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在前辈学者对"眉寿"的词义训释的基础上,运用构形系统分析法,对两周金文中的"()"字的构意进行了新的说解,认为"()"字是与后世传世文献中记录"眉寿"义的"眉"字记词功能相同的一个义音合成的异构字,但它打下了两周青铜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前辈学者对“眉寿”的词义训释的基础上,运用构形系统分析法,对两周金文中的“■”字的构意进行了新的说解,认为“■”字是与后世传世文献中记录“眉寿”义的“眉”字记词功能相同的一个义音合成的异构字,但它打下了两周青铜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古文字中,饰笔是对文字具有美化作用的装饰性笔划,关乎文字自身形体的变化;分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整手段,其实质与记词功能相关。添加饰笔属于繁化现象,古文字中的饰笔在文字构形中与文字的音、义无关,绝大多数都因不符合汉字经济化原则而淘汰。但也有一部分饰笔产生了异体字和同形字,而后因为分化词义的需要,部分异体字和同形字开始分化。同形字的性质与异体字正好相反,异体字的外形不同,但只能起一个字的作用;同形字的外形相同,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字。  相似文献   

4.
现在使用的语文实验教材,都配有生字、词卡片。它的正面是带有音节的生字,背面是带有词组的生字。它除了用于字词教学,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下面谈谈自己对低年级生字、词卡片的应用。 1.积累相同偏旁部首的生字。在一年级语文教科书的基础训练里,有的练习题要求是:写出几个带有同一偏旁的汉字(如写出偏旁是“犭”的字)。由于学生年龄小,识记能力较差,而学过的带有同一偏旁的汉字又是零散地出现在某些课文中。因此,学生可能记不牢,记不全。为使学生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形声字声符的表音功能和示源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声字,因其“半主义,半主声”,构字能度强,而成为汉字系统的主体。义符和声符是组成形声字的两大构字部件。义符具有从某一侧面提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范畴的功能并有一定的类化作用;声符与形声字所记词的语音有特定联系,同时,声符还能显示形声字组的语源关系。单纯记音的声符仅有表音功能,对语源研究不起作用;同源派生词的形声字,除具有表音功能外,还具有示源功能,对语源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反形字浅论     
在汉字中,笔画、偏旁往往相同或部分相同,但笔画或偏旁的组合却是相反相对的一对字,叫反形字。它们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在形体 的理据性特点。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可使我们的汉字教学、识字记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类特殊的结构联系,也应成为汉字简化、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7.
字本义是造字时字形所蕴涵的意义,它包括构形义和记词义。构形义是汉字字形组合构形的意义;记词义是汉字字形所记录的观念或语词的意义,就是一般所说的词本义。汉字的构形义与记词义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构形义等同记词义,一种是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构形义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有形可象的字。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无形可象的字。把构形义当作记词义以及用词义引申关系来说明构形义和记词义的关系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同一个汉字记词职能"兼职"过多,会造成表义的不明确,因此需要在形体上加以区别,这样就产生了汉字的"分化"现象。"分化字"分担原字的某一记词职能的方式,有的是新造某字,有的是假借某个现成的字。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分化字"分为两大类:"新造分化字"和"假借分化字"。"分化字"和"古今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
形声字,因其“半主义,半主声”,构字能度强,而成为汉字系统的主体。义符和声符是组成形声字的两大构字部件。义符具有从某一侧面提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范畴的功能并有一定的类化作用;声符与形声字所记词的语音有特定联系,同时,声符还能显示形声字组的语源关系。单纯记音的声符仅有表音功能,对语源研究不起作用;同源派生词的形声字,除具有表音功能外,不具有示源功能,对语源厂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总字数多至六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汉语的同一个词由不同的文字来记录。本文从“同记一词”的角度对复杂的汉字关系进行考察,选取文字层面而排除语言层面,开首提“汉语同词字际关系”的说法;对汉语的同词异字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各类同词字际关系总结前人之说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纪传体禅宗灯录,《祖堂集》对唐五代语言文字及禅宗史的研究均有重大的意义。校本《祖堂集》(孙昌武、衣川贤次、西口芳男点校,中华书局,2007)吸收海内外先行版本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点校。但我们在校读原典过程中,发现此校本及时贤的论述仍有许多可商榷之处,是故作此校补。  相似文献   

12.
唐代的音乐诗不仅是唐人对诗歌题材的一次拓展,而且是唐人从审美角度,对唐代音乐化的一种透视,这些以音乐生活为创作题材的诗歌,艺术地表现或再现了唐代乐器,乐曲,乐工的演奏情况,传达出听的感受和感想,在表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方面,不落常套,情韵俱佳,特别是它以声喻乐渲染诗情,以形状乐传递深情,以典喻乐饱含激情,以感寄乐寓托真情的独特表现手法,尤为引入注目。  相似文献   

13.
设计是上海中小学劳技新教材新设的内容,也是整个新课程的创意之一。劳技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和使用,需要从教学的角度,准确把握设计的属性,明确设计教学的目的,努力探索设计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男女两性不同的审美追求在词的领域相互碰撞,又不断整合,最终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风格,所以说,词迥异于诗的文学个性是性别融合的产物.唐宋词审美理想的形成、创造力的获得以及抒情范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性别融合产生的强大生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唐宋词的文化意义并不在于它提供了批判男权文化的素材,而恰恰在于它在文学的领域展示了性别融合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5.
《唐开成石经》是唐代正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刊刻完成对唐代经籍用字起到了强有力的规范作用,使经籍用字混乱状况得以控制,对社会用字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其选字观念与"字样"书相比,更加趋于合理;对社会用字中的合理成分进行了确认;同时使楷书在汉字中的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也是唐宋词的产生和发展时期;世人有”唐诗宋词”之说。事实上,从词的产生年代而言,其前身应该称为唐词。唐词至少分两个层面,或者说,它是至少沿着两条平行的道路前进的,最后殊途同归。第一条道路是清商乐与“胡夷、里巷之曲”结合所产生的宴乐。第二条道路是唐诗绝句以及七言歌行在演唱过程中泛声实词化而形成的诗乐合一形式。第二条道路又分两个方向:一是选取唐诗绝句加以演唱;二是选取唐代七言歌行加以演唱。  相似文献   

17.
唐初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基本确立之后,科举制度对《新定五经》、《五经正义》、《石壁九经》的校勘和刻经相继完成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五代印板五经、九经的出现乃是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对当时楷字体的定形和规范也有积极意义。此外,唐五代科举考试和官学教育都十分重视对文字学的考察和教育,国子监设书学,专治文字学;明经科、进士科等考试要帖试《尔雅》;科举考试中对文字书写规范的要求非常严格。上述种种说明,科举考试对于楷定文字规范方面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歌包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在手工业、音乐和医学等方面尤为突出,显示了唐代职业教育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其中的某些经验为今天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歌发展至贞元后期,一部分诗作中出现了求奇求怪的趋向,到元和,形成了怪奇诗派。从表面看来它和当时朝廷推重的典雅诗风截然不同,但在本质上它们有相似处——求新求变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台阁诗风的代表,权德舆提出了"善用故而为新"文学主张,并多方探索寻找诗歌新的发展空间。文章从权德舆、孟郊等的诗作入手,分析唐诗由盛至中的发展变化,进而指出,贞元年间,唐诗的变化是广泛的,其中已经有了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萌芽。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家在研究唐代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正史如《新唐书》、《旧唐书》、《通鉴》所记载的史料比较重视,对于野史则重视不足。本文通过对《唐国史补》的分析研究,以为其虽为野史,但由于成书时闻、作者经历等原因,经认真取舍具有正史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失为一部研究唐史的重要史料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