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综述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共沉淀法、水热法及溶剂热法、热分解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靶向给药、靶向热疗及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最后对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利用油酸对磁性Fe3O4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重点探讨了油酸修饰对磁性Fe3O4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XRD、IR、VSM等表征。样品表征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油酸成功包履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油酸的表面修饰未改变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为晶体结构.经修饰后Fe3O4磁性纳米粒子粒径约为21nm;经修饰后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饱和磁化强度稍降低,但仍在50emu/g以上,仍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3.
在空气环境下,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探讨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对样品进行了XRD、IR、VSM等表征。样品表征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所制备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为反立方的尖晶石型,粒径约为20nm,饱和磁化强度在61.0e-mu/g以上,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微粒,用硅烷偶联剂MPS对所制备的磁性微粒进行表面有机改性,并用FTIR、XRD、TEM、XPS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PS已经很好地键连到了磁性Fe3O4纳米微粒的表面。改性的磁性Fe3O4纳米微粒具有亲水和亲油两种性质,采用改性后的磁性微粒可以显著改善磁性微球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微粒,用硅烷偶联剂MPS对所制备的磁性微粒进行表面有机改性,并用FTIR、XRD、TEM、XPS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PS已经很好地键连到了磁性Fe3O4纳米微粒的表面。改性的磁性Fe3O4纳米微粒具有亲水和亲油两种性质,采用改性后的磁性微粒可以显著改善磁性微球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程娟 《培训与研究》2009,26(8):62-63
CuTAPP(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铜)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金属卟啉,而Fe3O4则是具有超顺磁性特点的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合成CuTAPP—Fe3O4复合粒子,对其进行表征,得出了其尺寸在纳米范围,且此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超顺磁性的特点,我们推定,CuTAPP—Fe3O4纳米复合粒子是一种适合于用作固定化酶载体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CuTAPP(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铜)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金属卟啉,而Fe3O4则是具有超顺磁性特点的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合成CuTAPP—Fe3O4复合粒子,对其进行表征,得出了其尺寸在纳米范围,且此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超顺磁性的特点,我们推定,CuTAPP—Fe3O4纳米复合粒子是一种适合于用作固定化酶载体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水基Fe3O4磁流体的制备和磁流体磁性粒子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选择NaOH作沉淀剂在水溶液中共沉淀FeCl2和FeCl3,制备纳米级铁氧体磁性粒子的水基磁流体,探讨了温度、碱的过量比、反应时间对磁流体基本性质的影响,着重讨论了磁性粒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对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小粒径、强磁性、分散均匀的Fe3O4磁性粒子的工艺条件:反应时间30min,温度55℃,碱的过量比为y=1∶4,FeCl2.7H2O和FeCl3.9H2O的数量比为3∶2。  相似文献   

9.
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粒子,选用聚乙二醇和琼脂制备核/双壳医用磁性微球.最佳工艺条件为:Fe3+/Fe2+之比在1.70~1.75;沉淀剂25%NH3.H2O过量20~30%,在温度35℃,pH值11,反应时间为1h;琼脂的包覆最佳温度为50℃,pH值为9,时间1h;聚乙二醇包裹最佳温度为55℃,pH值为4,时间1h,可以通过调节搅拌速度和超声波分散时间控制Fe3O4粒子的尺度,实验确定包覆剂用量.并用透射电镜、分光光度计、古埃磁天平等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粒径约为15nm的Fe3O4纳米粒子为内核,采用静电作用制备Fe3O4@TiO2核壳结构,核的厚度大约10nm。通过氮气保护450℃高温煅烧的方法,成功制备锐钛矿性Fe3O4@TiO2核壳纳米粒子。最终得到的产物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结果表明,以这种磁性纳米核壳微粒作为光催化剂,对降解污水中4-硝基苯酚与纯TiO2相比有明显的提高,90分钟内的降解率可达到98.6%。而且重复六次实验后,其催化效率仍能达到86.3%。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agnetic mineralogy and paleointensity values of a collection of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pottery). The actual magnetic carriers and their domain states present in the archaeological pottery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low field susceptibility, thermomagnetic curves and acquisition of isothermal remanence. The magnetic mineralogy of all the samples was dominated by ferrimagnetic mineral (magnetite/magnetite with low titanium content), which was suitable for paleointensity measurements. The geomagnetic paleointensity value obtained by subjecting them to modified Thellier and Thellier method, is found to be (48.81±0.15) μT.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引发剂、功能单体和铁氧体的量及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粒子磁响应性和粒径为考察指标,优选出羧基修饰的高分散性纳米磁性粒子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转速和功能单体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当铁氧体1.4g,过氧苯甲酰138mg,甲基丙烯酸1ml,转速300r/min时可得到平均粒径11nm、分布系数0.46的强磁性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3.
PLGA载多柔比星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乳法制备了PLGA载多柔比星磁性纳米微球,并对其形貌、粒径、磁性、包封率、载药量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证明,微球形貌良好,粒径分布在20±5nm范围内,在乳液中分散均匀,具有一定的磁性,微球包封率为41.2%,载药量为0.4%.微球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各项特性指标符合药物载体要求,在生物活体癌症靶向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磁纳米粒子的磁化强度测量,利用差分式双探头的三端式磁通门传感器获取磁感应强度变化,并基于偶次谐波方法设计了测量电路。最后根据实验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此种原理的测量系统可以用于检测不同质量的磁性材料。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磁铁矿中磁性铁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多种影响因素,分析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并对它们进行了计算。通过比较得出,在测量磁铁矿中磁性铁含量的过程中,重复磁选磁性铁过程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消耗体积的不确定度所造成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通过测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272得出,当测得磁性铁含量为46.9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U=0.52%(k=2)。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微乳液法的特点及制备铁氧体微粒的操作方法和关键技术,综述了采用该法制备纳米铁氧体磁性微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首都钢铁公司在炼焦、发电、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磁性颗粒物的磁学参数都有所不同,但这些磁性颗粒物都具有质量磁化率高(>10-5m3/kg)而频率磁化率低(<3%)的特征,磁性矿物都以较粗的准单畴和多畴晶粒的磁铁矿为主,另外,磁性颗粒物中还含有少量的顺磁性矿物和反铁磁性矿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共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磁性粒子,对其药物控释性能进行检测。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Stober法,在乙醇/水溶液中,通过氨水催化水解硅醇盐,制得核壳式结构的Fe_3O_4/SiO_2复合磁性微球;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ourier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研究复合材料的耐酸性、磁分离行为及对药物布洛芬的缓释行为。结果:SEM显示Fe_3O_4与Fe_3O_4/SiO_2粒子均为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与溶剂热法比较,共沉淀法制得的Fe_3O_4晶粒结晶度较好,XRD衍射峰强,SiO_2的包裹使得Fe_3O_4尖锐的特征衍射峰稍微下降,表明包覆过程没有破坏其晶体结构,Fe_3O_4/SiO_2样品谱图中出现了无定型SiO_2的衍射峰,红外谱图同样出现了无定型SiO_2的透射峰。结论:表面二氧化硅的包覆显著改善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耐酸性,磁分离实验表明二氧化硅的包裹减弱了Fe_3O_4的磁性,布洛芬缓释实验表明Fe_3O_4/SiO_2复合磁性微球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