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考证周永年与李文藻、桂馥、纪昀、翁方纲、程晋芳、卢文弨、章学诚的交游活动,并从"交游"视角揭示周永年文献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周永年是清朝著名的学者。本文从“儒藏说”、“进书”、“任编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周永年对《四库全书》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周永年藏书理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年是18世纪中国藏书事业的先驱人物。论文通过对“儒藏说”和“借书园”的研究,剖析了他的藏书理想.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4.
袁枚致李宪乔的信为《随园诗话》最早版本的刊刻时间提供了有力佐证;刘墉致刘墫的信是了解清代科举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周永年致李宪暠的信对研究山东高密诗派的交游情况有帮助;吴大徵致祁世长的信是当时清流派人物的处境和心态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者周永年的图书馆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概述了清代学者周永年的藏书活动、藏书思想以及为建立一所公共图书馆而进行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1):103-107
周永年"儒藏说"被很多学人认为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舆论准备,此观点自民国郭伯恭而光大,然而却无人做深入探讨。爬梳文献,不难发现有关"儒藏说"提出的时间线索以及周永年宣传"儒藏说"的记载,基于这些材料的分析观察,"儒藏说"对四库的编纂起倡导作用的结论值得商榷,反倒可能是四库的开馆中断了"儒藏说"的进一步宣传。从时人的反应来看,"儒藏说"的社会影响被今日学界夸大了。  相似文献   

7.
《先正读书诀》是清代名士周永年本着援古证今,嘉惠后学的原则而辑录的一部古人读书方法集,是其儒藏说的"前言",从中对周永年的思想宗旨亦可窥见一二.该书辑录摘选读书治学心得192条,方家学者达30人,涉及典籍46部.其所辑录的读书治学理论不仅于周永年生活的年代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亦有极大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燕 《晋图学刊》2002,(1):74-75,80
本文简要概述了清代学者周永年的藏书活动、藏书思想以及为建立一所公共图书馆而进行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9.
"儒藏说"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儒藏说”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周永年《儒藏说》为基础,分析和评价了“儒藏说”的源流、内容、背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王绍曾先生《十八世纪我国目录学家周永年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山东图书馆季刊》1981年第2期)一文的补记。  相似文献   

11.
雷树德  刘芳 《图书馆》2005,(1):108-111
文章介绍了周永年的生平事业及《先正读书诀》的编撰宗旨,评析了《先正读书诀》十个方面的读书方法,即:主静,诵读,为学次第,精熟,有恒,提要钩玄,不可尽为科举时文,专门学问阅读,切实体察和经世致用等。  相似文献   

12.
一、周永年生平 周永年(1730-1791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清中叶著名学者,私人藏书家.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山东历城人,其先本为浙江余姚人,自高祖辈始迁之山东历城.  相似文献   

13.
一、借书园及《借书园藏书目》 借书园又名“藉书园”,藉,就是借。周永年一生都与书籍打交道,所购所藏的图书达到10万卷,可以说是山东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大家。他作《儒藏说》,倡言纂修《儒藏》,希望古人的著述能世代相传,永不散失,也希望天下的读书人不再为借书难所困扰。他不仅首先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于是约曲阜的《说文解字》大家桂馥—起买田建“借书园”。他们把自己的藏书,放在借书园,就像今天的公共图书馆,读书人可以在此读书、借书和抄书。周永年的举动让世代读书人感念不已。因此,著名目录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绍曾先生认为借书园“实为18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之滥觞”。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名士周永年是著名的藏书家,终生与书为伴,他突破封建藏书陋习,建"借书园",创新和丰富儒藏学说体系,由先正而励后,不仅是图林先驱,更是后学津逮,其思想和行为闪烁的智慧光芒当为后世所敬仰.  相似文献   

15.
罗焕好 《图书馆论坛》2007,27(4):157-160
周永年倡议仿照释老建立佛藏、道藏的办法,建立儒藏,以保存儒家文献.为此,他在《儒藏说》中阐明了建立儒藏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对我国现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永年《儒藏说》及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年《儒藏说》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上重要的典籍。全面分析了《儒藏说》包含的图书馆学思想,并把它置于世界图书馆学发展的范围加以讨论,认为周氏思想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思想的萌芽,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首创之作。  相似文献   

17.
周永年一生虽然在学术上有很大的成就,文章也冠绝一时.但由于他过分自谦,所以著书不多.<清史稿>称他"博学贯通,为时推许".桂馥<周先生传>说他"自谓文拙,不存稿,殁后无传焉."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献书人丛考》前言郑伟章清高宗乾隆年间,朝廷集中了天下名士纪购、戴震、法式善、朱掏、翁方纲、程晋芳、周永年、邵晋涵等360人,前后花了20年左右的工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直接产物是《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的学术思想既钉它的根基,更有它的发展,发展是给根基注入新的生命力。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如没有新的学术思想的产生,这个民族这个时代会缺少一种思想活力,一种凝聚力,缺少一种振奋民族精神的内核。而一个民族学术思想的发展,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人承传、宏扬、出新;每个时代都心该总结出时代精神的代表作,提炼出时代学术思想的精华,培养出时代学术思想的代言人。一个没有英雄的  相似文献   

20.
周永年一生虽然存学术上有很大的成就,文章也冠绝一时,但由于他过分自谦,所以著书不多。《清史稿》称他“博学贯通,为时推许”。桂馥《周先生传》说他“自渭文拙,不存稿,殁后无传焉。”这非常可惜,假如当时桂馥等人能够为他及时览集,他的文稿未必不能传世。现在可以稽考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