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其消费心理的外化,而广告口号是影响消费心理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企业通过广告口号可以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使消费者还未购买商品但已深深地记住有关商品的信息,进而可以预测、引导或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文通过分析广告口号对于消费心理的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广告战略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丁娟 《东南传播》2011,(5):114-116
手机广告是一种新媒体广告,具有成本低廉、针对性强、互动性高、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手机广告能否继续生存发展,消费者对其是否接受与认可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本文分析了手机广告的消费群体及影响手机广告效果的消费者心理因素。指出应从提高手机广告可信度、给予消费者优惠、有针对性地投放高质量广告、提供权威认证、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  相似文献   

3.
儿童不仅是当前的消费者,更是日后潜在的消费者,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目前中国市场上儿童消费品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电视媒体作为三大传统媒介之一,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以至于儿童消费品电视广告铺天盖地,但综观此类广告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广告存在模式单一、产品信息传达不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了此类现象并加大了研究力度。本文立足于诉求对象的心理特征角度进行分析,以求为儿童消费品电视广告的积极健康发展作出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4.
儿童不仅是当前的消费者,更是日后潜在的消费者,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目前中国市场上儿童消费品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电视媒体作为三大传统媒介之一,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以至于儿童消费品电视广告铺天盖地,但综观此类广告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广告存在模式单一、产品信息传达不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了此类现象并加大了研究力度。本文立足于诉求对象的心理特征角度进行分析,以求为儿童消费品电视广告的积极健康发展作出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过度消费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的观点为更多人所认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运用逆营销广告提升自己的盈利空间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以此回应国家和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逆营销以“减少消费需求”为主要特征,这一营销方式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本文聚焦新能源汽车广告,借助详尽可能性模型探讨了不同的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了急剧的转变,由原来物质消费开始向精神消费转变;消费品市场的极大丰富、商品的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使广告的作用日渐突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大量的广告信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这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为我们构建起了一个广告信息的世界.要想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并且被消费者记住直至最后形成购买力,优秀的广告创意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赵敏秀 《东南传播》2018,(4):129-131
美学赋予了广告可以无意识吸引受众进行消费的手段,二者的结合,使得美学具有目的性和主动性,而广告获得了艺术审美意象。广告美学所构建的"迷惑"无形中激发消费者欲望,从而完成刺激、注意、兴趣、购买整个消费行为。跨界广告是社会资源的多重开发和整合的表征,从美学层面,跨界广告通过对视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了融合和扩展的美学特征,其背后美学机制指涉的是过时商品和品牌的复兴以及广告商为激发消费者深层欲望所构建的消费艺术。  相似文献   

8.
广告的终极目的是说服,进而实现产品的销售。现代广告在实现其经济目的的同时,还把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意识形态等形而上的东西带给消费者。在现代消费过程中,消费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是一个意义生成和享用的过程。广告也由传统叫卖式推销产品的传播方式过渡到了帮助消费者生成意义、建立关系的现代传播方式。现代广告一般通过意义关系的建构、通过广告符号的能指和广告叙事的技巧雕琢以及对广告情景的虚拟,来实现其建构消费者的心理认同的目的。欲望之桥——广告传播建构消费者心理认同的基本逻辑现代广…  相似文献   

9.
广告代理业发展到全面服务时期,广告活动以购买、使用广告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为中心,广告要影响的对象是特定的消费者。于是,人们努力研究作为消费者的个体或群体的各种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以及媒介接触习惯等,以期找出其消费活动规律,制定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选择在卖场安装视频广告,分众传媒的目的是将受众所处的时间、空间与其视频广告统一起来,进而把广告信息切入到人们的购物行为中,最终影响其购物选择,但分众传媒缺乏对卖场购物环境、受众(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忽略了视频广告收视率和到达率。而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因素,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刘亚萍 《新闻世界》2009,(10):150-151
在消费社会中,广告连接着消费者和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广告所建构的理念开始分离,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符号的消费构建了自己生活方式,强化着人的生存尊严和荣耀与物品相关,但是,人们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满足“需要”的消费,而人们追求消费品的社会意义的消费则是满足“欲求”的消费。  相似文献   

12.
曾凡平 《新闻前哨》2011,(5):102-103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广告时段越来越多,品牌越来越多。普通广告越来越引起受众的排斥,遥控器成为收视率杀手。因此电视广告时间被跳空.广告收视与节目收视的差距很大.消费者对显性广告的注意度和信任度不断下降。现代广告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创意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消费群体由有着共同心理需求的消费个体组成,他们有着特有的消费心理特征,对不同消费群体心理需求的准确把握,广告诉求才能直抵消费者的心里,影响消费者,使其产生购买行为。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是广告诉求的需要,更是广告实效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体验经济时代下,消费环境、消费需求与消费行为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于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与情感需求,越来越多的营销者正在抛弃传统的营销模式,而更加注重为客户创造消费体验。在体验营销盛行的背景下,广告应该以何种形态存在并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这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思  相似文献   

15.
纪也宜  王美玲 《新闻界》2005,(5):152-152,127
广告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对广告受众心理的理解和把握.尤其在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传播以受众为导向的今天,企业如果对广告受众的心理一无所知,影响广告受众心理的各种因素一无所知,将无法使其产品发挥应有的市场效应.所以,我们在策划一个广告时,首先要根据受众心理来给广告定位。  相似文献   

16.
创意是将广告活动所涉及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使之产生新意(原创性原则),同时要使创意符合实现目标的要求,就要使广告主(说话人)期望和消费者(听话人)的欲望相一致(关联性原则),充分利用广告的震撼性引起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意(震撼性原则)。本文根据心理学的基础原理并结合实例,阐述如何运用上述创意理论实现广告创意。  相似文献   

17.
张鸣 《大观周刊》2013,(12):91-91
在这个消费者的时间如此少、口味又如此善变的世界,企业应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呢?一旦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企业可以加进些什么来提高产品的价值,使产品更具吸引力?本文通过针对娱乐营销为何会被应用到广告传播中,这两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以及娱乐营销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娱乐营销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男色消费疾速崛起,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的广告数量越来越多。以易烊千玺代言阿玛尼彩妆广告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此类广告的心理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色广告的心理效果受到性别、是否为粉丝等因素的影响,且情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平思 《新闻世界》2014,(3):130-13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不仅促进了信息的广泛传递,同时,也培育和造就了差异化的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群体显示出其独特的购买理念和消费行为,他们对商品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今消费者已经从被动接受信息演变为主动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以此决定其消费行为,一对一营销也开始受到重视。直邮广告,作为一对一营销的一种表现形式因其成本低、目标明确等优势成为市场营销的新宠。本文对比国内外直邮广告现状,对我国直邮广告特点、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具有现实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深受观众的高度关注与认可,一经播出都会带来不错的收视反响。植入广告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广告投放形式的日趋多元化,植入广告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尤其是这种营销方式植入到电视艺术作品中的,与情节融为一体,通过隐形的传播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强化受众与品牌的情感联系。而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也对电视剧植入营销进行了多方尝试,深刻体现了品牌自身对广告投放模式新的认知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