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中阶段,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师要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不是只指学生会读课文,会做练习而已,而是说,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和迁移能力,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谓“能够阅读”,包含了读通文面和理解文意两方面。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同时也在每年的高考中充分体现。我们知道,阅读文言文,必然涉及到实词、虚词、句式、历史、文化、情俗、文体等诸方面的知识。而在这些方面,又以实词为最重要。这是因为虚词、句式以及文化常…  相似文献   

2.
霍盛 《现代语文》2011,(5):154-155
一、高考语文试卷文言题目的基本组成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高考语文试题古典诗文部分主要由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以及古诗文基础知识三部分构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3.
董健良 《现代语文》2014,(12):156-15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的能力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4.
朱家健 《现代语文》2009,(10):65-6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文言句式的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凌丽屏 《考试周刊》2010,(44):45-45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由此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无奈、畏惧。究其原因.在于初高中课标要求衔接不上,导致初高中文言学习断层。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16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阐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相似文献   

6.
李翠 《现代语文》2008,(2):39-4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写道:“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也写道:“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读懂浅易文言文基本内容的能力。与此同时,这一目标也在很大程度上告诉我们中学文言文阅读应该怎么去教。  相似文献   

7.
周军 《现代语文》2008,(11):87-88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共140篇课文,文言文竟占据40%的份量。可见新教材对文言文的重视是空前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阶段(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很多地区初中语文学业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理解的同时,都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拓展和探究,目的是从古今联系的角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目标有这样的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10.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是,对中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可不是件易事。怎样学好文言文,怎样才能使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上下苦功了。我认为,以朗读训练带动文言文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汉存  付廷霞 《课外阅读》2011,(10):291-29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那么,怎样才能读好一篇文言文呢?这就要求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儿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介绍一种“五读”学习法供广大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历来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文言文教学也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求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但是,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无法达成这一目标。重视文言断句训练是提升学生文言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培养文言语感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诵读法的贯彻落实,从而为文言语感的培养打开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同时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文言文阅读是对古代汉语书面语言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评价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不在于考查学生对词法、句法等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应立足于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原文 ,并通过对原文的记诵积累考察其语感能力。”可见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规定,必修课程的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要达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是(2013年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都体现了准确理解文言字词句含义的重要性。文言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能力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来看,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文言文的阅读需求,估计将来也不会有,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确乎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一要求体现了对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体现了对背诵文言文的重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笔者作了如下构想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每学期的背诵量不少于文言课文总量的30%".从这一要求可知: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车颖 《教师》2011,(15):49-49
文言文历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言文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