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音量、音色的概念,分析了小提琴演奏中音量、音色丰富了音乐的语言,更加细致的表现作品、作曲家、演奏者的意图和情感.在拥有音准、节奏的基础上,运用乐音的音量、音色,综合的分析、细致的练习,着重于音乐表现.运用已学知识、技能,多项分析、多方考虑,调整左右手的过程,就是掌握乐曲的风格的过程,理解作曲家音乐内涵精神的过程.音量和音色互相配合,最终造成的灵敏和丰富音乐效果,才是能打动自己,感动听众的音乐.小提琴练习自我检测方法达到音乐表演的最高境界;音乐表现更加细致且富于变化.同时具有突出的个人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2.
幽默的解释爱迪生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但人们对电话的功用不甚了解。爱迪生这样解释:如果能有从爱丁堡到伦敦那么长的狗,那么只要在爱丁堡拉一下狗尾巴,它就会在伦敦叫起来,电话的传达就像狗的身子一样。幽默的回答爱迪生致力于研  相似文献   

3.
之一爱迪生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但人们对电话的功用不甚了解。爱迪生这样解释:如果能有一只从爱丁堡到伦敦那么长的狗,那么只要在爱丁堡拉一下狗尾巴,它  相似文献   

4.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声乐活动。合唱音响要求各声部在音量、音色、音准三种因素结合下获得协调 ;在音量、音色的相互关系上达到均衡 ;在音量、音色、速度上所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层次差别 ,获得有思想、有表现力的色调 ,这些能力的获得与具备 ,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5.
喉是发声器官、振动器官、声源。在歌唱时,喉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喉头位置的正确与否,直接、间接地关系到唱歌者的音色、音量、音质等,所以唱歌发声时的喉头位置是否正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Hello,爱迪生     
《家教世界》2010,(12):9-9
你知道吗,大发明家爱迪生还发明过一个英文单词呢!这就是"Hello"。"Hello"这个词最早是爱迪生1887年在一封信中使用的。他说:"用电话交谈最好的开始方式就是说‘Hello’",因为"这个词在10步或者20步以外都能听到"。原来,爱迪生是在试验贝尔的原型电话时,无意中发明了这个词。在门洛帕克实验室,爱迪生在为贝尔的设计进行改进,为  相似文献   

7.
声乐生在歌唱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我评定能力有限,不能较好地对自己演唱的艺术声音作出正确、科学的评判,大大阻碍了其演唱水平的整体提高.文章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声乐生自我评定能力提高的对策:技法上追求自然;善于把握音色、音量的变化;艺术表现上历练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8.
声学篇 1.音调、晌度、音色 音调在听觉效果上一般表现为声音的粗细,响度在听觉效果上一般表现为声音的音量大小,音色则表现为不同的发声体有不同的发声特色.  相似文献   

9.
黄河 《中国教师》2009,(Z2):9-9
有效的发声方法是准确地运用呼吸技巧、合理的调整声带张力以及选择最佳的泛音共鸣的技术保证。是用最小的声带振动获得最大的音量(共鸣)、最美的音色、最佳的音质、最宽的音域、以及最持久的歌唱能力。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大本嗓,一般是指中声区用真声唱,没有假声,高音用纯假声唱者。 他们的声音特点往往是音色明亮、自然,但一唱到较高的音如(d2、e2)就唱不上去了,或突然音量变小、音色暗淡无光泽,形成上下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这时,我们首先让学生懂得大本嗓的唱法有很多局限性: 1.音域窄。一般只有一个八度左右。 2.难持久,声音不集中,位置不高。这种唱法从低到高都是真声带振动,所以,比较疲劳,并易出现声带病变。  相似文献   

11.
从声学角度来看,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是由于物体颤动的结果,而物体的颤动,必须有外在的动力。外在的动力作用于发音体,引起振动,便产生音波。微弱的音波通过共鸣腔体,得到扩大。同时,音波进入不同的部位,以不同的方式克服障碍透出来之后,就产生出千变万化的音色——这就是人体发声的运动过程。由此可以分析出,人体的发声器官有四个部分: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吐字器官。这是人体发声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物质基础,没有这些器官的配合协调作用,人的语音就不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2.
1.大发明家爱迪生有着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凭着勤奋和努力,他一生取得了白炽灯、留声机、电话、电影等两千多项发明,被美国人誉为“大众英雄”. 2.可是年轻的时候,只读过小学二年级、卖报出生的爱迪生却常被另lJ人瞧不起.与爱迪生同住一个宿舍的大学毕业生阿普拉就常在爱迪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学问,讥笑爱迪生是个只会瞎弄的“莽汉”.瓤 3.对阿普拉的装腔作势,爱迪生从内心感到次恶.为了让阿普拉谦虚些,也为了让阿普拉对科学有真正的认识,爱迪生决定出个难题难难他.4.有一天,爱迪生把一只玻璃灯泡交给了阿普拉,请他算算灯泡的体积.城晃)) 5.在…  相似文献   

13.
钢琴伴奏的均衡问题,主要包括音量、音色、呼吸、声部四个方面。音量的均衡是弹好钢琴伴奏的基础,音色的均衡是作品风格把握的体现,呼吸的均衡以及声部的均衡则是双方协和的外在表现。均衡是钢琴伴奏与主奏乐器(人声)达到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凝聚着浓重的华夏民族精神的筝乐艺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流传,于今日得以更蓬勃的发展。从而推动古筝这弹拨乐器的工具的发展--义甲。义甲奏筝出音清脆华丽且音量大,正是由于人们后来追求音色、音量的变化,所以义甲的使用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本文将综合近些年对古代义甲的研究类论文,将学术界对义甲材质、音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类综述,希望能为后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推动义甲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合唱的协调     
合唱的协调是在良好的音准与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对音量、音色的适当调整。使音乐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达到音响平衡,进而求得丰富的音响层次和完美的音响效果。合唱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音量、音色上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与比例构成了合唱音响平衡关系。对合唱音响平衡关系的处理是指挥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6.
陈鸣 《教师》2015,(10):55-56
童声合唱要靠集体歌唱来共同完成,如何提高童声合唱整体素质,笔者在平时的训练中最有感触的,也觉得比较重要的有四个方面:音色的统一、音量的均衡、音准的和谐、情感的表达。通过这四方面循序渐进的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其整体素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四)不同乐器之间的乐器结合在乐队编配中,同样也不能缺少不同乐器组之间某些乐器的结合。如像木管乐器与弦乐器的结合,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结合等。这些不同乐器组的乐器结合,产生出各不相同的复合音色,而且增加了力度,使音响更加丰厚,在色彩的变化及音乐表现中是很有意义的。1.弦乐器与木管乐器的结合,是乐队编配中常用的,它们的结合一般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弦乐与木管的同度结合不但加强了音量,还增加了弦乐的共鸣,与此同时还使木管的声音变得柔和了。在弦乐与木管的音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弦乐的音色将占有优势。比如一个小提琴声部与…  相似文献   

18.
共鸣在歌唱中按腔体位置可分为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共鸣与音高、音量、音色的关系密切,各声区中正确运用共鸣,可使音色更加优美。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童声?一般来讲,儿童在变声前的噪音都叫童声.其特征是带有稚气,音色清脆,音量不大.男女声在音色、音域等方面无多大区别.而歌唱的童音又不同于儿童单纯的发声和说话的声音,它必须具备音乐性和歌唱的咬字吐词两个基本因素.好的儿童的歌声应是清脆悦耳、不闷不哑、不紧不压、自然流畅;不模仿成人的歌声、不娇揉造作、具有儿童声音的本色;歌唱时能唱出强弱快慢的对比,能表现出儿童健康欢乐,天真活泼的情趣.这样一种理想的声音如何获得,除了儿童自身的条件外,还必须有正确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其中儿童音域的扩展是童声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欣赏音乐.音量过小听起来乏味。这一来是由于旋律音色得不到充分展露,二来也由于一些本来就弱的陪衬声部和配器出不来效果,从而使人听起来觉得枯燥、单调;因此一般人喜欢将音量调得大些。然而,响度也绝非越大越好。一支小夜曲本可能以催人入眠,但如描放音量太大,会将已经熟睡的人惊醒;一支轻松愉快的圆舞曲,也可能由于音量过大而使人烦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