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1引言积化和差公式是一组重要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它能够简化复杂的三角表达式,减少计算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三角恒等变换的内容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等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推导出积化和差公式,但是不要求记忆[1].推导积化和差公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熟悉三角关系,熟练掌握和差角公式这一基本的三角恒等式.  相似文献   

2.
三角恒等变换一直是高考数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课本,关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合理变形,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交汇与链接,全面考查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近年由于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淡出,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三角恒等变换一直是高考数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课本,关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合理变形,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交汇与链接,全面考查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近年由于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淡出,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三角恒等变换一直是高考数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课本,关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合理变形,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交汇与链接,全面考查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近年由于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淡出,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1998年成人高考文科数学试题的第(21)题:如果 sinα cosα=1/5(0<α<π)那么 tanα的值是____。这是一道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给式求值”的填空题,解答此题时需要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和与两角差的三角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万能公式,甚至诱导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等,使用公  相似文献   

6.
施建昌 《高中生》2009,(6):46-46
利用恒等变换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恒等变换,即使对于利用了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问题,也离不开三角公式的恒等变换,特别是一些倍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降幂公式、半角公式的熟练应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1]中提出建立以和角公式为纲的三角新体系,将诱导公式调整到和角公式之后,由和角公式导出,使三角的恒等变换成为一个完善的演绎体系: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公式—和角公式——诱导公式;倍角公式;和差倍化积和积化和差这是针对传统教材而提出的。在传统教材中将诱导公式安排在和角公式之前,中间用三角函数的性质隔开,自然造成诱  相似文献   

8.
在原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都属于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基本要点之一.新课程将向量作为工具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又将三角恒等变换独立成章,意在培养推理和运算能力,新课程删减了余切、正割、余割和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以及反三角符号等内容,也删除了用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作复杂的恒等变形,避免了三角问题解决中过份的技巧性训练.2010年高考三角试题继续贯彻了新课程的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9.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等问题,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之一.通常利用三角恒等变形,通过和、差、倍、半角的三角函数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进行变换求解.但若考虑三角函数式的几何意义,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另辟蹊  相似文献   

10.
一、三角中的关键词——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诱导公式及两角和与差、倍角、半角、和差化积等内容时都要将三角函数式恒等变形;进一步学习三角方程、复数、二次曲线等内容,也要用到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在物理等学科解决问题时也经常要用到三角  相似文献   

12.
(一) “和为180°的三个角的三角函数恒等式”在教学中的地位。高中数学统编教材第一册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第四节“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中,安排了第158页的例6,并配备了162页习题八的第四题(包括四个小题),及第167页复习题三第19题(1)和第168页29题(3)等练习题,这些例题及练习题都是反映了和为180°的三个角三角函数间的恒等关系,因此均可称之谓“关于和为180°的三个角的三角函数恒等式。”这类恒等式在教材中这个地方出现的作用在于教学生也通过对它们的学习,了解和熟悉本节内容“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的应用,并且同时也相应地复习以往所学的诱导公式,加法定理,倍角、半角公式,降幂公式等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三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高中教材《代数》课本“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一章中,有不少利用“积与差的互化”三角公式求值的例题和习题。一九八七年高考中也涉及到这样的题。例如“求sin10°sin30°sin50°sin70°的值”。对于这类是同名函数(或可化为同名函数)的乘积,并且其中有两个角的和是120°的求值题,用“积与和差的互化”公式去解,计算量比较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7,(Z3)
一、三角函数的重点是"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从考试大纲的变化看"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998年4月21日,国家教育部专门调整了高中数学的部分教学内容,其中的调整意见第(7)条为;"对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的8个公式,不要求记忆."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延续了这一意见:"能运用相关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引导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面对和差化积或积化和差问题,常因记不清公式或不能灵活运用公式而举步维艰,甚至中途放弃,这是很可惜的.改进教法,我们引领学生关注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产生过程,采用均值法构建角,然后直接运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求解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问题,较好地规避了三角求值时的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些三角恒等式可以用平面几何方法证明,用于面几何法证明,自成体系,形象直观,可结合图形帮助记忆公式,其缺点是对角的范围有些限制。 本文试给出二十几个三角公式的几何证明,(以下提及之α,β,2α,α±β均为锐角) 1 证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诱导公式及两角和与差、倍角、半角、和差化积的公式,能够应用它们进行求值、化简和恒等变形。”新编数学高中第一册的第二、三章中安排了这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使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中,教材对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重新作了定位:只要求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引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  相似文献   

19.
万艳红 《考试周刊》2013,(22):73-74
<正>三角恒等变换是三角函数部分的重点内容.《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对三角公式和三角恒等变换的考查通常与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相结合,或直接化简求值.化简求值的问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相关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以三角公式(倍、半、和差、诱导等)为素材,重点考查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等.所以同学们熟练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是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关键.本文归纳了几种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仅供参考.虽然三角变换的技巧多且灵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多是通过观察角、名、形、幂之间的差异,进行差异分析,实现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底次、弦切互化等的变异求同.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试验修订版)对三角函数部分作了较大的改动,删去了半角公式、万能公式、积化和差及和差化积等内容,似乎降低对三角变换的要求,应该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