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建伟 《红领巾》2004,(5):14-16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目前由环境侵权引起的环境民事纠纷数量激增,传统的解决机制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纠纷双方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学界至今所做的研究亦多流于形式.从环境民事纠纷的产生根源--环境侵权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环境民事纠纷的特点,探讨新的解决方式--环境行政裁决,也许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民事纠纷层出不穷。传统的以行政调解、单位调解等纠纷机制越来越力不从心。面对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颁布法律赋予民权,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面临巨大考验。如何能够使民事纠纷有效、迅速地解决,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从分析我国现有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入手,对各种机制的利弊加以比较,指出在我国应积极构建起以调解、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机制为中心、以法院(公力救济)为后盾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第四编 行政救济一、选择题 (单选和多选题 )1 .行政救济的前提是。A .行政机关的命令 B .行政首长的指派C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指令D .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2 .行政救济的基础是。A .民事纠纷 B .救济纠纷C .行政纠纷 D .民间纠纷3.行政救济的途径有。A .权力机关救济 B .行政机关救济C .司法机关救济 D .慈善机关救济4.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A .合法性 B .合理性 C .适当性D .合法性和适当性5 .对北京市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 ,应当由管辖。A .国务院 B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C .北…  相似文献   

4.
纠纷解决意义上的行政调解是指在纠纷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纠纷解决权的行政主体,主持双方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行政调解法律规范不统一、效力确定性低、调解程序的非正式性甚至随意性、行政主体对不同类型纠纷调解策略的价值差异以及行政调解与行政管理衔接机制不顺畅均影响着行政调解的纠纷解决实效,应当从规范行政调解程序、准确定位大调解格局下的行政调解效力、构建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程序等角度完善行政调解制度,以促进行政调解纠纷解决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教育纠纷由于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呈现上升趋势。围绕着学校所产生的各种教育法律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涉及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教育纠纷案件大量地映入我们的视野。如何通过适当的法律救济途径来解决这类纠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教育领域内的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为研究对象,从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出发,本着优化纠纷解决途径的目的,试对教育纠纷的相关救济途径作粗浅分析,以期对保障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教育法治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教育纠纷由于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呈现上升趋势。围绕着学校所产生的各种教育法律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涉及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教育纠纷案件大量地映入我们的视野。如何通过适当的法律救济途径来解决这类纠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教育领域内的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为研究对象,从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出发,本着优化纠纷解决途径的目的,试对教育纠纷的相关救济途径作粗浅分析,以期对保障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教育法治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环境问题日益彰显,由于环境民事纠纷具有发生频率高、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实际中一般由专门的环境主管部门处理,但受《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及其执法意见的影响,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强制执行力无法落实,使得环保部门难以有效处理此类纠纷,而诉讼途径又存在太多的障碍,造成许多案件久拖不决,已经影响到社会安定。赋予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结果强制执行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本文将从法理、国家职能的转变、政府的行政效率等方面谈谈笔者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强制执行力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司法调解:指在民事和部分刑事诉讼中,由人民法院审判员主持,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它是人民法院诉讼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民事和部分刑事自诉案件的重要审理方式,调解协议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调解: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隶属的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因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或纠纷进行调解。这种调解有较强的约束力,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9.
原本是民事纠纷,却因行政权的介入而使问题变得复杂化。当争讼的一方以行政行为作为抗辩的理由时,现有救济手段的局限显现了出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民事纠纷,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必须创设新的制度即民事附带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会成员的权利意识开始复苏和强化,民事权益纠纷不断增加。传统的自行解决纠纷、民间调解纠纷、派出所解决纠纷机制以及民事诉讼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农村当事人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基层行政调解制度、行政裁决制度、完善派出所解纷功能、设置新型庭前纠纷解决模式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教育行政复议作为解决教育行政争议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已被社会公认。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对于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发挥上一级行政机关对下一级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行政机关管理的失效主要包括环境监管对象对环境监督管理主体的蔑视、环境行政机关主体放任对环境监管对象的监管、环境行政机关管理人员缺乏行政伦理观念以及不正当利益驱动致使环境行政监督管理责任等,这导致了环境行政机关的执法与环境司法机关的司法之间出现了障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立法主体、行政执法活动与司法活动的衔接以及司法机关在环境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进行监督等方面探寻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共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关学校侵权责任的制度化设计必然体现着公共政策的意图与导向,它不仅担负着解决校园民事纠纷的功能,同时,也承载着维护正常教育秩序的公共目的,因此,平衡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促进公共教育的发展是学校责任确立的核心价值.从制度设计而言,<侵权责任法>有关学校责任的归责原则具有精细化、科学化,归责标准客观化、制度化的特点,上述特征体现着该法对学校侵权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权利"与"责任"的价值平衡,以及立法、行政、司法三类公共权力机关在确立学校侵权责任上的权限分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事诉讼和民事仲裁成为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最常用的手段.民事诉讼是一种司法制度,而仲裁是一种准司法制度,具有民间性;如何正确区分两者的种种区别和联系,是发挥诉讼与仲裁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解决民事纠纷的制度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可以从正当性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由于其具有客观上的合理性,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与认同。派出所参与民事纠纷调解备受争议,但其在实现纠纷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其合法性与相关主体的认同出发,寻找公安派出所民事纠纷调解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农村民事纠纷,首先借助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将农村民事纠纷进行类型化,将农村民事纠纷划分为财产类、人身类两大类型,其次再对两大类型细分为多种农村民事纠纷类型。最后分别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村民事纠纷的特征、产生原因进行了宏观基础分析,指出要解决农村民事纠纷必然立足于农村特有的环境背景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用行政学理论指导高校行政机关工作不但必要,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行政学的视野来审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其主要存在行政效率较低、行政决策不够民主透明、行政沟通不畅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力精简高校行政机构、明确行政机关定位,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教育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其法律地位学界研究较少。教育行政机关是在教育领域行使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既包括各级政府,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通过梳理12部法律、19部行政法规、48部行政规章发现,教育行政机关具有以下职权:教育行政立法权或规定权、教育行政许可权、教育行政处罚权、教育行政处分权、教育行政给付权、教育行政指导监督权和其他权力。教育行政机关与民办学校存在许可、处罚和监督等外部关系,与公办学校以处分、预算、人事等内部关系为主。教育行政机关与教师、学生直接发生法律关系情形较少。  相似文献   

19.
从宪政视角下对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进行考察,法、德、英、美、日五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历史表明,分权、人权和法治的维度均不可或缺。这种认识对解决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还是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还是二者兼而有之的争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行政诉讼单一目的论有失偏颇,行政诉讼立法目的的定位应当是分权、人权和法治的统一、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0.
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是近年来在世界司法程序中可迅速有效解决纠纷,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当事人之间的对抗,节约司法资源缓解诉讼延迟的一种新方法.我国在相应的立法上没有完善的多元化解决纠纷的制度,本文基于我国的现状,对多元化解决民事纠纷机制作出分析以及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我国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更好的完善作出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