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审美人类学是整合美学和人类学而形成的复合性交叉学科,"地方性民族审美经验"、"审美制度"和"审美认同"是中国审美人类学言说的话语表达机制,它们既是显现审美人类学学科属性的表征,也是深入把握其学科边界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
按照"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阐述,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形成,表现为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而由初级形式转变为成熟形态的过程.因而,所谓的"审美意识形态",其实际意义是"审美意识"的"形态",而不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外来的、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本性无关的.这种认识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据,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文学实际.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堂理应是"审美"充斥和满溢的课堂,但就当下而言,语文课堂缺失"审美",审美课堂建构情况不乐观、学生审美能力差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教师而言,应关注"审美"的重要性,积极挖掘教材以及课堂中一切审美元素,为审美课堂构建而努力。本文立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如何构建审美课堂给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阿诺德·伯林特认为美学必须回到一个坚实的并且可以作为人类审美共同根据的基础——审美经验,并由此形成了"审美经验—审美事实—审美理论"的美学建构之路;伯林特把包括艺术对象、艺术活动和艺术经验的总体情境称为审美之域,他不仅对审美之域中的艺术对象、感知者、艺术家和表演者进行了现象学描述,而且认为审美之域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非认知性的特点;伯林特认为应该走向一种经验论的美学,而传统审美理论由于没有把自身建立在严格的经验分析基础上而被他称为片面的"替代理论"。  相似文献   

5.
童庆炳在《文学与审美》一文中首次提出"审美溶解说",以通俗易懂的形象化比喻,正确而客观地揭示了审美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与其他非审美属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审美是多层面的整体关系的创造。审美溶解说作为对文学本身的特殊本质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化发展过程中,也与"审美反映论"、"审美特征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等一起构成了整体性的中国"审美论"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翻译美学是一种将翻译视为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自觉地的审美活动。翻译审美的客体即翻译原文。而翻译的审美主体即译者,一方面受制于审美客体的直观可译性,同时又要具备"情"、"知"、"才"、"志"等主观能动性,主客观的高度融合才能创作出与原文美学效果相近的译本。在众多翻译文本中,诗歌是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6,(3):21-24
审美经验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西方美学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美经验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就审美经验的"形而上"研究发展流变而言,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将审美经验视为审美客体"形式"显现的"和谐",柏拉图将审美经验视为审美主体对"理式"世界的"迷狂"观照,而康德将审美经验视为主体审美判断的"非功利性"传达,黑格尔则将审美经验看作是理念世界的感性显现。通过对西方美学视域中审美经验的"形而上"研究的历程与流变进行评述,以期明晰西方审美经验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而推进现代审美经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内审美是相对于建立在审美对象基础上的、以耳目视听为媒介的感官型审美的内在精神型审美。它包括在宗教或功夫密修中的内景呈现,内视、内照、内乐;在文艺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由人生修养中的"无美而乐"所形成的无对象无形式的精神悦乐和静逸型的人生境界内审美。内审美跟文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联系与区别,境界审美与其他内审美的联系与区别,都将展示审美的另一世界的奥秘。内审美"是立足于美学史的一个创造。"  相似文献   

9.
"身即山川而取之"是宋人游记中环境审美的总纲领,即需要人身入其中,对环境进行真实、与时的审美观照。这种"身即山川而取之"审美模式的实现,不仅需要在空间范围内做到远望与近看,也要在时间的界域内关注景观"朝暮、四时"的变化,同时还要在"饱游饫看"中做到"取之精粹"。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的小说具有十分浓厚的抒情诗化倾向,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意境相契合。从意境的审美生成来看,实则是气之审美或气化运行在小说形态上的呈现,是作家之"气"与文中之"气"共同灌注与运化而成,形成了"气"与"境"相偕而生的独特审美特征。汪曾祺所提出的"气氛即人物"、语言内在节奏即"文气"等一系列以气为本的创作思想,对意境的审美生成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妙”为美——道家论美在有中通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妙”是介于有无之间的一种美学境界。中国美学以“妙”为美,是由道家首先提出来的。经过魏晋时人的大力倡导,“妙”在唐代以后普遍进入艺术评论中。“玄”、“神”、“远”、“古”、“逸”、“幽”、“微”、“绝”等,可视为由“妙”统摄的字群,它们均因妙不可测、趋于无限而成为中国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2.
人们多以“味”、“韵”、“格”等审美概念概括词作的不同审美本质和特征,先著在《词洁》中提出的“洁”同样属于一个蕴含丰富的审美范畴。先著所谓的“洁”主要体现在词调、词的韵律以及语句的锤炼三个基本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洁”的内在核心,而“雅洁”和“才高情真”则是“洁”在更高层面的要求。文章采用分析法着重探讨“洁”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先著的词学思想和审美主张。’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心理距离”说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了“心理距离”说的错误根源,结合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论述了美感源于现实生活、美感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伤的源泉、是培育美感的沃壤的道理,并对导致当代“心理距离”说者陷入理论误区的玩赏、欣赏、观照三个被混淆的概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4.
"花儿"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朴素的文字渲染了爱情的主旋律,成为烂漫在高原上的文化奇葩。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独具特色的"花儿"艺术也受到国家和学界的重视,它为我们深入了解西北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口。从美学的角度对以爱情为主题的"花儿"进行探究,对其美学特征做一个初步分析,从中发掘它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以此为切入口展现"花儿"艺术独具特色的民族韵味。  相似文献   

15.
"90后"大学生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这一代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他们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同时,"90后"大学生仅有极少数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这与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90后"喜欢使用"火星文"和"非主流装扮"的说法大相径庭。"90后"新生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还注重社交与审美。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没有绝对的界限,社会大众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包容的的态度来看待"90后"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6.
“依样画葫芦”与“依葫芦画瓢”,平时在我们的口语上,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区别,但在绘画美学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一种是低层次的写生模仿阶段,一种是升华了的主观创作状态。在它们的审美层次、内容与形式、创作与状态中,又存在着共同的审美属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古诗十九首》的审美价值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试图将切入的角度由文本之外转向文本自身,借助与中国古代诗歌极具亲和力的英美新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通过“细读”的方式,从双重语境的魅力、时空意象的悖论、和隐喻机制的巧设等三个方面来体会《古诗十九首》“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朱熹“武夷棹歌”的空间结构切入,分析和欣赏诗人运用意象的并置、套叠、错置等方法构筑的诗歌空间结构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9.
诗的神奇魅力在于“场”效应和“混化”效应,这里所说的“场”,就是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三者互动的整体把握。这种“整体把握”,又叫“混化”。三者的相互渗透,能使诗句产生“易染性”,哪怕是熟语套话.甚至枯燥的数字,在整体中,也会受感染而有了诗意,产生魅力。这种“场效应”和“混化效应”,在古文论中谓之“气”,有了“气”,诗就会被激“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画审美创作的基本特征与文化观是:"虚"大于"实","形象"大于"思想","想像"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尽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