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一个组成恒定不变,且各组成的量亦恒定不变的封闭体系,如果不考虑除压力之外的其它广义力(本文仅考虑此种体系),那么它的八个热力学函数P.VT.U.H.G.F.S之间所组成的偏导数,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易于由实验测定的,例如……等等。其二是难于由实验测定的,如  相似文献   

2.
物理化学中的化学热力学部分,提出五个描述体系性质的热力学函数:U、H、S、F、G。它们均具有能量的量钢,除S外,其它函数绝对值都难以测定。  相似文献   

3.
设计电池:Cu(s)CuSO4(0.100mol.kg-1)‖AgNO3(0.100mol.kg-1)Ag(s)对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变化值的实验进行改进。并测定上述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值,计算出热力学函数变化值ΔrG298、ΔrS298、ΔrH298,得出其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3.7%;16.4%;8.54%。  相似文献   

4.
<正> 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相互转换所遵循的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是三个热力学定律和五个热力学函数.除两个热力学定律是经验定律,难能运用逻辑方法或其他理论来加以证明外,在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方法却是严格的数理逻辑的推理方法.可以说,很多概念的引入、性质的探讨、函数之间的关系、物化量的运算、以至某些实验  相似文献   

5.
热力学关系式十分丰富和完美,特别是热力学偏导数关系式更是变化多端,初学者往往不易掌握.但只要了解其基本数学关系式的来源和依据,便可对各种变化一目了然并能灵活运用.本文仅就“热力学关系式的数学基础和应用”做一简要论述.一、数学基础(一)欧拉倒易关系或若f是x和y的函数,当x和y变化了dx和dy,则函数f改变df,即 这样,将自变量由x_1换成f_1,而函数由f换成g,实现了函数微分式的变换.以上几个公式是热力学关系式的数学基础.据此就能引出许多重要的热力学公式.二、恒组成封闭体系的热力学关系式(一)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微分表达式封闭体系只做体积功的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du=δQ-pdv对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为:δQ=Tds将两个定律联合起来,可得:du=Tds-Pdv(1)此式是从热力学定律建立的内能的微分表达式.从这一基本关系式经过函数微分变换即利用上节关系式(三),可求得H、F、G的微分式.引入新函数H=U+PV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验测定的相图,运用CALPHAD技术对ErCl3-CaCl2体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和计算.计算出的相图属于简单低共熔型,低共熔点为850.92K,46.0%(摩尔分数)ErCl3,同时优化计算了该体系的液相混合焓和相互作用系数.这些热力学参数对于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冶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方法测定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可逆电池的一些参数,可以得到电池反应的一些热力学参数,如平衡常数、活度系数、解离常数、溶解度、络合常数、溶液中离子的活度以及某些热力学函数的改变量等.并且,由于电动势能够测得很准确,故常比用其它化学方法得到的结果要精确一些.本文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电池的电动势,求算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进的平衡釜对环己醇与异丙醇组成的二元体系在常压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该二元体系在常压下的气液相平衡数据,绘制了环己醇-异丙醇在常压下的x-y,t-x-y相图,运用Herington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检验,均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同时运用Wilson方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求出了二元作用参数,预测的相平衡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用微量热法测定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酶活性,表观速率常数及表观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的实验方法和测定原理,介绍了摩 尔反应焓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并借助过渡状态理论,探讨了酶底复合过程和吉氏自由能、焓和熵等热力学函数值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统计系综理论从计算配分函数出发,得出体系的状态函数和热力学性质.而配分函数的直接计算通常较为繁琐.给出一种较为简单的间接得到配分函数的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从而得到理想气体状态函数及体系的状态方程.并就经典体系和量子体系进行分析比较,指出高温时量子体系趋于经典极限.低温时,由于量子效应,两种量子体系显示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