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浅议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到现在,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节目样式。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面对面》、《人物》、《大家》、《名人面对面》,上海卫  相似文献   

2.
我们《陕柴报》创刊迄今,曾发表了许多人物通讯。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编釆人员和通讯员把笔触伸向身边的先进人物,把焦点对准时代精神这个闪光点,写出了大量质量较高的人物通讯。我自己就曾在编辑之余,釆写了50多篇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我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一篇人物通讯要抓住读者,从写作上得把握好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几个环节。人物通讯,标题是点睛之笔。我们《陕柴报》发表的人物通讯,标题比较有特色,象《且看‘哥儿们’重抖擞》、《划线行当无名草》、《‘大胡子’轶事》、《劳模行列新面孔》、《放飞小天鹅的  相似文献   

3.
李楠 《今传媒》2013,(1):80-81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出现了诸多的人物,人物的行动必然会受到其心理变化的影响,而人物又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精神分析中本我、自我、超我为理论依据,通过对《金陵十三钗》中不同人物或人物群的心理变化的分析,阐述《金陵十三钗》的叙事动力。  相似文献   

4.
怎样运用人物语言?这是写好通讯、特写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原《人民日报》记者、曾被丁玲誉为“非常会写文章的作家”白夜同志,在人物语言的运用上颇有点艺术路数,其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握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的同一性,以强化人物语言的表达效果。运用人物语言要切合人物身份、年龄层次、职业特点、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这些在白夜的通讯、特写中,在他的1981~1986年陆续出版的《剪影》、《侧影》、《留影》、《掠影》四个散文特写集以及长篇报告文学《天桥》中,都有好多典型事例、毋须繁琐赘述。值得提及的是,他运用人物语言,不仅在人物语言本身上下功夫,而且还在人物语言之外的叙述语言上花力气,这是颇有独到眼光的,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部以中等文化的读者为主要对象的《人物》丛刊,将由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编辑《人物》丛刊是为政治读物开辟一种新途径的尝试。《人物》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介绍人物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激励读者的民族自豪感,振奋革命精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奋发图强,献身四化。同时,为青年读者增长知识,提高文化服务。《人物》丛刊将有“人物和事件”、“人物传记”、“人物短论”、“怀念与  相似文献   

6.
王擎  陈峦明 《当代传播》2012,(5):100-102
近年来,中外媒体对于财经人物的关注与报道很吸引读者。如何做出有特色的财经人物报道,学界业界都投入了很多观察与思考。本文选取《第一财经周刊》、《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等5家中外财经期刊关于乔布斯去世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探讨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改版后《人物》杂志在版面呈现方面的变化、风格等,总结出《人物》杂志在图片编辑、版式设计方面的特征。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人物》杂志在设计上较为符合其产品定位和品牌形象,但同时也存在缺乏变化、低于工业标准的问题,并提出《人物》杂志需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向工业标准靠拢,以实现杂志运营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体例》关于“人物设条”的条款规定:“重要人物,特别是近代、现代人物生卒日期可考的,力求精确到年、月、日。”这个规定是必要的。纵观世界上重要的辞书,对上书人物的生卒日期都是“力求精确”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科学家生平词典》等,都尽可能精确地写明列条人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璀璨的历史造就了无数英雄人物,而无数英雄人物,又使这座伟大的城市平添了辉煌和自豪。一、《北京人物志》的基本情况介绍北京市政府规划的《北京人物志》(以下简称《人物志》)经过十几年的编纂,业已完成。全志分为人物传略、人物表、人名录(革命烈士名录)三部分,收录人物约15460人。人物传略900余人,列表人物470余人,名录人物14130人。  相似文献   

10.
杜友君 《出版广角》2016,(19):88-89
《媒介叙事》以《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的国际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广泛联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背景,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内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为改进对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阳清 《图书与情报》2007,(3):122-125
《论语》是以语录为主要形式的哲理性散文,故而全书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文本的语言特质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论语》语录形式的差异性,直接决定其记载、描写人物之文学价值和艺术功能的高低。《论语》所采用的人物独白、人物品评、人物交流、客观叙述等多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亦通过不同的语录形式来付诸实现。总而言之,语录与人物的和谐统一,共同造就了《论语》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施清 《青年记者》2007,(24):103
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人物》、《艺术人生》、《乡约》、《大家》、《走遍中国》等均以不同的人物来源、人物概念、人物设计元素,以全面、综合、深入、立体、全景式的体验风格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以人说服人、以人打动人、以人感染人,使观众获得了最珍贵的电视艺术解读,享受到心与心交锋所蕴涵的生命价值,情与情碰撞所带出的生活玄机。  相似文献   

13.
信息港     
■石家庄市制定《石家庄市著名人物档案管理办法》《石家庄市著名人物档案管理办法》已经石家庄市政府印发全市执行。本办法着眼于保护著名人物的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其档案对各项建设事业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促进作用 ,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河北省档案接收和收集管理办法》制定的。对于著名人物及其档案的概念、范围 ,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 ,权益与责任、奖惩等做出了规定 ,是著名人物档案工作的依据。 (崔忱立 )■桃城区档案局认真开展文明生态村档案工作为了确保文明生态村档案的系统完…  相似文献   

14.
《南方人物周刊》对平凡人物的报道有其特点:多维平等的选题标准、独特的新闻观点、情节细节化与蒙太奇式叙事特点、善于挖掘人物的个体价值。《南方人物周刊》对平凡人物报道的探索,为新闻媒体的人物报道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红军 《新闻爱好者》2011,(20):157-158
2011年4月15日,《大河报》以5个版的篇幅强势推出科技人物报道《中国矮败小麦之父》。随后,河南日报在头版进行转载,河南电视台根据《大河报》的报道做了一期专题。写人物,以这样的规模去做,尤其是被《河南日报》转载,在《大河报》还是首次。而这样的人物写作,也具有开创意义。稿子刊发后,好评如潮,许多读者致电本报,称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这说明,《大河报》这样的人物报道形式得到了社会  相似文献   

16.
陈栋 《今传媒》2007,(11):4-5
范以锦,196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系,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曾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现任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曾被《传媒》《今传媒》《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中国传媒年度人物""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最具创新成就传媒人物""最具赞许人物"等称号.  相似文献   

17.
秦王统天下     
《全国新书目》2022,(3):45-47
<正>本系列共10册,分别是《我可以改变世界》《细节观察我在行》《心灵手巧成大器》《小才华,大梦想》《勇敢让我更强大》《拥有智慧的魅力》《足智多谋办法多》《做个聪明的孩子》《懂音乐,好修养》《好女孩,好气质》。本套系以人物为核心,以人物品格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帝王、文官、武将、才子、才女、谋士、能工巧匠等人的200多个精彩故事,用不一样的历史阅读视角和鲜活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让孩子轻松、愉悦地收获历史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现场人物特写是新闻摄影中讴歌英雄模范人物最得力的表现形式。优秀的现场人物特写照片,对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鼓舞、激励作用。今年伊始,《河南日报》在一版开辟了《看今朝》人物专栏,全国新闻摄影学会也开展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新闻人物摄影大赛,这将推进全国和我省现场人物特写摄影技艺的提高。现场人物特写的拍摄,要求作者仔细观察现场、研究现场,准确地把握现场环境,恰到  相似文献   

19.
陈卓琼 《青年记者》2017,(12):59-60
1995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创办“冰点”栏目,其人物报道从这时开始在特稿版以一整版的形式出现,成为《中国青年报》“站在社会进步潮头”的代表,第一篇人物特稿《北京最后的粪桶》就出现在这个时期.2004年6月,“冰点”改为《冰点》周刊,扩大到四个版面,分别是《冰点·特稿》《冰点·文化》《冰点·探索(科学)》《冰点·人物》.如今《中国青年报》的人物通讯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个是每周三报纸第10版的《冰点·人物》专版,在该版的头版位置写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文章字数大多为2000~3500字.  相似文献   

20.
提出“情感谈话”的概念,是为了与话题类、人物类谈话节目更好地区分开来。话题类有如《实话实说》、《锵锵三人行》,人物类有如《对话》、《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当然,话题类、人物类谈话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包含情感元素.但“情感谈话”的诉求更明确、更直接.那就是以情谋篇、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