄罗斯诗歌和文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与真诚密切相联系,他的抒情诗的另一个特点是自然、朴素而优雅。他的抒情诗在语言上的特点是简洁和独特的音韵美。他在情调和风格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则是忧郁——一种明朗的忧郁和“深刻而又明亮的悲哀”,这与他无时不在感受和思考的社会以及个人的生活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特殊性在于它是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并伴随着歌曲的流行而在受众中广泛传播。方文山被称作华语流行乐坛第一词人,他的创作在"诗"和"歌"间游刃有余,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以"作诗"的方式作歌词。他的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文分别从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语法手段的创新求变以及意境的独特构建上来分析方文山歌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词以意境为最上",(《人间词话》)意境是评价诗词的一个重要艺术标准和审美标准。明末陈子龙词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其词境的成功创造是密不可分的。他的词在意境方面分别表现出了情韵生动、浑融自然、含蓄婉约等特征和风貌。这些风貌大大提升并增强了其词的内涵及价值,使得其词在明代词坛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9.
明万历年间,汤显祖在遂昌任县令,他励精图治,成就了遂昌桃源仙县的美誉,桃源仙县遂昌滋养了汤显祖,仙县风光引得他诗情勃发,留下了许多吟诵遂昌美丽山水的诗篇;桃源仙县的安逸和闲暇,促使他改定了《紫钗记》,酝酿写作了《牡丹亭》。继而,他的桃源仙县之梦的幻灭,促使他的政治思想进一步成熟,创作主题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孙师毅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歌词创作者之一,他写有不少歌词作品。然而,长期以来,对于他的歌词研究并不多。通过对孙师毅歌词创作活动和作品的梳理,发现他的歌词在代表左翼文化特色同时,也有着自己的艺术魅力。具体而言,孙师毅的歌词在多样化的风格创造、形象化的情感表达、音韵美与节奏美的构建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