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习惯用"一支粉笔,一本书"靠语言、体态表达上完一堂作文课,这样往往造成课堂上老师拼命讲,试图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焦海娟 《考试周刊》2012,(33):43-43
传统的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思想"的负面影响,不能挣脱"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阅—返回学生"的束缚,陈旧的作文教学过程禁锢了学生灵性的飞扬、主体的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写作教学新理念,代表了以"立  相似文献   

3.
李治平 《现代语文》2009,(12):127-128
当下,作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仍然是唱着"新课改的赞歌",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我们的许多老师仍停留在"继承传统"的水平上。学校的作文课时总是固定安排,作文教学中仍然流行下列模式:布置题目——提出要点——介绍技巧——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提供范文——教师讲评。  相似文献   

4.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四项教学环节,其中写的难度最大。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老师布置作业,学生课外写作然后上交给老师批改,老师将作文中出现的错误纠正后发下作业交给学生,学生将正确答案背诵一下了之。老师忽略了对文章选材,立意,谋面布局和语言组织的思维训练。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觉得"写得苦",老师在改作业时觉得"改得苦,改得累",效果差。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一个较为实用,效果明显的操作环节——"说"书面表达,即让学生先"说"后"写"。  相似文献   

5.
学生头痛的是"你给我写作文",学生喜欢的是"写自己的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老师让学生"你给我写"的状态,学生在不情愿、在没有写作兴趣的状况下很难写出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造成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作文成绩低下的原因当然是多样的,当中,作文讲评课上不好,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导致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写作的心理,长期以往,恶性循环,使得作文教学长期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百度一下现在的作文讲评课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许多老师讲评课就是"一言堂",课堂就是老师的"演讲舞台",讲评作文成为老师个人的"艺术表演"。这些老师往往热衷于他们个人的"才艺展示",  相似文献   

7.
汪丽萍 《教师》2011,(22):37-37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传统作文批改主要是以教师评改为主。然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每次作文批改下来,老师要写一百多篇"小评论""读后感",不仅力不从心,而且也免不了出现"雷同卷"。因此,我们在作文批改上大胆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即让学生互批互改,自己动手,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修改错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凤英 《现代语文》2011,(1):123-124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应当回归育人的本真,担当起点燃学生的心灵火焰、启迪学生性灵的重任。而总观当前的作文教学,出于功利,老师在课堂上常热衷于写作技法与语言等指导和训练,从而扼杀了语文教育的本真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中的不妥之处都在逐渐地被逐出历史舞台。传统的教育教学一般都是老师"一站到底",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感兴趣的。小学作文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小学生能够顺畅地进行作文书写,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娴熟地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老师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能够娴熟地组织语言进行写作,为小学生日后语文作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杏 《考试周刊》2012,(10):43-43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好作文,但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不少学生也发出"作文,作文,写到作文头就疼"的感叹。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往往是用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导致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11.
刘鹏 《语文天地》2011,(11):32-33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苦口婆心地教了那么多写作技巧,念了那么多范文,学生却没有"灵"起来;老师圈圈点点,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甚至不惜动用溢美之词,也没有让学生的文章"靓"起来。为什么呢?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常常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张冬华 《现代语文》2011,(4):131-132
一提起作文,一些高三学生有诉不完的苦与累,有道不尽的辛与酸,甚至有的还说每逢写作文必是"茶饭不思,日夜难寐"。作为高三的语文老师心急如焚,如何让高三作文教学"拨开云雾见青天"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作文教学实际,试着采来"小荷",摘来"红杏",给学生的作文之园添上秀色。  相似文献   

13.
王仕文 《考试周刊》2011,(46):76-77
"作文难,难作文",自从开始接触作文,这句话就一直牢刻脑海。中师毕业后,我走上了教师岗位,才发现作文不仅难写,而且难教。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在教学这块领地,老师似乎谈作文色变。也许正是因为一个"怕"字,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老师定框框,学生永远只能在这个框框里面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硬着头皮去应付,空洞、不真实、  相似文献   

14.
【缘起】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曾明确指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了。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严重忽视语言学习环节中的"积累"和"运用"。前不久,笔者听了人教版第六册《燕子》一文的同课异构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徐向阳 《考试周刊》2010,(57):60-61
作文是个人知识储存、思想情感、智能和语言的综合作用和表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师们应当十分重视。但很多学生对作文都很"过敏",害怕写作文,有的见到作文就头疼,有的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绞尽脑汁才写出干巴巴的一篇文章来敷衍了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善于作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张彬慧 《教师》2012,(22):64-64
"前"作文教学理论是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老师的作文教学研究理论。所谓"前"作文教学,就是区别于我们现在的"后"作文教学。它是在文章生成之"前",创设一些情境,注重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本领,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老师不会教作文,课堂教学随意性大"的问题,分析了作文教学的不良现状,提出了应树立新课程下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并指出应从保证作文教学课时充足,摒弃重"读"轻"写"、确立作文课的目的与内容,改变"放羊式"教学、选择适当的教材,创新教学课型等方面具体落实,以有效地增强作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马俊琦 《广西教育》2012,(2):57+59-57,59
对于作文教学,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深有同感,那就是"难"。每次布置作文,学生一片惊叹、茫然、无奈,都希望老师能在写作前作详细的指导,希望有例文可仿照、摹写,甚至希望老师能开恩延长收交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家长怕辅导,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深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明明花了很多心思到作文教学中,可就是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老师的努力是单方面的,很多学生并不"买账"。为什么?因为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和写作动力,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指导,也就是说老师的指导没能很好地作用于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