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艺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111-111,120
所谓情意“共振”,是指师生之间情意的共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懂得学生是感情丰富的活生生的人,要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一切教学措施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所造成的影响;二是力求认知活动与情感等活动的最佳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人的任何活动一样,既有智力因素的参与,又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意志等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本文尝试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是组成小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要素.认知因素的功能体现在个体对知识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转化上:情意因素的功能体现在对认知意向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上.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学过程中重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意因素的状况,致力于沟通两者的内在联系,促进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协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琴 《中学教育》2001,(3):41-42
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作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其中的情意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具有启动、定向、维持、强化等功能,而情意因素的激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通过“情”与“境”的有机融合构成“教学情境场”,使教和学都处于放松欢愉状态,从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历史教学中,我主要创设如下一些情境。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改变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意因素的现象,致力于沟通两者的内在联系,促进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协同、和谐发展.1 发挥情意因素的启发作用,激活学生认知情趣 兴趣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而动机又是促使学生学好数学的内趋力,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请看课堂实录片段1: 题目:求和S_n=1~3十2~3+…+n~3,n∈N+ T:我们已学过的前n个自然数的和为多  相似文献   

5.
靳丰刚 《成才之路》2010,(21):14-14
一、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 1.动力功能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知、情感的互动与发展过程,情感的活动往往先于认知活动,情感因素是认知活动开始的诱因,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也只有情感因素的积极参与,认知领域之门才更易开启,整个教学活动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唐媛 《江西教育》2005,(4):31-31,34
情知互动教学的“知”是指认知.“情”是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心理因素。情知结合教育就是从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出发,把情和知两个客观过程统一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品德、智能、情意统一的教育,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重认知,  相似文献   

7.
一、兴趣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分成两类:一类是认知过程本身所涉及的,如感知、记忆、思维等,另一类是与学习积极性有关的,如:动机、注意、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前者,更要重视后者。 在动机、注意、兴趣、情感和意志等诸多心理成份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对其它因素有着重大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宋朝程颐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成绩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即智力因素);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认知活动,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情感活动。因此,情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始末。由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情感教育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肖立新 《宁夏教育》2005,(11):41-41
学生被动学习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与之关系最直接的则是教师的教学。从教学的角度看,致使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主要有过于强调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认知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目的。与之相应,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被赋予过高的确定性.学生的真实思想被标准他认识路线所遮蔽,师生共同沉沦于程式化的教学过程而不知。  相似文献   

10.
寇友青 《考试周刊》2012,(41):93-94
1.对英语教学的重新认识。 1.1学习外语与情意的关系。外语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激励情意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学生在学习、掌握外语的过程中伴随着传递情意的活动,学习外语和交流情意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整体。情意的产生受学习外语认知活动的影响,学习外语的认知活动能促进情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低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学生初学外语时,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好奇心不断获得满足,从而产生求知欲;求知欲不断获得满足,进而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不断增强,并与崇高远大的理想相联系和强化,可提高兴趣,从而形成认知兴趣。因此,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目标的完成,又要重视情意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有些外语课堂教学还未把情意目标提到教学议事日程上来.或者有意无意地把它忽视了。  相似文献   

11.
周瑾 《教学与管理》2007,(11):130-131
教学过程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过程,而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20世纪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情感教育原理认为,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产生与发展自始至终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相似文献   

12.
白茹 《陕西教育》2006,(12):43-43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教学论的重要范畴,历来的教育学者都很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在教师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修养道德的统一过程。他们从朴素的认识论出发,把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的统一过程,他们主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儒家曾对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继之、笃行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系指开展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流程。”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构成…  相似文献   

14.
学生要进行有效地学习,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国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其中一类是有关认知活动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另一类是有关学习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  相似文献   

15.
何耀名 《湖南教育》2005,(11):31-31
学生所进行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人际交往活动等,无不伴随着情感因素。因而,情感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亲其师而信其道”,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并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活学生成功的学习信念,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是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认知过程有关的,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称为智力因素;另一类是与认知过程的启动、维持、调节有关的,如兴趣、动机、情感、态度等,称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还要兼顾学生情感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数学情感来自于对数学本身内在美的追求几千年来,历代有识之士将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的事物加以逻辑整理,提炼加工,使之形成…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协同作用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认为的,我们只能在思维中或概念上对学习的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加以区分,但不能把它们看作是两个独立起作用的实体。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实验研究也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识过程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则不利于该项活动。同时,兴趣和愉快的交互作用可以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场所。职业学校集聚了一大批初中阶段学业不良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业不良很大…  相似文献   

18.
刘敏 《中学文科》2006,(5):69-69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从而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效果。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情感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人类常常靠顿悟解决问题和认识问题,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也会碰到许许多多的认知障碍.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创造“顿悟”情境,积极引导,激发“顿悟”,对优化认知结构,发展认知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也只有在一次次“顿悟”中,知识、能力、情意才会得到飞速发展,也才能有效促进学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真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教学过程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渗透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