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郁贤皓先生编著的《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将当时能够见到的关于唐代刺史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的考订与排比,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墓志资料。此后,随着唐墓志的不断出土,郁先生及其他学者根据新发现墓志资料及时地对《全编》进行了补订。笔者近年来在研究洛阳出土石刻文献的同时,也注意搜集新出土唐墓志文献中有关刺史的资料,在利用洛阳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2.
《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是郁贤皓先生积十多年之努力编制的一部高质量的唐代文史工具书,为唐代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自其成书以来,由于各地唐墓志的不断出土,郁先生及一些学者就根据新发现墓志资料对《全编》进行了补订。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致力于收集洛阳地方墓志的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收藏历代墓志达数百方,并出版了研究著作《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这其中多数为唐墓志,而这些新出土唐墓志志主及其父祖不少曾担任过州刺史,这为我们进一步补充唐代刺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同时还能够订正《全编》由于资料不足出现的瑕疵。在此,笔者按照郁先生原书凡例与编次,将已经刊布在《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和馆藏尚未刊布的唐墓志(前加※)中的刺史资料进行整理,排列如下,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近年新刊唐代墓志中搜罗有关唐代刺史的资料,同时结合传世史籍,进行排比、梳理、考证,对《唐代刺史考全编》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4.
郁贤皓先生继推出鸿篇巨制——二百二十余万言的《唐刺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之后,经过十年的修茸打磨,三百零二万字的《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5.
郁贤皓先生在《唐刺史考》的基础上,经过十余载的仔细搜罗和精密考订,撰成三百余万字的大著《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使治唐代文学和唐史者从中获益颇多,故而傅璇琮先生称其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大型唐代文史工具书"。几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6.
以洛阳近年流散唐代墓志为主,对其中涉及的唐代九卿资料加以整理,所见多可增补《唐九卿考》一书,故依原书体例与编次,对《唐九卿考》及后续相关研究略加辑补.  相似文献   

7.
《隋书》记载韦协曾任秦州刺史,新刊布的《韦协墓志》则作"泰州"。结合《韦协墓志》《旧唐书》《薛氏墓志》等资料来看,隋代确实设置有泰州,《隋书》韦协传的记载有误。隋代泰州可能设立于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罢废于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下辖有蒲坂县;它的设立、罢废与周边州县一样,是当时政区统一调整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修订本《旧五代史》卷九十七《杨光远传》记载杨光远在明宗朝历妫、瀛、易、冀四州刺史。通过多种史料佐证,杨光远在明宗朝就任刺史的时间顺序当为妫、瀛、冀、易,《旧五代史》记载有误。  相似文献   

9.
崔仁纵墓志,全称《唐故豫州淮阳县丞崔府君及夫人裴氏后夫人夏侯氏三棺墓志序铭》,刊刻于武周大足元年(701)。墓志石灰石质,圆首碑形,高90厘米,宽68.5厘米,厚10厘米。志文楷书,共31行,满行37字。志石左侧面刻有款署"嗣子棣州刺史思暕撰序,青州录事参军张希元制铭"21字(见图)。志文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高门士族——清河青州房崔氏家族历史,具有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0.
唐代墓志是文史研究者长期以来极为重视的重要文献。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收录了唐代墓志四千多方,并加以整理标点,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汇编》在张钫《千唐志斋藏志》、李根源《曲石精庐藏唐墓志》、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等著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收集的墓志拓片加以补充修订,并补入了建国以后公开发表的新出土墓志以及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的藏品,尽可能完整地收录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全部墓志,堪称唐代墓志的集大成之作。《汇编》体例大致是按照志主落葬日期先后为序进行排列,以年号为界各自编号,书后又编姓名索引,颇便查检,是唐代文史研究者必备之书。笔者在研究唐代文学  相似文献   

11.
近日得见唐代皇室成员墓志一方,志主李元亨为唐高祖李渊第八子。李元亨生平事迹在两《唐书》、《唐会要》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其墓志的出土在补正传世史料记载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千唐志斋藏志》和《唐代墓志汇编》等出版物相继面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家族历史档案。同时,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又陆续有古代墓志的出土,其中有一部分系唐代河东裴氏家族墓志。这些墓志为我们研究这个显赫一时的家族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对于传世的历史文献,河东裴氏墓志既可弥补其不足,又可以对之起到印证和订正讹误的作用。一、澄清了河东裴氏的族源关于河东裴氏的族源,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裴氏世系表的小序中追溯说:  相似文献   

13.
近日于《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中读到两方僧志,一方编号为贞元111,另一方编号为会昌034,前者志题署为《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并序》,后者署为《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其中贞元111号墓志系据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补遗》迻录,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67、陆心源《唐文续拾》卷4亦收。会昌034号墓志乃据周绍良先生自藏拓本录文,此志拓本除周绍良先生所藏外,似未见诸其他著录。杨叶撰、刘钧书之《唐故  相似文献   

14.
首届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发奖大会于1988年10月28日在成都召开。共有175种图书获奖,其中一等奖有《剑南诗专稿校注》、《全宋文》、《走向世界丛书》、《唐刺史考》、《全清散曲》、《兵书集成》、《唐宋词通论》、《道藏》、《光绪顺天府圪》、《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等31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隋代墓志铭汇考》一书漏收、或收录不全、或重复著录、或年代标注错误的墓志作辑佚补充和辨正,辑录文献的出版物时间限定在2006年以前,与《隋代墓志铭汇考》所征引文献的时段大体相同。文章辑录出《隋代墓志铭汇考》失收图版或录文的墓志11方,图版和录文均失收者如《田景申砖志》《董康生妻砖志》;图版失收者如《裴子休墓志》《菀德赞妻杜法生砖志》等;录文失收墓志如《石辅益砖志》《陈暄墓志》等;图版收录不全墓志3方,如《赵龄墓志盖》《高六奇墓志盖》等;"存目"类失收墓志12,如《宋盛墓志》《吕超墓志》等;重复著录的墓志4方,如《郭云砖志》《王德墓志》等;朝代归属错误的墓志1方,即《□安宁墓志》。  相似文献   

16.
《五经文字》刻石今存西安碑林博物馆,附于"开成石经"之末,实则对石经起到注音定形的规范作用。作者张参是唐代经学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史料阙如,事迹并未彰显。这位学者的生平处于模糊的"半隐"状态,困扰后人。幸赖《张参墓志》及其亲撰夫人《郑氏墓志》的出土,全方位提供其生卒年月、家族世系、婚姻状况、履宦事迹及学术成就等内容,印证传世史书之记载。同时,也为钩沉张参与李光弼、韩滉、常衮等重臣的关系,补充大量一手材料。《墓志》内容补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中敦煌张氏信息,使得唐代学者—张参的人物形象愈加丰满,为两《唐书》增补一篇《张参传》,也为唐代经史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证线索。  相似文献   

17.
北宋徐铉撰《稽神录》卷4记载:“丁卯岁,庐州刺史刘威移镇江西,既去任而郡中大火。虞候申巡火甚急,而往往有持火夜行,捕之不获,或射之殪,就视之,乃棺材板腐木败帚之类。郡人愈恐。数月,除张宗为庐州刺史,火灾乃止。”①而《太平广记》卷373刘威条所引《稽神录》此条材料,只在个别字词上略有差异,如《稽神录》中“虞候申”,在《太平广记》里变成了“庐候吏”。此外,在《稽神录》“持火夜行”四字之后,《太平广记》的记载多出一“者”字。但二者所记庐州刺史,均为张宗。  相似文献   

18.
洛阳近年出土的唐《宋彻墓志》以及武周《田玄敏夫人李氏墓志》中均有洛阳胡坊的记载。结合《洛阳伽蓝记》等文献的记载,洛阳考古发掘出土的胡俑以及隋唐墓志对于祖先洛阳行迹的追述,可知墓志中的胡坊应该渊源于北魏时期在洛河南岸安置西域胡人的慕义里,由于大量胡人聚居于此,故有此称谓。直到唐代前期,胡坊旧称尚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胡坊村。两方墓志中胡坊的记载进一步印证了文献所记载的中古时期大量西域胡人来到洛阳的历史事实,承载了这一时期北魏洛阳城胡人汇聚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9.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近年的新出墓志涉及到他的家族世系、生平事迹、诗文内容等多方面的材料。本研究立足于新出墓志与传世文献的对照,从三个方面打开杜牧研究的学术空间:一是杜牧生平印证,重在史馆修撰与湖州刺史的经历;二是杜牧诗歌印证,重在杜牧与李甘、韦楚老、崔钧、陆洿的交往诗;三是杜牧散文印证,重在《牛僧孺墓志铭》等五篇叙事性散文。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存史料不足,致使东魏北齐刺史的任职情况一直无人问津.文章对东魏北齐比较重要的冀州刺史的系年做了大致的梳理,对研究东魏北齐地方政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