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生为本,依学定教,课前了解孩子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环节,无痕渗入,提升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王琦 《小学教学研究》2024,(3):89-90+93
深度学习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进行高层次的思维,在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下的深度学习课堂活动设计可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无痕式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印痕式演绎,设计学习任务;留痕式参与,促进深度交流;补痕式创设,强化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无痕是数学老师追求的理想课堂,在无痕的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学生完全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他们积极地思考,主动探索,快乐自信地回答。  相似文献   

4.
育人的无痕境界是创设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顿悟的氛围,是对人灵魂的感召;育人的无痕境界需要为师者高超的艺术而非技术,需要对学生的生活观微知著,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是融入生活的德育,在无痕的境界中让学生豁然开朗;育人的无痕境界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浸润,在享受中悟理,在享受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专家举荐生活的德育是无痕的,以现实生活经验为素材是具体的、鲜活的、丰富的,也是真实的。学生容易接受,能产生真情实感,道德元素易于内化。胡芳老师在教学中长期追寻的教育理念就在于:真情走进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孩子心田,与学生一道探求未知的世界;着力创设一个个感人的生活场面,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感悟生活的道理。《冬爷爷在哪里》一课教学的最大特色,可概括为两条:第一,营造了诗性的环境氛围,使自由、平等、和谐的精神充盈其间。师生真正成了偕同进入课堂的伙伴,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不存在谁尊谁卑、谁高谁低的价位落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报1月21日发表翟运胜的文章,题目是:《教育需要无痕》。文章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成功的教育应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作者认为,教育无痕需要大智若愚、大言希声;教育无痕需要以身示教;教育无痕需要简单含蓄;教育无痕需要永葆童心;教育无痕需要宽容尊重;教育无痕需要平和的气氛和情境;教育无痕需要教师永远扮演问题遭遇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无痕"似乎成了品德课堂一个时髦的话题。品德教育反对严肃空洞地说教,提倡生命体验,"无痕"应该是教师追求的课堂最佳境界。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品德课堂真的是"无痕",没有在学生心里留下任何痕迹,并没有因为品德课而改变什么。追根溯源,主要是因为教师忽视了目标教学"德"字,忽视了课堂上"儿童"的需求,体验没有入"心"。下面就这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湖北教育》2005,(7):19-23
生活的德育是无痕的,以现实生活经验为素材是具体的、鲜活的、丰富的,也是真实的。学生容易接受,能产生真情实感,道德元素易于内化。胡芳老师在教学中长期追寻的教育理念就在于:真情走进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孩子心田,与学生一道探求未知的世界;着力创设一个个感人的生活场面,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感悟生活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生活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法的分支之一,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主要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生活情境创设展开研究。首先,对生活情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的具体策略: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生活情境;结合趣味故事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以期进一步促进生活情境创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让课程变得对每个孩子都有意义,努力创造一种守候和陪伴孩子成长的本真的课堂文化,真正把儿童当作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珍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最尊贵"鲜艳夺目的生命,每个小小的生命的存在都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把思想品德教学从"皮肤表面"浸入到"血液"中,根植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把教学从"前台"推到"后台",根植于孩子喜欢的活动中,把课上到孩子们心里去,动静结合,追求"雪泥鸿爪"的无痕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生活情境创设,提出几种创设生活情境的具体方法:结合生活故事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实践活动创设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如果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处于“沉睡”状态,可以想象,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那么,如何营造“小幸福”语文课堂氛围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巧妙的情境创设,能使学生对课堂充满热情和期待,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千个师傅万个法。”在科学课教学中,有老师善于精雕细琢教学环节;有老师擅长准备有创意、有结构的材料;有老师妙语连珠,启发精当,引导充分;有老师着重课堂情景的创设。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老师处理起来方法各异,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自然流畅、朴实无痕、探究味浓的课堂往往让我们拍手称赞,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要使语文课堂呈现出美丽,就必须从教学内容的人本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化、课堂氛围的自主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师语言的魅力化等方面努力,为学生营造精彩的课堂生活,让师生在真实的课堂中走向和谐,生成美丽。  相似文献   

15.
华洁 《儿童音乐》2012,(4):60-65
前不久,我区围绕歌唱教学进行了音乐优质课评比,参赛的教师在展现良好基本功的同时,都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了课堂歌唱教学。但笔者认为如能在情景中开展歌唱教学,让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式的学习,那歌唱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情景式无痕歌唱教学是指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歌唱教学,让歌声美在情景中呈现,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培智语文幸福课堂?愉悦、有效、灵动的课堂就是幸福课堂.愉悦就是要创设一个开心的、吸引孩子的学习情境;有效是指课堂能全面关注每一个智障孩子的需求,让他们得到适性的发展;灵动是指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捕捉更多深层次东西,并和老师的智慧火花相碰撞.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平衡的理念里,各个要素之间是互相平衡,又互相制约的,它们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阅读课堂运用生态学理念,意在实现课堂各要素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如何妙用生态学理念,让阅读课堂增值?本文从无痕渗透生态学理念,为语文课堂增色;无痕构建生态互动平台,为绿色课堂搭桥;无痕构建简约阅读课堂,为和谐课堂铺路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8.
张晗 《早期教育》2013,(9):48-50
集体教学活动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且较为成熟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幼儿和环境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三个主要因素,三者之间互动的质量,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三者之间互动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无痕,即做到“润物细无声”。通过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互动无痕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充分了解幼儿是实现互动无痕的前提;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是实现互动无痕的基础;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是实现互动无痕的核心;教师的教育策略与教学机智,是实现互动无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让所有的孩子都带着童真、携着梦想,在教师无痕的支持帮助下,自主、自在地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片段模仿,消除畏惧心理,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参与活动,让孩子品尝到作文的乐趣。让学生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农村的孩子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