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与教师的相处时,时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的感叹:“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怎么教也教不好……”听后颇有同感,但反过来想一想,却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为什么难教?学生为什么教不好?”思考再三,原因就是,学生单靠“教”是教不好的。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  相似文献   

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许进生记不得是谁说过的格言: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初大不以为然,觉得偏颇,过于夸大了教师的“教化”功能;教师也是吃五谷粮食的凡夫俗子,何来这等神通本领。然而有一天明白了此言不无道理。几年前教过一个成绩糟糕的学生,他是...  相似文献   

4.
王峰 《中学教育》2006,(1):13-14
本来只是适合一对一地的经验之谈,被某些专家无限夸大,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其理,但凡教育出点什么问题,就挥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根大棒.把大帽子一股脑往教师头上扣,指责教师没教好……[编按]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发展符合包括学…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时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知识上教不会,思想上教不好。笔者认为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7.
汤青婷 《中学理科》2007,(3):F0003-F0003
在这世界上,有些话就是正确,正确得你一方面做不到,恨得牙痒痒,另一方面又找不到一点毛病,找不到一点理论上的缺陷.比如说下面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某校一教师教生物不成,改教政治;教政治又不成,他老婆很生气,朝他吼道:"教不好生物、政治,教语文去!"此言不胫而走,一时间传为笑谈.语文教师见面就会调侃一番:"教不好××,教语文去!"  相似文献   

9.
校长的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人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同样,没有管不好的学校,只有缺乏管理思想的校长。校长要用自己的深层思考,谛造学校的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10.
周学文 《中国德育》2005,(10):42-42
很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不好教。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不信任老师,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不好相处”。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诚然,从理论上来说,这句话无可挑剔。但是,作为教师而言,总会碰到几个教不好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不少教师中有一种困惑:现在的学生难教,对他们严又不好,不严也不好,究竟怎么办才好?产生这样的困惑,当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教师博览》2003,(5):4-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中心问题是质量,而主宰教学质量的中心因素是什么呢?有人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列为三条:其一是教师教得好坏,其二是学生学得程度,其三是教材编得如何。并认为在这三个条件中,教师教得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可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学质量低、效果差,常常总是把责任推给“这批学生基础差、不肯学”或“这本教材编不好、很难教”等等,很少认为是自己教得不好。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虽然教材、学生的因素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可忽视的条件,但教师自身的条件才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我们总是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我觉得把这个要求强加给教师,并以此作为好教师的标准,对教师是不公平的,对学生则易成为他们学业失败的借口。经验与科学研究的结果都一致地告诉我们.环境与智力并不能完全解释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的差异,有些学生在心理能力、社会环境背景或学校的质量方面有明显局限时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并取得成就;  相似文献   

16.
赵克明 《师道》2009,(11):33-33
某校一教师教生物不成,改教政治;教政治又不成,他老婆很生气,朝他吼道:"教不好生物、政治,教语文去!"此言不胫而走,一时间传为笑谈。语文教师见面就会调侃一番:"教不好××,教语文去!"乍一听这雷人之语,真的感到惊诧莫名,而且有一种怒发冲冠的冲动。  相似文献   

17.
近来读《哪国孩子最好教》一文,南非教师尼尔以一道智力测验题戏说,中国孩子最好教,而美国孩子最不好教,原因是美国的学生总提出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尼尔无从回答。  相似文献   

18.
文言课文好教,又不好教,为何呢?因为好教,是说可教的东西多,随便一篇文言课文,不管是在词语的解释上、句式的理解上、虚词的归纳上,还是在文章的整体翻译上,都有讲不完的东西,教师只要略微地备备课.讲一二节课下来,还不是吹灰之力?而不好教,是说很难教出新意,教得学生既愿听,又乐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邹璐 《教师》2011,(3):118-11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诚然,从理论上来说,这句话无可挑剔。但是,作为教师而言,总会碰到几个"教不好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20.
本来只是适合一时一地的经验之谈,被某些专家无限夸大,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但凡教育出点什么问题,就挥舞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根大棒,把屎盆子一股脑往教师头上扣,指责教师没教好,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则往往躲在一边窃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