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唐著名诗人韦庄所编《又玄集》,是今存首部“唐人通选唐诗”的诗歌选本,对于“唐诗学”和“唐人选唐诗”历程影响重大。《又玄集》成书于光化三年(900),在五代时期颇受时人追捧;宋代,真本《又玄集》保存完整且流传广泛。元代,《又玄集》仅偶现于类书,元末已极罕见。明清时期,真本《又玄集》已失传,清康熙年间王士禛所编《十种唐诗选》中收录的《又玄集》当为赝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京都大学清水茂教授持赠,日本享和三年(1803)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刊之官板本《又玄集》辗转回归中土,该版本《又玄集》当属宋元刻本系统。  相似文献   

2.
《佩文韵府》106卷是康熙年间分韵编排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共收单字10252个,按其读音分别归入明清时通行的平水韵106韵部中,所收词目按最后一字归韵并注明出处,卷帙浩大,内容丰富,至今仍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佩文”为康熙的书斋号。因命名为《佩文韵府》。此书最早的版本即刊于康熙年间,在权威工具书中对其版本有这样几种表述:  相似文献   

3.
胡次焱《赘笺唐诗绝句选》一书在明正德至嘉靖年间曾有二种以上版本流传,嘉靖后失传.日本林和掾于明亡之年刊印本书并流传至今,其中陈瑀《重刊唐诗绝句赘笺序》,介绍了本书在明流传情况.明清书志多仅著录"谢注本",少著"胡笺本".阮元可能见过此书,可能碍于胡笺内容也未提及此事.本书在日本有多种刊本,书志著录多误,岛田翰考查了本书独到之价值.本书的刊刻与流传之事应为明清时中日文化交流与书籍流通的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4.
《六书统》是元初曲阜文字学家扬桓的作品.不同版本的《六书统》可以整理为“徐鹤翔补订本”、“南都监公牍纸印本”及“四库全书本”三个系统.《六书统》初刊时间应该为至大年间.而余谦补修时间则为元统至至正初.  相似文献   

5.
《虞初志》是明清时期“虞初”系列的开山之作,《虞初志》现存版本颇多,书目著述亦颇多。文章对其版本进行了梳理,并考述各版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重言重意本《春秋经传集解》在今存宋刻版本中数量最多,也最不为人所重。本文选取四种重言重意本《春秋经传集解》,包括宋潜府刘氏家塾刻本、宋龙山书院刻本及两种宋刻巾箱本,考察其附入内容的异同及相互关系;并与今存其他类型的宋刻《左传》版本相比较,考察各本经注、释文文本的异文特征、文本源流,希望对宋刻重言重意本《春秋经传集解》的文本来源及文字质量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冯梦龙(1574-1646)编撰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近数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全国至少有数十家出版社出版了“三言”,其影响更广播于一般读者。但这绝不是“三言”及冯梦龙命运的全部。虽然当“三言”于晚明天启年间先后刊行后曾被海内“奉为邺架珍玩”,并传于域外,明末清初也有过几种翻刻本,但很快就在偌大  相似文献   

8.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的合称。“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淳熙年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后,人们才相沿有了“四书”这个合称。《论语》: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言行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叙而成。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的谈论。西汉时有今文本的《鲁论》和《齐论》,及古文本的  相似文献   

9.
刘明 《图书馆杂志》2020,(4):141-147
影宋抄本《鲍氏集》的底本,经考察乃南宋孝宗年间所刻,其版本及文本特征表明出自唐写本,属于六朝旧集,纠正了四库馆臣认为鲍照集属重辑本的错误判断。齐梁时期的虞炎编本鲍照集,推断即《七录》著录的六卷本,萧子显和钟嵘均据此本而论定鲍照的文学地位。鲍照集在流传中也可能混入了他人诗作。明朱应登本应据宋本(影宋抄之底本)而刻,产生了讹误字和脱字,不宜作为底本使用。影宋抄本是校注整理鲍照集的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10.
明“后七子”领袖李攀龙(1514—1570)的作品主要集结在《沧溟集》和《白雪楼诗集》中,而《白雪楼诗集》的作品全部包含在王世贞所编订的《沧溟集》中。明清两代《沧溟集》的刊刻本众多,其中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攀龙九世孙李献方鸠工校勘、重刻的集子,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版本,此后的刊本多以之为底本。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胡适文存》收录了胡适自1911年至1935年间发表过的大部分文章,是其学术思想的精华。近年来,国内欣起一股“重新评价胡适”的热浪,迄今为止,研究胡适的文章已达2000多篇,但在胡适著作版本的研究方面,却几乎是空白。故而,本文拟就《胡适文存》的版本情况作一简略述介,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2.
数字档案馆研究是当前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统计,2000至2004年5年间“篇名”中含有“数字档案馆”字眼的研究论文共计160篇。“数字档案馆研究已无可争辩地成为档案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1〕出现了诸如《数字档案馆时代档案人员的多重角色》(《档案管理》2000年第5期)、《人才·技术·标准·制度———数字档案馆的构建与运作》(《北京档案》2002年第2期)、《基于内容管理的数字档案馆集成模型探讨》(《档案与建设》2004年第11期)等一大批有关数字档案馆及其相关技术研究的经典文章。“数字档案馆及相关技…  相似文献   

13.
经书的注本与疏文本来各自单行,至南宋前期始正式汇编刊刻,最早开版的是《周易》、《尚书》、《周礼》三经.南宋中期以降,渐次增刊《毛诗》、《礼记》、《左传》、《论语》、《孟子》等经.这些注疏汇本皆刊于越州(今绍兴)①,均半叶八行,世称“越刊八行本”.  相似文献   

14.
从宋至今,各种版本的《栾城集》均未附录苏辙的墓志铭,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076),安徽太平、石埭两县的苏氏后裔所编的六卷本《苏氏族谱》,却载有刘安世撰写的《黄门侍郎苏公墓志铭》。本文以苏辙著述,特别是他的自传《颍滨遗老传》和宋人孙汝听的《苏颖滨年表》来核对《墓志铭》的内容,列举出十八条可疑之处,证明《墓志铭》的可信度很差,这位与苏轼兄弟同朝为官的“刘安世”似乎连《栾城集》也未读过,认为《墓志铭》不可能是刘安世所作,也不可能是宋人伪托,当为不熟悉苏辙生平及宋代典章的明清人伪托。  相似文献   

15.
杨万里《诚斋集》流传甚广而又版本繁多,文本现存错舛不少,不同版本间内容也常有不同。曾枣庄、刘琳编的《全宋文》及辛更儒笺校的《杨万里集笺校》虽都对《诚斋集》有过整理和校勘,但因其卷帙浩繁,仍不免有错疑现象存在,两本书中的书信部分文本遗漏、错误现象尤为严重,文章进一步对其进行校正辨误。  相似文献   

16.
版本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著名学者)都认为只限于书册形态的“版本”。钱基博《版本通义》说:“自镂版兴,于是兼言版本。”吴则虞《版本通论》认为,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一书记其不同刻本)出,“言版本者直视为先河矣。”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  相似文献   

17.
初唐玄应《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是完整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佛典音义,其版本纷纭,不同的版本之间,文本差异很大.本文在众多版本中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高丽藏本、赵城广胜寺金藏本、宋碛砂藏本和明永乐南藏本,通过版式的差异、用字字形的差异、文本的差异、被释辞目的差异、被释经目的差异等几个方面的对比和考察,详细分析了这四个代表性版本的异同,厘清了玄应《一切经音义》版本系统的状况和源流,同时订正了前贤考证中的错误推论.  相似文献   

18.
2016年6月,拥有《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等报纸的论坛出版公司,改名为“tronc公司”.“tronc”是“TribuneOnline Content”(即“论坛报在线内容”)的缩写.这次改名受到媒体圈内外的广泛关注,看客中也不乏尖酸刻薄者. 当论坛出版公司首席数字官安妮·瓦斯凯在tronc的视频中解释新架构的内容制造机制时,当总裁兼首席信息官马尔柯姆·卡斯赛莱将tronc称为“内容制造的未来”时,人们不禁好奇其背后代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字档案馆研究是当前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统计,2000至2004年5年间“篇名”中含有“数字档案馆”字眼的研究论文共计160篇。“数字档案馆研究已无可争辩地成为档案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1〕出现了诸如《数字档案馆时代档案人员的多重角色》(《档案管理》2000年第5期)、《人才·技术·标准·制度———数字档案馆的构建与运作》(《北京档案》2002年第2期)、《基于内容管理的数字档案馆集成模型探讨》(《档案与建设》2004年第11期)等一大批有关数字档案馆及其相关技术研究的经典文章。“数字档案馆及相关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纽约时报》1923年至1999年间不同版本"风格与用语"文本出发,分析创始人奥克斯提出的"形式与精神"如何通过在体例、用语、新闻政策的嬗变和演进中得以展现,同时探讨风格与用语如何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中把握高品质新闻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