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明 《视听界》2006,(6):34-37
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在晚间黄金时段19点30分播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变形计》。第一季《网变》讲述了一个繁华都市的网瘾少年和一个贫困乡村的农家少年互换7天的故事。节目一播出就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收视率在同时段卫视位居前列。随后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推出了3期节目《高三师生母女互换》、《老孔变形计》、《走,走,走》。节目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有关此节目的报道和评论铺天盖地。《变形计》是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 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2.
郑坚 《新闻界》2006,(6):38-39,43
2006年9月开始,湖南卫视在黄金档推出《变形计》,这是湖南卫视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其思路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采取全程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的形式。《网瘾少年》为《变形计》第一季节目(以下简称《网变》),置换身份的两个对象是城市里生活富足的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农村家境贫困的少年高占喜,穷孩子和富孩子被人为扔进截然不同对比强烈的另一种生活,7天之后重新回家。湖南卫视《变形计》节目的这一操作模式,引来毁誉参半的评论。  相似文献   

3.
2006年,湖南卫视在继《超级女声》之后重点研发了一档生活类节目——《变形计》,这档节目融入了“纪录片+真人秀”的模式,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闻题,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参与节目的双方在7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每天24小时跟拍,最后经过粗加工剪辑后原生态播出。节目播出后,便赢得了多方好评,收视率也夺取全国上星电视同时段前几名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张收鹏 《今传媒》2008,(2):69-70
湖南卫视的"变形计"节目以时下社会热点为题,秉承"换位思考"的理念,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并发现问题,以双方的角色互换为节目内容,让你学会寻找新的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场上重新审视自我.  相似文献   

5.
李泓荔,金牌栏目制作人,资深文化节目策划人。现任北京快乐京林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湖南卫视北京节目中心主任,湖南卫视在播节目《零点锋云》、《电影锋云》、《锋尚之王》栏目制片人。历任时政记者,论坛主笔,湖南卫视大型原创真人秀《变形计》创始人,日播资讯节目《播报多看点》制片人,原创文化节目《城市语文》、《象形城市》制片人,从业15年来主导并参与大型论坛,直播节会,晚会节目策划和制作,以创新力卓异著称。《象形城市》、《零点锋云》等曾入围2003、2008年《新周刊》电视榜,原创真人秀节目《变形计》拿下2007年亚洲电视节“最佳真实节目奖”。《电影锋云》2009年5月开始在湖南卫视每周四晚12点播出,时长25分钟,以“对中国电影说真话”而与同类电视影评节目区分开来,成为节目的标识。  相似文献   

6.
2006年,湖南卫视生活类真人秀节目《变形计》开播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议。本文以《变形计》的几期节目为例,对其形式、内容、特点予以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期待其能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闻世界》2008,(7):118-118
《电视变形计——外国经典节目的中国化改造》选取了十年来国内热播的《幸运52》、《超级女声》、《赢在中国》、《变形计》等十个电视节目,并遴选出在节目样态上与之对应或相似的十个境外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8.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一档剑指高端的品牌栏目,号称"新生态纪录片",采用纪录片与真人秀相结合的模式,以当下社会热点为题,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  相似文献   

9.
2006年,湖南卫视在继<超级女声>之后重点研发了一档生活类节目--<变形计>,这档节目融入了"纪录片 真人秀"的模式,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参与节目的双方在7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每天24小时跟拍,最后经过粗加工剪辑后原生态播出.节目播出后,便赢得了多方好评,收视率也夺取全国上星电视同时段前几名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于钦彦 《中国广播》2004,(7):16-18,15
2003年9月,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按照局党组提出的“三大任务”,积极打造广播名牌节目,成立了《田园晚风》、《林雨一刻钟》、《小凤直播室》、《法眼看社会》、《理财博士》、《阳光快车》、《老鲁一家亲》、《每天爱你多一点》等八个名牌节目工作室。创建名牌节目工作室九个月来整体运行是好的,思路是对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06,(10):46-46
历经一段时间的精心策划和紧张筹备,湖南卫视重点研发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日前已精彩亮相。这档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的创新节目,针对当今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事人物,安排他们进行角色互换体验不同人生,为时一周。  相似文献   

12.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女”后重点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这个号称“接棒《超级女声》”的栏目似乎要为湖南卫视正名湖南电视人并不只是做娱乐很在行.而且做理性节目.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也很在行.借此摘下湖南卫视“娱乐至上”、“娱乐至尊”的帽子.节目一推出.在网络上反响热烈,叫好声与质疑声接踵而来,而节目最新收视率目前已排在全国同时段同类节目第七名。  相似文献   

13.
上海电视新闻中心2006年精心策划推出中国大陆第一档互动式电视新闻辩论节目。该节目的自我定位是:力图通过辩论形式,展开对新闻话题、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乃至公共事务的讨论,让事实在辩论中变得更加清晰,让观点在辩论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节目的自我宣传是:你不能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看法。《撞击》,让你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已经开始对各类娱乐电视选秀节目产生巨大的视觉疲劳和逆反心理的时候,一向敢为人先的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这档号称“新生态纪录片”的栏目运用纪录片 真人秀的创新模式,播出采用现今较为流行的“季播”方式。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个性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进行不同的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该栏目获得《新周刊》2006年中国电视节目榜评选的年度节目创意奖。  相似文献   

15.
薛颖 《新闻记者》2006,(12):53-53
一直以来,我很喜欢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共同关注》节目。但是,2006年9月11日播出的这期节目,却让笔者对《共同关注》节目产生了些许怀疑。这期节目播的是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的心愿,事情是这样的:十几年前,一个叫方芳的女人失去了丈夫.因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女儿托付给了年事已高的婆婆。没想到,婆婆在方芳打工未归的情况下,就将孩子送了人。从此,方芳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女儿。方芳在寻找女儿未果的情况下,怀着对女儿的思念另嫁他人。  相似文献   

16.
电视     
《视听界》2006,(5):103-104
CCTV-2改版拓展中国商务地带;延边卫视开播推出汉、朝双语节目;网友发帖:央视应改为中视;易中天“触电”前后版税两重天;湖南台开播《变形计》 热点人物互换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7.
罗皎洋 《东南传播》2014,(8):105-107
2006年横空出世的《变形计》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文化品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给当时娱乐盛行的中国电视荧屏注入了一股清泉,获得了业界内外的一致好评。《变形计》在节目创意和价值观念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对底层大众与城市民众的人性关怀为出发点,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将国外的电视节目形态成功移植到了中国电视荧屏上。  相似文献   

18.
7月19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召开《欢乐倾城》节目座谈会。有关领导、专家和听众代表及《欢乐倾城》节目全体编播人员20余人参加会议。 《欢乐倾城》节目是一档娱乐、益智、竞猜类广播节目。自2006年3月14日开播至今一贯秉承健康、积极、向上的节目宗旨。节目风格“时尚、流行、年轻、快乐”,节目单月的短信总量达到了29100条,单日的最高短信量达到了1410条。《欢乐倾城》节目以新疆的节目形式,独到的互动形式,收听率节节攀升,影响不断扩大,创造了很多广播业界的“亮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王泉 《声屏世界》2005,(10):34-35
2005年7月1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对运行了3年多的《快乐晚餐》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除了节目名称不变,从内容到形式彻头彻尾脱胎换骨。在创优的成绩单上,这个节目曾经成绩骄人,开办一年多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0余个。这样的一个节目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力度的改版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市场。我们希望这个节目不仅要在创优的竞争中叫好.而且还要在创收的舞台上叫座。改版后的《快乐晚餐》简化栏目,明确细分收听人群.锁定常在外吃饭人群和移动人群,《帮你选饭店》《味道情报站》两个栏目为他们提供迅捷有效的餐饮信息服务;在运行上则将医疗节目的坐堂模式嫁接到节目中.同时强调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亲和力,使坐堂热线这个广播样态一扫颓势.令人耳目一新。笔者参与了《快乐晚餐》节目从创立到改版的全过程.以下是改版前后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的大型纪录形态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版权和模式收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是湖南卫视继《变形计》之后又一档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并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和《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联合操刀打造。这档名人代际沟通纪实节目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真人秀。节目为季播,第一季共12期,由林志颖父子、田亮父女、郭涛父子、王岳伦父女、张亮父子联手担任嘉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