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地球,其实应该叫做“水球”,因为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到71%,而陆地面积仅仅占到29%。地球上浩瀚无垠的海洋,由于受到光、气候、植物、盐度、泥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蓝、红、黑、白、黄5种不同的颜色。 蓝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主要呈现蔚蓝色。海水和普通水一样,无色透明,那么,大海的蓝色究竟从何而来?我们知道,太阳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线,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颜色也不一样。海水对于各种光线的吸收是有选择的,不同深度的海水,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光线里的红橙色光长波,海水吸收的多,但反射  相似文献   

2.
五色海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浩瀚无垠的海洋,由于受到阳光、气候、植物、盐度、泥沙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蓝、红、黑、白、黄五种不同的颜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主要呈现蔚蓝色。海水和普通水一样,本质是无色透明的,那么,大海的蓝色是从何而来呢?原来是从阳光中来的。太阳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线,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颜色也不一样,海水对于各种光线的吸收是有选择的,不同深度的海水,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光线里的红橙色光长波,海水吸收得多,但反射得少;对短波部分的蓝青色光波吸收得少却反射得多。这样,映入人们眼帘的海水就成了…  相似文献   

3.
虾蟹为了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寻找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活的虾蟹身上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就是它们的保护伞。虾蟹具有的颜色,主要是它们甲壳下面真皮层中的色素细胞造成的。真皮层散布着各种色素细胞,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或环境的改变而伸缩。各种色素细胞具有吸收和反射光线的功能,在不同的环境里,它们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所以就会显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是有趣的,比如,你到海边去旅游,看到的海水一般都是蓝色的。但是如果你去亚欧大陆中部的黑海,看到的海水却是黑色的;如果你去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看到的海水则是红色的。海水到底是什么颜色呢?其实海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海水大多是蓝色的呢?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当七色光射入海水中时,红、橙这两种波长较长的光首先被海水或海洋生物所吸收;随着海水深度的不断增加,黄、绿光也相继被海水和其他海洋生物所吸收,最后剩下的是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当蓝光和紫…  相似文献   

5.
多彩的海洋     
由于海水包含有一些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当阳光照射到海面时,有些光会被反射回天空,其余的则被海水吸收。由于海水对不同光的反射程度不同,一般最先被吸收的是红光,最后被吸收的是蓝光。一般大洋的海水为深蓝色,近岸的海水为蓝色或黄褐色。海水的颜色  相似文献   

6.
研究光波波长与散射微粒尺寸对散射介质中散射和吸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波长一定时,散射微粒尺寸越大,散射效率越小,且在红外波段,散射微粒吸收效率较为明显,有利于吸收多次散射光子.同时,通过构建大气散射模型,利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踪技术、Mie散射理论和Stockes矢量法,探究偏振光在单分散系统中的传输特性.仿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坐在海边,凝望着蓝色的大海,卷起千层浪花。你可曾想过,为什么蓝色的大海中卷起的浪花却是白色的呢? 其实,海水既不是蓝色的,也不是白色的。海水就像自来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大海和浪花的颜色是太阳光作用的结果。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的光组成。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海上,红光、橙光这些波长较长的光,能绕过一切阻碍,勇往直前。它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海水和海里的生物所吸收。而像蓝光、紫光这些波长较短的光,虽然也有一部分被海水和海藻等吸收,但  相似文献   

8.
有入对某个海湾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浅水处生长了很多绿藻,稍深处则有很多褐藻,再深一些的水中则生长了很多红藻。那么,怎样理解这一现象呢?要正确回答此问题,必须先明确以下2点:①不同性质的光对水的穿透能力不同。我们知道,在可见光的连续光谱中,其波长由大到小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其频率则是由小到大,穿透能力亦由小到大。也就是说,在红光、黄光和绿光三者中,绿光的穿透力最大,黄光次2,红光最弱。通常,波长较长的红、橙、黄光很容易被海水吸收,在几米深处就可被吸收掉。只有波长较短的绿、蓝光等才能透入…  相似文献   

9.
氯化铵晶体究意是白色还是无色,各种教材说法不一.教学中,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尽相同.那么,对氯化按晶体颜色不同描述的原因是什么呢?事实上,颜色是大脑对投射在视网膜上不同性质光线进行辨认的结果.结果物质选择地吸收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光时,就会呈现出与之互补的那种光的颜色.如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绿色光,呈现的是绿色光的补色光一紫红色.当可见光照射到物体上,反射的光是各种不同波长的光以适当比例混合的光时,或者进入我们视网膜的是两种互补色光的混合光时,我们感觉到的则是白光或白色.如果入射光全被通过,而不被…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颜色多半现于体表,如皮肤、毛发、羽毛、壳和甲等部分。当然,有些内部组织,甚至一些分泌物(如章鱼放出的墨水等)也有颜色。外表颜色能掩护动物免于被捕食或有助于它接近其猎物,或作为引诱配偶、警告敌人的信号。还有一些动物会迅速地改变其体色,如比目鱼和变色龙。当一束平行白光通过一棱镜时,就被分解成各种组分。如果这些组分落在白色屏幕上,就出现了色谱。波长最短的光线折射得最利害,呈紫色,而波长最长的光线则呈红色。下面是不同颜色光线的波长:  相似文献   

11.
光线在空间是以直线前进的,但当它遇到一个和尤线波长差不多大小的障碍物时,就会有一部分光线绕过边缘,改变前进方向,因而光线的波长受到限制.由于光的这个物理本性,使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受到限制,最好的也只能看到0.2微米的细节。电子显微镜却能看到比光学  相似文献   

12.
制备淡水和海水的全珍珠水解液,采用 PAN 为显色剂,在 pH=5.57的 HAc-NaAc 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在最大吸收波长545nm 处,测定其全珍珠水解液中微量的锌。比较淡水与海水珍珠中锌含量,对比了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及其准确性。发现淡水及海水培养珍珠中微量的锌的含量基本一致,提示珍珠对锌的利用受培养环境波动的影响不大,这可能说明珍珠有其固有的利用微量元素的机制和机能。  相似文献   

13.
("天才物理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使人隐身的技术,下面是他向别人介绍他的发明依据。)我们能够看见一件东西,是由于这件东西能对光线起作用。你知道,物体或者是吸收光线,或者是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如果物体既不吸收光线,也不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那它就根本不能被看到。例  相似文献   

14.
对于生长在海水深处的红藻主要吸收何种单色光这一问题,在不同的辅导资料上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主要吸收红光;有的认为主要吸收绿光;有的认为主要吸收蓝紫光。给学生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那么,红藻到底吸收何种单色光呢?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光线在通过空气时会发生散射的作用,对于相同的媒质来说,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的作用就会越强,反之,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会越弱。在所有的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是最长的,约是紫光的1.7倍,所以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它可以传播得更远。特别是在下雨或大雾的天气里,空气的透明度会大大降低,红光的这种作用就会更加明显了。使用红色信号灯作为停车的信号,在  相似文献   

16.
熊蕾 《辅导员》2014,(21):25-25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光线在通过空气时会发生散射的作用,对于相同的媒质来说,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的作用就会越强,反之,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会越弱。在所有的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是最长的,约是紫光的1.7倍,所以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它可以传播得更远。特别是在下雨或大雾的天气里,空气的透明度会大大降低,红光的这种作用就会更加明显了。  相似文献   

17.
简讯     
□LED光照植物培育装置●日经BP社日本CCS公司近日宣布,已开始向市场投放可对光环境进行精密控制的植物培育装置“INS-96”。INS-96采用LED光源,可在一个面板内组合4种颜色的光。除可支持脉冲(闪烁)发光外,使用个人电脑还可以最多对4台该装置进行集中控制。蔬菜等食用农作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吸收的光线波长约为660纳米(红色),下一个峰值则约为450纳米(蓝色)。因为LED可以仅对植物照射其光合作用所需波长的光线,所以是面向植物研究及生产的最佳光源。据CCS称,由于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的安全性及稳定供给能力,所以世界各地的大学和…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海市蜃楼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奇特的光线折射现象。正常情况下我们观察景物时,光线都是笔直进入双眼,反映的位置就是景物的实际位置。因为此时空气密度均匀,不会发生光线折射。置身于海滨,尤其在春夏之交,海水温度与海面气温相差较  相似文献   

19.
验证了硝酸根最大吸收峰波长能否作为总氮测定波长及不同波长对总氮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波长扫描0.08~2.8 mg/L硝酸根,发现最大吸收峰并非在220 nm,而出现在200~210 nm。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含量,200~210 nm存在盐酸吸收峰干扰,但在211~220 nm波长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波长对加标回收率、重现性、精密度及方法检出限检验影响不大。随着测定波长的减小,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系数R、摩尔吸光系数依次增加。211 nm处摩尔吸光系数达6.8×103(mol/L)-1/cm,远高于220 nm。同时,211 nm处标准曲线拟合斜率K更大。在实际地表水的测定中,以最大吸收峰(211nm)处测定总氮,与国标220 nm处测定相比较,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天空呈现的色彩主要是太阳光与大气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太阳光是白色光,也可称为多色光(包含了彩虹中的所有色彩),而大气层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分(一般是少量的)和灰粉颗粒。白光中的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波长。蓝色的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即它相对白光弯折的角度最大,黄色和红色的波长最长,弯折角度最小,几乎没有什么弯折。蓝光折射以后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相遇再次发生折射,改变传播方向,在大气层中曲折向前,直至照到我们身上。因为这个缘故,当光线照到我们眼睛时,好像蓝色光线来自天空的四面八方。而黄色光线和红色光线几乎没有折射,因此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