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现代数学教育的观点来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对学生和数学家应该同样看待,让他们拥有同样的权利,那就是通过再创造来学习数学。学习过程必须含有直接创造的侧面,即并非客观意义上的创造而是主观意义上的创造,即从学生的观点看是创造。”根据不同的教材的特点来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再创造有着不同的层次性;不同年龄或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再创造也有它的层次性。现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再创造学习是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再创造学习方式决定了再创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再创造学习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再创造学习创设合适的条件,提供自由广阔的创造天地,并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的再创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实践探究活动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  相似文献   

3.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数学学习过程中应极力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活动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数学化"是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首次提出的,即"抽象——符号——应用"的过程,他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再创造,把前人创造过的数学知识重新创造一遍。  相似文献   

5.
从“再创造”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根据课堂实践总结经验。数学“再创造”是一种教学策略,意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追寻探索的内部动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让学生更多更好地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培养学生有数学“再创造”的信心,激发学生数学“再创造”的动机,发展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的数学教育权威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以创造的方式进行。那么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实现"再创造"过程,下面我就谈谈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系列举措。一、兴趣犹如繁树之根,可用求知欲的土壤来养育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经历再创造、再发现和再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创造思维,激发创造思维,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焕发学生学习的活力的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让广大学习者真正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即当他们需要某一数学教学工具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如何掌握这种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学习数学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的知识强化过程,通过数学的知识将已有的观念与理念进一步完善,学习者自主发现与创造所需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活动的指路人,教师需要针对学习者的需求为其提供科学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树立一种创造、发现数学的良好精神。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hal)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再创造”数学教学基本原则,他认为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学生的再创造学习是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可见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学习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再创造学习方式决定了再创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让再创造学习方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需要回答的实践性问题.培养学生再创造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数…  相似文献   

10.
周美玲 《福建中学数学》2003,(5):F002-F002,3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Freudenthal提出了“再创造”的教学理念,所谓“再创造”,就是要求课程设计者和教师,不是将数学当作一个现成的体系来教,而应当在教学中充分注意,让学生通过再创造的过程来学习数学.它意在改变以往学校数学教育以教师教为主,以教师传授知识体系为主的做法,提倡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通过创造数学来学习数学. 1 为什么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再创造”的思想? 这主要是基于数学学科产生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及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数学的一个特点是它有很强的结构体系,这是数学家…  相似文献   

11.
世界数学教育研究的带头人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并非机械地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而是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的建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是数学新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目标之一.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1.让学生参与发现与创造的必要性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数学教育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创造与应用过程——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毫无疑问,教师了解和把握历史上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以及数学创造  相似文献   

14.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地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关注学生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经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一般是指数学知识的运用或再发现。教学中,教师应创造符合于儿童的教育,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过程可分为提出问题、寻求策略、验证假说、巩固运用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而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创造",让学生将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教学中实施"再创造",教师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弗赖登塔尔认为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教师承担了帮助学生的任务,也就是说所谓"再创造"应当是一种有指导的创造。他进一步指出:"指导‘再创造’意味着在创造的自由性和指导的约束性之间,以及在学生取得自己的乐趣和满足教师的要求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既然教师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再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7.
苗均台 《陕西教育》2008,(10):29-29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过程,而且是真正意义的再创造,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中的“再创造”应是教师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模拟性地创造各种运算法则,或是发现相关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因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基于个人的“数学现实”,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数学化”的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而且,解决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最主要形式,本质上就是探究活动中的“再创造”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课改实践中的经验,就数学课堂实施“再创造”教学的策略谈一些肤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要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学生,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维和方法,同时学会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成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数学的“再创造”学游泳的最好方法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那么这种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上行不行得通呢?国际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他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提出 :“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为此 ,弗赖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思想。什么是“再创造”呢?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 ,而不是生吞活剥的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里的“创造”指的是主观意义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创造。“再创造”数学学习有两个最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