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月20日发布“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同比增长8.0%;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增长了14.6%;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分别比半年前增长了5万和4.3万。报告还显示,网民每周上网13.2个小时和4.1天,每周上网小时数与半年前相比增加了0.9个小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工具,互联网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打开了新闻造假的方便之门。最近就发生了令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也为之蒙羞的两桩公案。…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7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C)在京发布第十 ( “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增长飞速,总数达到53.9G ,比去年同期增长190.3%。CN 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38万和62.7万。 此次报告的发布正逢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周年之际。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网人数正在猛增,网络舆论也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已经达到9400万,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占了69.4%,74.2%的用户在网上主要是看新闻。可见,运用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人主流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年在推动网络发展的同时,网络也在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网络的普及,各领域借助互联网平台产生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图1、图2),截至2011年12月,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8.3%,网站总量达到230万个,网页数量为866亿。人们对网络资源利用的途径增多,平均上网时间变长。报告中也显示出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的规模庞  相似文献   

5.
赵翔 《新闻三昧》2005,(7):51-52
网络,无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今年1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同比增长8.0%;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增长了14.6%。网民每周上网13.2个小时和4.1天,每周上网小时数与半年前相比增加了0.9个小时。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已  相似文献   

6.
期刊网络化发展的特征及应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向飒 《编辑之友》2004,(1):61-63
一、期刊网络化的发展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世纪.据预测,到2010年,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将由1995年的70%下降到48%,而网络电子媒体的市场份额将会由30%上升到52%.当网络向期刊出版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无限机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等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期刊的网络化发展将成为期刊业新的增长点.期刊已经渐渐移植了互联网的现代化特性,扩大了信息处理量,提高了传播速度,从而满足了信息社会大容量、高速度、广适应的要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CNNIC2002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的互联网用户约为3370万人.因此,大力开发和建设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李晨 《传媒观察》2004,(9):22-24
自从1995年我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在我国呈现出惊人的发展。由最初的少数人上网到现在6000多万的网民,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我们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接踵而来,尤其是网络色情问题日  相似文献   

8.
《第1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上网目的主要为了获取信息,其中74.2%的互联网用户在网上看新闻。根据2004年12月21日公布的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近年来美国报纸,电视和电台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受众数量都出现下降趋势,惟独网络一枝独秀,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其中20%的人每天通过上网获取新闻,这个比率比2002年增加了5%。  相似文献   

9.
随着I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互联网呈现出几何式的爆炸性增长,互联网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上网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思路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雨月 《传媒观察》2012,(10):29-31
随着互联网在青少年中的普及,青少年上网时间增长,人们通常从消极的态度来看待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本文通过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和生动的案例,从"第三次科技浪潮促进网络社会的来临,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力军";"澄清概念,青少年增长上网时间并非网络成瘾";"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的社会化"等三个方面,论证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可忽视性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上网成本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网民的队伍。据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2005,(2):6-6
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4年年底,我国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1%,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消费的障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MC)发布的<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已经达到795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3089万台,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27216M,WWW 站点数为595550个.网民的绝对人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网民数量持续增长,潜在消费群不断扩大,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网络信息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报告>显示的用户上网目的和网民的职业分布等统计数字来看,我国网络信息消费和网络信息消费群体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笔者认为,我国网络信息消费刚刚具备较大规模的初步发展,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去面对.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2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网络用户数已达到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宽带互联网用户增长到3110万,半年增长率高达78.7%.随着中国互联网宽带技术的普及、用户的迅速增长,网络新闻在人们的新闻需求中占有的地位日趋重要.这次调查显示:42.3%的用户上网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的信息,而排在首位的信息需求就是各类新闻,比例高达67.8%.另一方面,国内的商业网站在打破了只有新闻媒体网站可以在网上发布新闻的惯例后,提供的新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使众多传统媒体以及它们的网站望尘莫及;尤其是当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时,这些新闻网站抢新闻的意识连传统新闻媒体都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15.
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1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是“非典”过后我国发布的第一个全面反映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报告。最新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止,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800万,半年内增长了890万。稳坐世界第二的位置。我国互联网的其他宏观数据也都有较大的增长,网民上网时间增长,网上购物人数增多,网络游戏用户玩游戏时间加长,说明不但我国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而且网上应用也得到加强。一、结构调整渐显成熟从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目前的网络基础建设正经历重要的调整时期,网…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广、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正在以超出人们想象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地发展。本次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中国互联网宏观概况、网民的结构特征、网民的上网途径、网民的上网行为、非网民状况、网民和非网民对互联网的看法等几个部分。从宏观的角度看,各数据基本上都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网民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7950万、3089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了34万、59.6万…  相似文献   

17.
档案部门建设网络站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类进入到了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集散地.据统计,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注册用户仅2001年上半年就已经达到了1246.9万户,到年底预计上网人数将超过3500万户.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上网用户的迅速增加,表明互联网已对我们的社会生产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它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期刊网络出版的优势及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4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记载,截止2003年12月31日,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795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2%,居世界第二位,上网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使得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传统的通过网络传输静态图像和文字内容的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人们要求利用网络实时传输声音和视频信号的呼声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许多广电媒体上网后,也都希望通过互联网来发布自己的音视频节目,于是流媒体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亚联电信网络有限公司近日在京宣布:经文化部批准,亚联公司最近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展以“亚联网络家园”命名的全国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试点工作,为社会提供健康文明的互联网上网服务。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同时也催生了崭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近几年来,以网吧为代表的互联网上网经营场所,作为人们获取网络资源的重要窗口,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但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经营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突出,引发了许多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