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世神话是解释宇宙万物及人的起源的神话。通过对日本创世神话的解读,可以了解日本人的原始文化观念。例如哲学、宗教、民俗等。从中也可以发现中国文化的踪迹。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条件 1 单一民族与同质社会为集团主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单一民族和同质社会的特征使日本形成集团趋向的传统,并由此产生共同习俗、同种语言和文字以及思维习惯,使日本人对他们所从属的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认同感、事业心,并促成集团主义的形成。在民族宗教信仰上,日本民族信奉一种古老的神道教,他是一种泛神宗教,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3.
蒋乐松 《考试周刊》2011,(82):41-43
姓氏文化是日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研究日本姓氏对于日本社会、文化、语言、文字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茶道是将宗教和艺术结合的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在日本世代相传,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而研习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体会其"四谛",即"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通过阐释茶道礼仪及茶事流程所体现的茶道精神,能深入理解"和、敬、清、寂"的深刻含义及日本人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日本便在战争的废墟上,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究其根源,日本的企业文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将从自然环境、民族特性、民族心理、宗教思想观念等方面来剖析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赵敏 《文教资料》2013,(24):58-59
日本文化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并存和混合的产物.许多人认为其文化特征是“杂交文化”.日本很好地吸收了外来的先进文化和知识,并且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是多种文化并存的国家,每当处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都能够为适应自身的要求,有目的性而又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并且加以融合创新,最终形成日本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宗教方面也是如此,大多数日本人既信奉佛教又信奉神道.  相似文献   

7.
饮食是一种文化,宗教也是一种文化,这两类文化交融在日本饮食里所体现出来的必然是特色,文章立足于日本饮食的发展进程,初步从宗教思想的角度,纵向考察其中所渗透的佛教、神道以及禅宗思想的因素,使对日本饮食发展过程中的特色把握得更清晰。  相似文献   

8.
日本文化是靠输入中国古代文化成长发展起来的。这已成定论。日本文化的母体是中国古代文化。从日本的政体、日本的宗教和哲学、日本的文字和文学以及绘画工具及其它方面都能看到这一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有着多重宗教信仰的民族,有"一亿日本人两亿宗教"的说法。除了本土宗教神道教外,还有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佛教在传入日本后经历了与神道教对立、冲突、融合的阶段,现已完全日本化了。而基督教是在比较晚的16世纪才传入的,对于日本民族而言,如何面对这一异质的宗教的确成了很大的问题。该文拟通过对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发展的考察,探讨日本民族性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前,日本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中华文化圈”之内,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早期由于两国文化的巨大落差,古代日本人对中国充满了幢憬和向往之情。日本全面向中国学习,大规模地汲取中国文物制度和思想宗教等举措就是这种中国观的产物。但日本随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中国的崇仰之中又加入了疏离的成分。也就是说。近代以前日本人的中国观处于一种渐变的状态之中,其变化轨迹清晰可见。就总体而言,虽然出现过冷淡和疏离中国时期,但仍是以崇仰为主流。  相似文献   

11.
二战以后日本企业迅速崛起于全球展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其关键的因素就是日本形成了一套支撑和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日本本身的政治、历史、社会、自然、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习俗等密切相关,也和日本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战略眼光有关.日本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体系,包括了柔性的精神理念文化、硬性的三大制度文化和外在的经得起世界检验的物质形态文化.这些文化对当今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诸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宗教文化渗透进了人类文化的种种领域;宗教获得这种力量的原因在于宗教解决了人对终极问题的关注.人的定义是个众说纷云的话题,本文以宗教与人的终极关注问题为视角点,给出了一种关于人的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与中国都是东方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和孔教文化圈。早在隋朝,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动积极态度,先后四次派使团人隋(遣隋使),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唐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之传统,遣使入唐,吸取唐朝文化。遣唐使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经史子集各类典籍,借用中国的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模仿中国,为日本民族学习其他的文明奠定了基础。近代日本“脱亚入欧”,接受“西洋”文化、  相似文献   

14.
《古事记》是研究古代日本的文化、宗教、历史、政治等各方面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著作,其收集记述了日本皇室谱系、各方族群的传说与故事。本文通过文化角度解析日本神话《古事记》,尝试寻找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性格特点的形成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扎根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日本就是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教大的国家之一。日本通过对中国儒家思想的吸收衍化发展,将其融入了其本国的民族精神、宗教"神道"、"武士道"、企业文化、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影响也会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16.
张亚文 《考试周刊》2013,(30):29-30
在日本各种宗教并存,很多日本人信仰两个以上的宗教。这种信仰和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文通过探究"门松"、"萩花"、"彼岸花"、"百合花"、"合欢花"、"稻"这六种植物在日本人信仰生活中的实际用途,分析其和宗教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宗教文化是皖江历史文化的主要特色,也是皖江历史文化的价值所在。皖江宗教文化有以天柱山为中心的禅宗文化,以九华山为中心的地藏文化,以巢湖、芜湖和马鞍山为中心的道教文化,以及以沿江各大城市为中心的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五大宗教按其宗教伦理来说,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其中佛教解决的是人的生死问题,道教解决的是生命的超越问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可以合为一种,解决的是人的现世生存问题。这三种宗教伦理是皖江宗教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皖江历史文化的基本内核,对皖江社会的发展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认同视角切入,透过对"宗教属人意义的理论前提"、"宗教属人意义的理论基础"、"宗教属人意义的社会规范功能"等三个问题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宗教文化具有属人意义和社会整合功能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强化宗教文化社会规范整合功能,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1549年天主教传教士来日本传教,正式揭开了日本人接触西方文化的序幕。直到1639年德川幕府发布第五道禁教锁国令的近一个世纪里,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日本,被称为“南蛮文化”。这种文化可大致分成两部分,即天主教的宗教文化(诸如教义、教规及道德伦理观)和西式教育事业及西方科学技术等世俗文化。前者终因触动了日本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原则而遭到了镇压,但后者却深深植入了日本文化的土壤,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西方文化传入日本导源于传教士们为配合其传教需要而在日本各地兴办的教会学校。当时的日本,可称作学校的只有足利学  相似文献   

20.
据日本学生支持机构统计,2011年度日本外国留学生的数量达到14.2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6成留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日本就业,而实际就业人数不足1万人。尽管从各地的招聘会现场来看,以中国留学生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学生受到不少日本企业的青睐,但留学生能否适应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也是多数目本企业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