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话题由来已久。虽然不少专家和老师作了不懈的努力,可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节符合课标要求、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应力求做到:教学目标的落实紧扣课标,教学内容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过程的设计朴实而又扎实,教师课堂角色体现出组织者和点拨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程闻 《学子》2012,(12):32-33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听了我校朱晓平教师上的5B"At the weekends"第一课时的高年级"对话教学"的常态课,感慨万千,收益颇多。朱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节扎实、清新、自然、朴实的高年级的英语常态课。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教学中的闪光点无数。下面我就具体的教学片段,阐述听课的主...  相似文献   

3.
常态化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日常教学的状态,也是教师经过仔细研读教材、教参,细心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而开展的教学,是一种非常真实、朴实而又扎实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各样的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和展示课此起彼伏,许多教师在公开  相似文献   

4.
听罢由潘文彬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课,我的头脑中不由自主地蹦出"朴实"、"扎实"、"灵动"、"富有实效"等词语来。 识字写字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扎扎实实练好这项"童子功",是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基础。  相似文献   

5.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一直以"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如陈年佳酿时间愈久愈觉得醇香,视野越开阔就越感觉到于老师的课大气、厚实。现从于老师近日到砀山师范附小执教的《"番茄太阳"》一课中采撷几个片段,感受他如何围绕语言训练这个中心展开教学,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并从中领略大师独特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6.
常态化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日常教学的状态,也是教师经过仔细研读教材、教参,细心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而开展的教学,是一种非常真实、朴实而又扎实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各样的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和展示课此起彼伏,许多教师在公开课的听课、评课中扩大了视野,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我们需要对"生成"倍加珍爱,课堂也常因"生成"而获得精彩。作为一线教学的老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让朴实的课堂激情飞扬。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解读教材要"扎实";教学设计要"扎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扎实";合作探究要"扎实";练习设计要"扎实";课堂总结要"扎实"。  相似文献   

9.
教会学生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的传统习作教学,让教师畏难。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作文的"精批细改"。疲惫之余,又有多少精力去准备习作课的精彩?学生惧怕作文课的枯燥无味,更难说做到"情动而辞发"了。  相似文献   

10.
王艳 《教育文汇》2009,(4):43-43
近日,我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推敲》一课,贾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无穷,令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姚海燕 《辽宁教育》2014,(12):87-8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写字"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是过去历次大纲、课标所没有过的。这充分说明了修订版课标更加重视写字教学。怎样才能达到课标提出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写字教学需要循"格"而行,在模仿中入格,在运用中合格,在融通中出格。循"格"而行,方为正道。一、入格:一招一式的模仿"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是第一学段的"独特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家常课",是没有经过过多多媒体的修饰,是在自然常态下执教的课,没有听课者,真实是其本色,朴实是特征,扎实是目标,丰实是境界。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以精心预设"教与学整合设计",夯实"家常课"为前提,力求加大课容量、突破"家常课"教学重难点为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创造的数学生活情境,打造以"真实、朴实、扎实、丰实"为基本特征的高效家常课堂。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每天都是在教学的行走之中,日日走过的课堂应该是也只能是"常态课",而不是表演课,不是展示课。常态课是朴实的,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当然同时还必须较为扎实。如果教学手段或媒体依然回归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但是,提高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习作教学。"课标"又指明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说话、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的事情。"那么,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应当从什么地方着手呢?下面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雏见。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会儿多媒体图片展示,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组织表演,一会儿音乐响起……看似包罗万象,唯美至极,似乎唯有如此才符合"课标",才显示"动态",方催发"生成"……可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又能收获多少呢?他们的语感得到培养了吗?思维得到发展了吗?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了吗?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了吗?……在新课改的热潮中,我们语文教师真的应该沉下心来思考: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有的放矢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可是结果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于是,有人提出要给语文"瘦身""减肥"……那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呢?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求得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这需要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实"字当头。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是富有诗意的,然而很多教师却让语文失去了生命的光泽,过分追求教学的预设,而忽略了其教学的生成。而这恰恰是课标的大敌,毕竟新课标主张"自主、合作、探究",这必须有教学生成;如果教师过分控制,就会让所谓的课堂合作流于形式,最终只会让语文仅仅剩下"热闹"。因而,要真正体现课标的思维,让课标真正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注重生成,关注生成,让课堂的生成成为语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在教书匠和教学艺术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具有教学的创造性了。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以其朴实而又新颖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让学生去发现课文和生活中的“五角星”。这一堂课力求训练扎实,生动活泼、富有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在洗尽了铅华后,应该回归本色,应该回归原生态。原生态,说法出自于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原生态唱法给人以朴实自然,毫无雕口做作之感。原生态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实事求是的轨道上。崔峦先生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口号赋予了原生态的语文课堂教学简单而深邃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在教书匠和教学艺术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具有教学的创造性了。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以其朴实而又新颖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让学生去发现课文和生活中的"五角星"。这一堂课力求训练扎实,生动活泼、富有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