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废名以其佛缘禅趣知名于现代文坛。然而,深入考察他一生的生活和创作后不难发现,废名的思想其实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过程。废名早期的思想相对简单,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较为明显,既积极投身社会、热心社会改革.也怀恋小国寡民中的古朴生活。他早期的思想中透露了后来思想转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1937~1946年期间,废名为躲避战乱,在家乡黄梅生活了10年。伴随新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废名同时走过了一条丰富而曲折的心路历程。避难生活开始近两年时间,废名生活在自己的大家族里,他的思想里依旧保持着现代大都市知识分子的观念,不过家族生活体验为他后来认同家族主义奠定了感情基础。随着进一步接触社会现实,他认识到中国社会是一个家族中心的社会,并对此持同情态度;随着深入了解民生实际,他对中国民众的生存诉求有了深切的感受,并因之反省自己以前思想观念的局限,因而从一己世界里走了出来。后来,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其产生的局限,使废名又渐渐回到偏重内在生活的心灵轨道。  相似文献   

3.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坛中,一位颇具特色的京派作家,一个有着很高艺术造诣和审美旨趣的独特的小说家。他充满个性的创作手法,对二十世纪许多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借助于废名早期的代表作《竹林的故事》,从独特的叙事手法、禅宗思想的渗透、田园牧歌式的描绘三个方面来分析他早期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是一个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作家,他的艺术视野、审美思想、题材和风格都迥异于其他作家。废名的艺术领域较为广阔,有诗、小说、散文和诗歌理论等,而以小说创作成就最为突出。他的小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城市知识分子为题材,另一类则表现乡村恬静生活、平凡人事;其中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田园小说最能体现他的艺术个性和  相似文献   

5.
废名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人们对他作品的解读也越来越丰富,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独领风骚,是和他本人和作品中所渗透的禅宗思想分不开的。本文以废名《竹林的故事》为例来阐述废名小说的禅意之境。  相似文献   

6.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废名     
废名和鲁迅从开始交往到逐渐疏远、交恶,二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废名是在鲁迅的影响下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但由于两人不同的审美趋向,一开始就表现出迥异相反的艺术追求.鲁迅和废名都受到了中外文化的影响,对之都有着吸纳和借鉴.但鲁迅一直不断地吸收、批判,最终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文艺家,而废名,由于对儒释道以及西方文化的欣赏性的接受,固执而寂寞地沉醉于自己建构的诗化境界.鲁迅既肯定了废名独有的艺术风格,也鄙夷他只剩下自己的固步自封,而废名把自己与鲁迅的文学主张对立起来,对鲁迅高尚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贬低与排斥.废名晚年主动努力从事鲁迅研究,表现了他主动契合的思想巨变.  相似文献   

9.
废名前期小说中的乡土主人公基本上都具有"知识分子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废名的小说是针对和自己一样质素的读者——中国知识分子写的;其次与废名文学是"诗人自己表现"的观念有关:最后与他对人物思想精神因素的独特看重深切关联。作为精英文化视阈中的废名,以一种奇特的纯"主体意识"去打量、看待和审视中国乡土社会,在设置人物时从预想中的遥远的角度来勾勒,以美和浪漫的眼光去观照,早已格式化地融合着城市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世人眼中狂妄自负的废名性格中有其自卑躁郁的一面。废名早期的文章中或多或少都流露出自卑、敏感、情绪不稳定、自我怀疑、有较强烈的被歧视感、悲观厌世、寂寞、背负一定的道德压力等心理特征,其中"自卑感"是废名个性心理构成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废名的自卑心理投射到其性格主要表现为内向、敏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急躁,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容易懈怠以及他所独有的狷狂和自负等。废名内在的这种自卑感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的人生选择与创作呈现。  相似文献   

11.
废名将《诗经》定性为“古代的人民文艺”,他以文学为立足点,特别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一方面把诗看成是对生活的写实,另一方面又证之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讲解诗歌,既参考前代注家成果,又抱着批判继承的态度,通过辨析,取精用弘,多有自己的独得之见。  相似文献   

12.
废名善于在小说和诗歌中使用意象,并在意象的理解和使用上有着很鲜明的特色。文章从中西意象的历史渊源出发,通过比较揭示了废名文学作品中意象的独特性。对废名常用的意象桥、镜、灯、花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废名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废名回到家乡黄梅躲避战乱,这期间,他受聘为黄梅县第二小学教员,做了半年的小学国语教员。他见证了“计划教育”背景下黄梅县的教育历史,并在“二小”进行了一场围绕“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教学改革。废名的教学改革思想实质上同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丰富的联系,为黄梅教育吹进了新气息。  相似文献   

14.
《桥》是废名为抗拒生存焦虑,以审美精神为底蕴营造的一个话语乌托邦。其精神资源来源于传统化,但是它又内含折解自身的因素,即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乌托邦最终崩溃给废名带来新的焦虑。  相似文献   

15.
王统照、郁达夫和废名同为20世纪上半叶以诗化手法表达对个体生命的感伤体验的小说家,但他们各有其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王统照专注于对死的思考,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感伤;郁达夫着力表现个人生的意志(包括性的欲望)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属境遇感伤;废名的小说别逐步实现了对于感伤的超越,中后期的作品侧重发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乐趣。正是创作方法上这些与众不同的个性,使他们具有了无可取代的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废名的佛学著作《阿赖耶识论》,长期以来或被认为“已亡佚”或被视作“有字天书”鲜有学者问津,这便使得废名这位以佛学思想为背景的作家始终未能获得全面深入的解读与评价。从《阿赖耶识论》所提示的思想理路来看,废名所信并非其家乡所传之禅宗,得大乘佛教空宗有宗之精要,得唯识学之精义,悟得阿赖耶识之真谛,才是废名佛学思想的基本理路,而这一思想脉络又是在与唯科学主义和新唯识论的论辩中渐次清晰的。  相似文献   

17.
父难的打击、宦海浮沉和生离死别,使王世贞由肉血燥热的青年一变而为沉郁悲愤之人,再变而为依委随顺的老者.伴随生命历程的转变,作为其精神支柱之一的庄子在其思想界域中也发生着变化.其早年着重于对《庄子》批判性社会哲学的吸纳,晚年则偏好于《庄子》的精神超越哲学.在文学上,王世贞早期多有基于现实的批判性创作,晚年则着意突显对性灵文学的趣好.而其生命中的两座重要园林:离簧园和奔山园,见证了这种转变,承负了王世贞的精神寄托,并涵育了王世贞晚年的平和之美和性灵之美.庄子、园林、王世贞的文学创作这三个异质体,伴随王世贞的生命转变做出呼应,共同成就了一个鲜活的王世贞.  相似文献   

18.
阅读王小波的作品,会引起人们的思索。自由之生活、自由之思想、自由之文学是本篇对王小波的概括。自由之生活,王小波放弃优厚待遇显赫的名声而做一名自由撰稿人,足以证明他的"特立独行";自由之思想,王小波在他的作品里营造了"三有"自由思想体系;自由之文学,王小波作文的自由,即他的作品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如反讽、夸张、黑色幽默、逻辑悖论等文学技巧,显示了其独特的语言,形成王小波的风格。王小波是自由的,自由的选择生活,选择写小说这条路;但自由的同时又为自由付出了代价。这便是自由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远藤周作对于宗教的理解很复杂。虽然从小就接受了洗礼,并经常与家人一起参加教会活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远藤周作本人并不十分确信主耶稣的存在。因此在他的早期小说《沉默》中,我们会看到主人公洛特里哥神甫对于主耶稣存在本身的质疑,以及对于主耶稣人格的怀疑:主耶稣明知犹大要出卖自己但却不加以制止,牺牲犹大借以成就自己荣耀的人生。而到了后期,远藤不再为主耶稣是否存在而感到困惑,他的宗教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因此在他的后期小说《深河》中,远藤借小说主人公大津之口,非常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神的理解:“神拥有多种面孔。”从早期的《沉默》到后期的《深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远藤多元化宗教思想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以生态美学的视角审视《菱荡》,可以发现废名的创作与生态美学的诸多核心原则深相契合。他构筑的“菱荡”世界,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的生命景象,使“菱荡”超越了平常地域的概念,成为一种生命和精神存在的意义,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意生存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