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选择若干院校从办学规模、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等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我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规模发展较快,基本形成了符合竞技体育规律的办学模式,但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与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我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审度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改革的举措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引发若干思考,为正确处理好办学规模与效益、生源状况与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与就业、大学教育与特殊教育、素质教育与竞技体育等关系,促进运动训练专业办学质量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高等院校办学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教学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乔目标、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学科建设、就业渠道现状的分析,根据我国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借鉴发达国家运动训练专业培乔模式及改革思路,对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乔模式提出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4.
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唯一直属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任务,多年来为国家队、省市队培养了不少的优秀教练员,诸如:周明、冯树勇、夏燕飞、陈中等高水平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办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适时调整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迫在眉睫,如何在全国78所设立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中保持领头羊的位置,特色是关键,质量是保证。如何办出特色,将是完成体育总局对运动训练专业所寄予的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教练员的重任,更好的把三结合基地办好的重要措施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专业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学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我国13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调查与咨询,分析了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因素,提出了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应拓展;由“单一目标”方向向“多目标”方向转变;人才培养规格应由定向培养“专才”型向多向培养“通才”型人才方向发展,也为进一步深化运动系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F002-F002
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我院最具有办学特色的两个专业,是培养运动训练和体育、科学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加强基础、发展专长、突显个性、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几年该两个专业学生代表我院参加省级以上各项竞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单招管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招生规模的扩大严重影响了招生的总体质量和办学宗旨;招生管理系统落后制约了科学化管理的进程,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招生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措施来保证我国单招考试管理的持续、健康和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单招"制度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一招生制度在降低了运动训练专业入学门槛的同时,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为依据.提出了构建运动训练专业"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设想,经过近五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制订并实施了体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多方向职业综合实践课程并经三轮教学实验;完成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设计.研究的创新与突破主要是: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较为新颖的高等体育教育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1):F0003-F0003
首部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唯一一所体育专业院校,学校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共7个本科专业,函盖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类专业设置中的所有本科专业。同时,根据竞技体育发展需要还专门成立了竞技体育系。学校现拥有体育学所辖全部4个二级学科和1个心理学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联合培养博士单位。近年来,首都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训练学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两个专业被确定为北京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篮球》和《田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体育保健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学校正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为龙头,全面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科研特色,并在各学科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目前,北京市奥林匹克学院,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国际新闻中心、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北京市体育赛事营销与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运动机能评定与技术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办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专业的初建与变迁历程。文章对当前专业建设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等五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并就专业办学模式、培养规格等问题提出了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案例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运动训练分工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分工是指在训练过程中,将不同的基本训练任务交由专业的个人或部门实施的训练活动状态或趋势.运动训练分工具有专业化特征、积淀性、协同性、有限性四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开办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院校,在该专业发展初期就确定了"走产学研之路,培养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创新实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产学研"融入到办学理念中,并以此作为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作为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产学研"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办学效果、社会效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扩大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若干个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现状研究人手 ,对运动训练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表现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课程分类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以期促进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研究主要围绕运动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运动系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运动系如何解决“学训”矛盾 ?等方面的内容展开。  相似文献   

14.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同时也开始渗入到体育运动领域。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教练系统发展进行了展望:在获取运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功能性动作模式、运动技术等进行评估,建立多目标反馈的训练方式,最终帮助运动者提高训练水平。文章重点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教练系统未来发展的4个关键研究方向,包括功能性动作模式评估与改善方案、运动技术评价与改进建议、针对多训练目标的实时反馈、以及辅助训练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15.
运动生物力学是运动训练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文从实际出发,对运动训练专业《运动生物力学》,课提出改革设想,并对教学内容、学时安排、考核办法等提出具体的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借助系统科学理论阐释了竞技篮球训练是根据项目运动特征要求对球员机体进行多方向协同肌肉群、深浅层大-小肌肉群以及神经—肌肉运动单位等系统的全方位训练,忽略了任何一个系统环节都有可能对训练效果产生影响,故应该重视球员肢体多方向移动速度与力量训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文章提出了“多向功能性训练法”的概念及其在竞技篮球训练中的应用机理,并对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运动员的防守移动脚步和运球变向跑能力等施加干预,以验证球员的竞技能力提高状况。  相似文献   

17.
关于 “篮球意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篮球专业理论为基础, 对篮球意识的定义、结构、机制以及形成过程和训练原则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办学条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基本设计思想、办学的指导思想、长期发展目标和办学方向以及具体运作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学生入校的基本条件、考试成绩、课程设置和主观努力程度等影响学习的因素,研究表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课程负荷重,课程内容和安排不合理,公共课程和专业理论课是学习的主要障碍,提高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迅速,冰雪体育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备受关注。三阶段六方向雪花式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当代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为背景,以2018版《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坐标,根据G-S理念设计形成。该模式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三阶段分为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北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冬季-夏季运动项目双(项)专项课或三(项)专修课(夏季专项、冰上项目专项、学生项目专项)课程设置方向及冰雪体育通才与冰雪体育专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