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课改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及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老师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呢?是“鱼”还是“渔”?我觉得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方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授给学生“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学记》中说:“善教,师逸而功倍。”善教不只是传授知识、解难答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一种爱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笔就研究课题——“杨辉三角”的一些规律的探索的教学为例谈谈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有机化学教学中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江苏省锡山市锡南高级中学孙伏寅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  相似文献   

6.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讲台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语文教学究竟怎么了?古人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只有“善教”才有“乐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强调实践性、培养动手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柯家敏 《广西教育》2008,(11):43-43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就是说,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在校期间,而且在其一生中,都会学习新知、不断创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李彦 《宁夏教育》2009,(11):35-35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之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之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王忠军 《成才之路》2011,(36):86-87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习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链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如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提高教和学的效率。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呢?为了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标,我作了以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应发挥其特色,实现“教、学、练、测”一体化,在实习教学中实施“课题式”和“工种选修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探索“教、研、学、产”相结合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有一句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中教学的中心由教为重心应转变为以学为重心,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一种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认识语言,而是运用语言;不是培养高谈阔论语言的人,而是培养运用语言的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便是“教学合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时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唐康 《青海教育》2008,(6):55-55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明确要求,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强调教学生会学。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蔺起金 《成才之路》2012,(36):23-23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教学进程,需要教师、学生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配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应凸显双向特性,教师与学生同步互动,共同行动。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要摒弃“教——受”单向性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同频互动的教学方式,实现初中学生在互动性问题教学中的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及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树立。  相似文献   

17.
儿童绘画创作教学是美术教 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启迪学生表达思想、体验情感和培养与发展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作了初步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效果。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仅满足于先传授绘画一般知识 ,后要求学生按教师的范画进行绘画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如果发现谁不照范画画 ,加上什么求异的笔画 ,教师就说“谁叫你乱画 ,没看见老师的范画吗?”这表面看来是要求学生学习范画 ,遵循常规 ,实际上却挫伤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其结果只能养成学生墨守成规 ,生搬硬套 ,一成不变的习惯 ,学生很难突破模仿…  相似文献   

18.
张俊 《现代语文》2014,(10):69-70
叶圣陶先生一生的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盲校的语文教学受实际情况限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较少,所以更需要学生掌握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可能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蒋莉 《文教资料》2011,(30):160-161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应着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轻松、主动、高效地学习.才能使中学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不教”这个目标的达成.是一定要通过“教”来实现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及如何培养等问题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