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换个角度看世界”复习课教学为例,基于化学学科理解,抽提出元素和原子、分子的认识视角,将物质的组成、结构、分类和变化等具体化学知识与“宏微辨析”、“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相联系,建构基于元素和原子、分子的物质组成、结构、分类和变化的认识思路,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于化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之一。文章以“不同类型的晶体”为例,从教学论问题分析、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建构以“微粒观”为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1,在化学中什么叫“微观”?什么叫“宏观”? 答: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化学上的“微  相似文献   

4.
一、抓住点——认知结构的物质基础“点”是整个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化学复习中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微粒观":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不同层次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是某一层次微粒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可见,在原子,分子等微粒的基础上认识和研究物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任务。掌握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学习方法,并将微粒观纳人自身的认知体系,已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任务和必然要求[1]。中学化学的五个核心素养也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可见“微观”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微观的抽象性,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容易停留在宏观认识上,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多媒体在化学“微观”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一、有关“分子”、“原子”的定义[例1](四川)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摇)A.分子大而原子小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子则不是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则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点评:此题重在考查“分子”、“原子”的定义,现行考试中,已很难见到“复述式”的单纯概念考查形式,取而代之的则是将几个概念在同一题目中组合,考查学生对概念之间异同点及相互关系的辨别比较能力,要想能解答好此类题目,就必须对概念有深刻理解。例如本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但只能说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而不代表此分子…  相似文献   

8.
道尔顿的原子论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但是它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内在矛盾 ,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这一矛盾的外化 ,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问题 .为了解决“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阿佛加德罗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基础上 ,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论 ,引入了分子概念 ,提出了分子假说 ,初步解决了“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在此基础上 ,坎尼扎罗完成了科学的“原子 -分子”理论体系 ,最终完善地解决了“半个原子”矛盾问题 .本文通过对“半个原子”矛盾问题的形成、提出和解决过程的历史考察 ,总结出了科学发展的几点规律性的结论 .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结构理论中“结构”和“构造”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分子的结构包括构造、构型、构象等。“构造”是指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立了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要求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是在原子、分子、超分子、离子等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从不同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以“分子与原子”的复习案例,探索以化学学科观念为引领,通过核心概念建构与真实问题解决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本案例将化学学科观念作为主线,课堂教学中贯穿多维的学科观念与哲学思维,力求改进复习课的设计理念,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创新实验观察角度,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生长,体验微观知识探索的过程,将学科观念与核心素养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教材中 ,乃至许多大学教材中 ,经常可以看到“晶格结点”这一术语。这些教材说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在于 :它们的“晶格结点”分别是离子、分子和原子 ;它们的晶格结点之间的作用力分别是离子键、分子间力 (包括氢键 )和共价键。例如 ,氯化钠晶体的“晶格结点”是二氧化碳分子 ,它们以范德华力相互作用 ,构成分子晶体 ;金刚石的“晶格结点”是碳原子 ,它们之间以共价键相互作用 ,构成原子晶体。通过以上例子 ,我们可以领会到 ,这些教材中的“晶格结点”的内涵不是别的 ,只是“晶体微观空间中的化学微粒———离子、分…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以分子为研究对象,其担负的使命是创造新分子。而很多的化学变化与电子,即“e^-”关系密切。如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有机化学中的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等。笔者在教学中。深感这些内容的学习,要抓核心,抓实质,围绕“e^-”进行教学和学习。通过“e^-”形成知识主线,变纷繁为清晰,变复杂为简练,变无序为有序,攻克难点。会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整体认知水平。本文浅谈氧化还原反应中“e^-”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4.
“点”是构成思想政治课知识内容的基本要素。分析和把握政治课中的各种“点”,就可以从复杂的教学结构中,找到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对“点”的各个击破,又能够把教学内容不断升华,在复习中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提高复习的效率。政治课复习中应处理好的五点是:知识...  相似文献   

15.
周洪 《成才之路》2010,(2):18-19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复习课的效率,顺利通过初中生物会考,这是广大师生目前密切关心的话题之一。初中生物复习课中应该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体系,开展“点、线、面”的复习方法来使学生更熟练地整理知识,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主题单元复习是一种创新复习策略。在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点、线、面、体”的环节结合,“点点”突破,“线线”勾连,“面面”俱到,“体系”构建,将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唐云波 《化学教学》2016,(10):28-31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一节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其改进为例,说明化学教学应由追求知识碎片走向构建核心概念的转变.在分子原子这一核心概念的建构中,基于学情诊断是前提,运用模型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也谈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数家杂志刊登文章,对同分异构体中“结构不同”和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结构内涵提出看法.说法虽异,但共同之处都认为:在同分异构体的界定中,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属于结构不同,如CH3CH2CH2CH3CH3CHCH3和CH3互为同分异构体.而在同系物的界定中,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属于结CH3CHCH3构相似,如CH3CH2CH3和CH3互为同系物.笔者对后者有不同的看法,理由如下.1.现代化学结构理论认为,分子中各原子的价键、数目、种类、彼此间的关系及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是物质化学结构的全部内容.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是同一节教材…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总复习时,面对浩翰的生物学知识,常常感无从下手。我在教学中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六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设计出“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经较长时间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点、线、面”是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的知识,即知识点;“线”的知识,指知识的纵向联系;“面”的知识是在纵向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扩展,形成纵横交错的多维知识体系。“点”是基础,“线”是提高,“面”是深  相似文献   

20.
化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近年来 ,各省市中考均加强了与化学实验有关内容的考查 ,实验题的分值已占总分的14左右 .因此 ,化学实验复习是初中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 ,搞好初中化学实验复习 ,必须抓住“五点” .一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把握重点各省市每年的《中考纲要》对考试内容、考查要求和试卷结构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搞清楚“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这有利于同学们确定复习范围 ,把握复习重点 .中考化学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1 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试管等九种 )和比较常见仪器 (托盘天平等十四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