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言小说叙事角度的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叙事角度与白话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前者更多地使用“中立型叙事视角”和“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叙事。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志怪及志人小说、唐传奇小说、《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述了上述叙事角度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等都在使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叙事,因而都可以成为叙事的研究对象。叙事研究对象范畴的变化,会导致叙事本质研究的结论不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关于叙事本质的各种结论,有利于拓展对于叙事的本体论研究,有利于文学理论研究视野下的叙事方法论的深入发展,从而深刻地把握叙事。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叙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研究独立于叙事情景之外,以教师及其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提供的叙事本进行分析和阐释;一种是教师自己当叙述、记述和研究,也即教师的职业叙事。教师的职业叙事是教育研究实现叙事学转向的根本标志和体现,也是宏观的教育叙事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叙写的故事,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等都在使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叙事,因而都可以成为叙事的研究对象.叙事研究对象范畴的变化,会导致叙事本质研究的结论不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关于叙事本质的各种结论,有利于拓展对于叙事的本体论研究,有利于文学理论研究视野下的叙事方法论的深入发展,从而深刻地把握叙事.  相似文献   

5.
民间叙事作为民俗学和叙事学研究的交叉领域,就具体研究对象而言仍存在分歧,尤其体现在行为叙事(仪式叙事)上.但是从叙事学研究对象、行为叙事的精神指向、阐释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文本形态等方面来看,行为叙事(仪式叙事)作为一个动态的呈现,能够构成一串可释义的符号链条,并可以在特定文化语境中进行阐释,因而,它可以纳入到民间叙事的研究范畴之内,与民间叙事文学一道共同构成民间叙事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 (一)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又称叙事学、“故事研究”,最初属于文学理论研究范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以后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叙事研究范围大规模拓展,研究对象日益包罗万象,电影、电视、新闻、广告、绘画、雕塑等都可以是叙事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章以电影《罗生门》为分析对象,以其叙事方式为切入点,就作品的意义内涵和价值取向提出了作的一些看法,并对作品意义和叙事方式之间的关系作了剖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主要从叙事对象、叙事策略、叙事态度三个方面来着重分析。在叙事对象上注重人物本身的话语权,不再由作者作"零度叙述";在叙事策略上主要运用重复的手段以及重复这一方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在叙事态度上,作者是舒缓温和的。从这些方面来读《活着》,了解作者所代表的先锋小说在创作上的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9.
丁玲从前期的内聚焦叙事到后期零聚焦叙事,从聚焦对象的确定化到不定化,从主客体关系之间的个人化到社会化的叙事转变既体现出时代洪流对一个作家的影响,也表现出作家不甘落后的努力;既表明了作家逐流而进的热忱,也留下了些许惋惜与遗憾。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就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这类文体是现代文阅读的重点考查对象,它以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为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也往往通过叙事来表达。记叙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有: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相似文献   

11.
先锋小说家对审美对象的认知把握是通过感知方式来进行的。而个体感知却是一种处于非逻辑的直觉印象,为了真实地表达这种直觉印象,先锋小说叙事方式采用了非逻辑的形式。叙事方式的非逻辑性主要表现在叙事的无序性、偶然性和荒诞性三方面。这种非逻辑性和作家对世界的认识有关,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放弃了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概括,失去了对现实关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霍桑在《红字》中采用了以对话和颠覆为特征的叙事策略。通过叙述人与叙事对象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叙事模式使得读者在探疑解惑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叙事对象的交流。读者进一步接近了作品人物所处的时空和心态,实现了对不同认知的接受。同时,叙事人也实现了所期望的颠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电影《蝎子王》、《西雅图不眠夜》和《小公主》的内容、形式到题材甚至电影的观众对象看起来毫无关联。但从叙事结构方面分析,它们都应属于追寻主题的影片。本文试以这三部影片为例,分析电影与文学的叙事结构的统一性和共同性。  相似文献   

14.
笔者试图以《新党升官发财记》为研究的文本对象,运用浅显的叙述学知识,对晚清章回小说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作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拉克什>以真实再现的写作手法,对叙事主体和叙事对象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直观"写真,使读者介入其中.遣词力求"把恰当的词用在恰当的地方",使叙事对象的生存状态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临摹再现.  相似文献   

16.
记人叙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  相似文献   

17.
对叙事文本的分析和提炼是叙事研究的核心功能,叙事分析路径主要有语言分析和逻辑结构两种。在梳理国内外文本分析方法基础上,从国内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教育生活叙事“呈现—揭示”模式,借鉴扎根理论、叙事探究、质性研究等理论方法,以文本编码为手段,对教育生活叙事文本进行有效分析。叙事文本的静态编码多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微观分析,动态编码多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宏观分析。编码揭示需要追求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叙事文本呈现形式除了文字,还有图片、声音、视频、教育实物等。对叙事文本的一般处理的原则是“视情而定”。叙事文本编码分析的步骤是:明确教育生活的研究问题与指向;搜集教育生活的情境资料;选择编码方式;编码及分析;教育揭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将叙事理论知识作为参照对象,系统分析了电视新闻具有的叙事结构与特点,并且探讨了央视以及各省台新闻联播节目体现出的叙事艺术特色,最后本文详细研究了在表象电视新闻叙事下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转向温和舒缓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一)叙事研究叙事研究又称叙事学、“故事研究“,最初属于文学理论研究范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以后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叙事研究范围大规模拓展,研究对象日益包罗万象,电影、电视、新闻、广告、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