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事件回放2007年2月26日,在猫扑、天涯等网站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图片:在一片工地中央,有一栋突兀的二层小楼,周边的地基已被挖空,小楼犹如建在孤岛之上。当时的图片说明写道: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边上。这张照片是作者站在轻轨杨家坪站的站台上拍摄的。3月8日,《南方都市报》以《网上惊现"史上最牛钉子户"》为题独家报道了此事,由此掀开了媒体对该事件报道的序幕。其后,"最牛钉子户"被新闻  相似文献   

2.
保险丝情人     
影星林熙蕾谈梦中情人的标准,着重一条就是:“家里保险丝断了,他会在牛仔裤的屁股口袋里面插根螺丝刀,站在椅子上修理。”  相似文献   

3.
教授读报     
《今传媒》1995,(1)
教授读报文军破破烂烂的门房里,半明半暗的墙角里,土墙上插了很木楔子,楔子上挂了个"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旧挂包.埋汰得目不心睹.这就是大门里唯一的老教授的信箱"。老教授每天下班以后,就在这里取自己的信件和书报,然后就站在这里,浏览一下当天的报纸.而后才回...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06,(10X):41-41
杨小楼(1877-1937年)在北京第一舞台演京剧《青石山》时,扮关平。演周仓的老搭档有事告假,临时由一位别的花脸代替。这位花脸喝了点酒,到上场时,昏头昏脑地登了台,竟忘记带必不可少的道具——胡子。扬小楼一看要坏事,心想要是演员出错,观众喝倒彩可就糟了。灵机一动,临时加了一句台词:“咳!面前站的何人。”饰演周仓的花脸纳闷了,不知怎么回事。“俺是周仓……”这时,演员得做一个动作:理胡子。这一理,把这个演员给吓清醒了,可是心中一转,中说道“……的儿子!”扬小楼接过去说:“咳,要你无用,赶紧下去,唤你爹爹前来!”“领法旨!”那演员赶紧下去戴好了胡子,又上台来了。  相似文献   

5.
一位7岁的小女孩,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削一支漂亮的铅笔。起风了,很大,吹开了门,小女孩站起来准备去把门关上,没有想到,门打在她手中的那支铅笔上,铅笔尖戳穿了小女孩的胸腔,插上了心脏,仅剩下半截露在外面。  相似文献   

6.
一、重庆“钉子户”事件回放 2004年8月31日,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鹤兴路片区项目改造贴出动迁公告,随后该片区280户陆续搬迁,但杨武、吴苹夫妻的两层小楼一直伫立在工地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921年7月23日,在80年前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在80年前是一座极其平常的小楼。然而,正是在80年前这个日子,正是在这座小楼,发生了一件绝不普通、绝不平常的事情:12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来自不同省份的中国入,成立了一个当时只能是秘密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珍贵的追述 岁尾。冬初。不时飘落的梧桐树叶轻抚着宛平路上的这栋小楼。面对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的韩哲一、韩老,你绝对想象不出眼前这位身躯高大的老人已经渡过了他的90岁生日,迈入了漫漫人生的第91个天年。  相似文献   

9.
国际著名的文学、语言大师梁实秋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离开人世以前念念不忘大陆,思念一生中生活最愉快的青岛生活。在他的案上,陈放着一瓶由女儿梁文茜寄去的青岛海沙。梁实秋的故居,与青岛市图书馆旧馆仅一墙之隔,与我办公室的窗口相对。这是一座带有地下室的红瓦黄墙二层小楼,这样的小楼在青岛有许多,过去也未予注意,直到梁文茜说  相似文献   

10.
策划编辑的意识和能力同济大学出版社方芳编者按:过去编辑工作以作者为中心。作者文稿后,编辑从字词、语句到规范精雕细刻,躲进小楼哪管多少春秋。现在编辑工作以读者为中心。调研、分析,抓选题,找作者,“策划编辑”应运而生。真是只怕春秋匆匆过,小楼也难归。但,...  相似文献   

11.
媒体执编一忌“唯心歪”,主观武断“想当然”,无中生有乱改写,添秀不成闹笑话。如有位作者写了一篇题为《离休老干部×××当年登上总统府》的报道,原文中没有插上红旗一词,编辑却唯心主观地、想当然地加上“降下了国民党青天白日旗,插上了五星红旗”这一句,殊不知,那时还没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怎能有五星红旗插上总统府的事呢? 还有一位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是一个普通市民,七旬老人”,其实他是69岁,为了用词与普通市民四字时称,故写为“七旬老人”,编辑者又是想当然地把“七旬老人”改为“70多岁”,使作者一下子…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它总是力图用事实说话,而避免主观性议论。这是新闻的一个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原则。如果报道的事实已清楚,新闻的意义已明了,而作者还硬要站出来发表一番议论,则无异“画蛇添足”。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为了加强宣传效果,有时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也允许进行一些简短、精到的议论。这些议论非但不是“蛇足”,而且往往可以有“画龙点睛”之妙。 毛泽东同志就主张在新闻中适当插些议论,他曾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一文中指出:“……要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以插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议论要插得有劲,疲疲沓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象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  相似文献   

13.
被称之为“牛皮癣”的小广告,困扰全国各城市多年,虽经多次治理却仍不见有好的起色。小广告无孔不入,无缝不钻,给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幅新闻漫画一目了然:一只袋鼠妈妈酣然入睡,一觉醒来,肚皮的育儿袋里已插满了广告,这幅漫画让人联想到我们居住的家门上,不是也经常被贴上、插上广告吗?想到此不禁哑然失笑。  相似文献   

14.
被称之为“牛皮癣”的小广告,困扰全国各城市多年,虽经多次治理却仍不见有好的起色。小广告无孔不入,无缝不钻,给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幅新闻漫画一目了然:一只袋鼠妈妈酣然入睡,一觉醒来,肚皮的育儿袋里已插满了广告,这幅漫画让人联想到我们居住的家门上,不是也经常被贴上、插上广告吗?想到此不禁哑然失笑。  相似文献   

15.
所谓进行式报道,是指正在进行中的事件,分阶段加以报道的一种方式。比如,我台和郑州晚报对“华山路两层无主小楼”的报道,就是这种报道形式的例证。1989年11月,郑州市在清查城镇干部乱建私房时,中原区突然冒出了一座无主小楼。这的确是一个轰动事件。我们的记者及时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于11月29日编发了第一篇报道:“寂寞小楼真无主”。报道指出,中原区华山路遇到一桩怪事,一  相似文献   

16.
我们现有的记站,大多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以来,记站的记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即生存上依赖地方党委,工作上附属地方党委,几乎成了地方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从而导致记站不仅失去相对独立性。甚至不自觉地丧失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性。这样,对记站的工作开展以及功能发挥是很不利的。作为省级新闻机构派驻地方的记。在记站工作20年,经历了地方党委对记站大包大揽的年代,也感受到新形势下记站左右为难的尴尬。深感记站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变化,勇敢面对新功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审慎开展舆论监督。不断打开记站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让时光回到1995年,那一年我刚刚中专毕业,那一年我还很年轻,手捧着人事局的一纸工作介绍信,我怯怯地站在了江苏省句容市档案局的大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排低矮、年代久远、青砖黑瓦的小平房,以及平房后面一幢同样青砖黑瓦的三层小楼,房屋周围树木葱葱,鲜花怒放,不远处高楼林立,古老又夹杂着现代的气息。那一刻我欣喜激动!那一刻我忐忑不安!因  相似文献   

18.
5月21日,北京时间13:40,中国登山小队阿旺扎西、陈骏池、梁群等一行10人,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与此同时,他们通过便携式摄像机和微型移动微波发射机,将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的伟大历史瞬间进行了为时70分钟的电视直播,从而为开始于5月11日的央视大型专题直播节目《2003,站在第三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中国电视报》的一名记者,我有幸见证报道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在标题制作中,作者对人物通讯的主题非常重视,而对正文中插题的制作却常常重视不够。其实,插题在人物通讯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如果说主题是一株大树的主干,那么,插题就是大树的纵横枝干:如果说主题是一条大河的主流,那么,插题就是大河的众多支流。探讨一下人物通讯的插题艺术,对于人物通讯的写作,应该说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引用新闻人物或他人的话语制作插题。一是直接引用新闻人物的原话。(主题)《在世界肾病学领域争金夺银》(插题)“我们是中国的国家队,就是要在国际大赛中争金夺银,为国争光!”(插题)…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月1日,历时3个月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2003中国搜狐登山队”回到了北京。今年5月21日,中国搜狐登山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顶珠峰并将五星红旗与搜狐登山队的队旗插在世界最高峰。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国的移动通信也实现了通信史上的“零”的突破。在世界屋脊上实现了移动信号的覆盖,真正体现了中国商业登山与移动通信技术最新成果的紧密结合。预示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完全有能力站在世界最高点、最前沿。5月22日下午15时,在和同在B组的王石与刘健一起登顶成功,并保证队员安全下撤后,搜狐登山队队长罗申站在珠峰8848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