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兵报道员     
最近,我在病房结识了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叫刘道兵。他和病房里的其他几位战友,经常帮助一些重病患者做好事。端屎倒尿,打水扫地,他总是干在前头。一次,病房厕所下水道堵了,他第一个到厕所掏大便,其他几位战友总是跟随着他,听他的调遣。人们问他:“你是班长?”“不是!”“你是……?”“我是老兵报道员,指导员常告诉我:‘什么叫老兵报道员?就是意味着受的教育比人多,觉悟比人高,工作比人强!’”老兵报道员@史广胜  相似文献   

2.
平凡记者     
夏日雨后,行走在南国珠江边,踏着被雨水打落的木棉花“,遥想”当年在一片恐惧与憧憬之中,上了这条路,做了记者。第一次看到死人后,写稿时不断望窗口,心里有点怕。第一次看到人会死得这么惨,也死得如此“轻松”,生命如此无常。许多被采访者在感谢你,也有不少人在背后骂你,甚至被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06,(3):42-42
勇敢的士兵在一次战争后,军官问一个士兵“:在这次战争中,你是否勇敢?”士兵回答到“:您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在战争开始后我勇敢的冲上去砍掉了一个敌人的双脚。”军官听了后奇怪的问道“:为什么不是头呢?”士兵回答到“:因为他的头已经被吹掉了。”同行屎壳郎与蚊子谈恋爱,郎:你啥职业?蚊:护士,打针儿的,你呢?屎克郎笑道:缘分呐,同行,俺是中药店里捏药丸的。摘自(中文幽默王)小幽默  相似文献   

4.
风筝飘摇     
和老婆一起到江边散步,居然发现秋天也有人在江堤上放风筝。望着天上五颜六色的风筝,老婆问:“你会放风筝吗?”我愣了半晌才说:“不会。”老婆失望地说:“你真没用,我还没放过一次风筝呢,我还指望着你带我放一次风筝。”  相似文献   

5.
那天晚上,他突然有一种预感。他告诉张靓颖:“总有一天,我们会Bye—bye。有一天,你就是天皇巨星了。”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是每个孩子从家庭走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站.在这个小小世界里,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习与老师和同学等家庭外的他人相处,并逐步与之建立师生、朋友等亲密关系.当幼儿被父母送进幼儿园,挥手向父母说再见的那一刹那,他便踏出他社会化的第一步,踩到了他人生的第一级台阶上.  相似文献   

7.
林夕 《新闻世界》2008,(3):59-59
朋友是做生意的,整天飞来飞去满世界跑,忙得要命。一天晚上,他打电话来,突然问我:“如果花钱可能买到你自己哪一天会死的信息.你买不买?”  相似文献   

8.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俗话说:“久病成医。”说的是经常生病吃药多了,积累了经验自己也会看病了。写稿投稿也是这样。两位通讯员同时起步,有一个很快成熟起来,稿件经常见报,成了优秀通讯员;有一个则一个劲地写,始终没有见报,探其“奥秘”在于:在一次成功或失败面前善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刚搞报道时,我劲头特别大,白天采访,晚上写稿,一连写了80多篇还没见报,我也不气馁,希望自己的毅力和恒心能感动“上帝”。我的宣传科长是一位“老新闻”,有一天,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搞报道单有热情还不够,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自已的稿子见报了,你想一想,编辑为什么百里挑一  相似文献   

9.
我是晚报的一名通讯员,地地道道的“土八路”。当“土八路”其实比正规军要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爬格子,采访时间大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公休日。那些被采访的人对我大发感慨:“市场经济了,年纪轻轻你干点什么不好?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问这问那,谁不忙?哪有工夫跟你聊!”更有甚者:“你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不知道!”说着,门“咣”  相似文献   

10.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1.
写稿子,起步之初最难。且不说一开始了无凭借,有“老虎吃天不知从何处下口”之苦,单是那些闲言碎语,也常常如同芒刺在背,让你不得安宁:若写了稿子登不出,有人会说你“没有金刚钻,硬揽磁嚣活”。若是写稿被用出,又会说你“想出名”;用稿单位寄来稿费,又会有人眼紅,说你是“想捞钱”。如此等等,不知伤害了多少意志脆弱者。其实,是不是“金刚钻”,可以用实事来证明。暂时还称不超“金刚钻”的,也可以在实践的炉火中锤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2007,(8):35-35
这好像是一首网上的小诗,诗的名字就是“我不爱你,但我不拒绝与你调情”。真的,从改革开放后,人们似乎一下子知道真爱是个什么东西了似的,疯狂寻找,然后不顾一切地去爱。然而,经历了动情之痛,人们忽然发现,很多曾经为之赴汤蹈火的爱情,后来认真看时,却是一堆牛屎。不用自己后悔,别人的教训还不够惨烈吗?所以男人女人都学聪明了或者是狡猾了,谁还会把一次艳遇演绎成恐怖的外遇呢?  相似文献   

13.
心中的影象     
朱红 《出版参考》2005,(5):35-35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占你的便宜。”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相似文献   

14.
所有的美国城市在晚间都有当地新闻广播,时间通常是晚上6:00到晚上6:30,内容除了报道当天新闻外,绝大多数还设有一些固定性的栏目,如“股市行情”、“体育消息”、“天气预报”以及“社区日历”等。所谓“社区日历”,就是将本地即将发生的事件和即将举办的活动按月日次第排列,以便想要参加的人们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除了傍晚的新闻广播外,许多地方电视台也在夜间11:00播出一档夜间新闻。尽管晚上6:00已播报过的一些新闻事件会在夜间11:00的新闻栏目里重报,但该条新闻绝对不会像在中国一样被原封不动地搬来…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16.
非议他人的行为悖谬时,常常听到的话是“这人有病!”非议过他人,当然就反证了自已“没病”,而且不乏睿智,是合于潮流者。 一次会议,本来计划一周会期,结果压缩为三天,原定会议经费砍了一半。会间没有“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的公费旅游;会间晚上,也没有灯红酒绿、歌舞征逐,而是抓紧时间讨论、交流,大有焚膏继晷的劲头。于是便有人指指点点:“现在还有人这样开会,分明是‘有病”。  相似文献   

17.
当“你‘织围脖’了吗?”成为人们的问候语时,你就不难发现微博正以迅猛的势头.颠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然而,微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争议,比如有人称缺乏意义的无用信息和情绪发泄在微博上时有出现.于是人们有了微博正在被“口水化”、变成“泄愤地”的担忧。那么,微博会不会被“口水淹没”呢?  相似文献   

18.
江坪 《新闻实践》2005,(11):45-45
今年国庆前夕,浙江在线举办了一次摄影比赛活动,题目是:“‘我行我秀’数码摄影大赛”,在开场白中有这么一段话:“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又一个黄金周来了!值此长假,或许你会自驾畅游在城郊乡野,或许你会跨出国门领略异国风光,或许你会沉醉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或许你只是和家人团圆、与朋友小聚……无论你在哪里畅游,无论你和谁团聚,你一定都会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无限的风光,摄下欢乐的时刻!那就一起来秀一秀你的精美照片吧!” 这个创意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人们可以在欢乐中展示自己的摄影才艺,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干练、白净的高文苏,尽管已是“腕级”记者,却依然保持着多少年的谦逊,见了哪怕是一个初次相识的战士,也会露出和霭的微笑。但你若是以为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的人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常常的,当别人豪言壮语地描绘将来如何如何的时候,他已经在不动声色地制造着一声又一声“惊雷”! 智慧而又勇敢,这便是高艾苏留给我的印象。 没有称号的勇士 如果高艾苏的那些经历和成绩发生在部队中某个人的身上,他会得到什么样的荣誉呢?也许会被授予称号?我常常这样想。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对自己立过7次功的荣誉感到不…  相似文献   

20.
替群众说话     
1982年给楚洼村架电线时,立在河坡上的电线杆没采取固定措施,一场大风雨电线杆东倒西歪,一断几节无人过问。我向《人民日报》写了《建议民权县电业局不要使国家、群众劳民伤财》的信。一天村干部劈头盖脑地问我,你向《人民日报》告了电业局的状,他们连电线也不给修了,可由你负责!有人讽刺我说:“打铁不看火色,屎克螂带眼镜——光想充大人物。”有人说:没本事别断九头案,告当官的状会有好果子吃吗?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