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部分要求5—6年级学段的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7—9年级学段的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课标》中虽对这两个不同学段在写作上有具体的梯级要求区分,但都在强调一点就是写作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要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在实际写作中,不少5—6年级学段的学生说着大而空洞的假话,唱着大而无当的高调,套用俗而陈旧的套路而压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迷失了自己的思想,失去了写作的热情与兴趣。升上初中后抄袭、拼凑、杜撰成了他们完成作文的途径,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缺乏个性,概念化、成人化、千篇一律,更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在主持校级课题"中小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衔接策略探究"的研究过程中,把"中小语文写作教学衔接"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联想与想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兴趣,指导他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现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习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写作能力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生活、学习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现在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微写作"已经成为新时期背景下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写作方式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训练的要求,是推动学生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根据目前多数学校的"微写作"实际教学来看,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本文就以此为例,对小学高年级的"微写作"进行详细探究,希望本篇文章的写作,可以给人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育中,写作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必须从他们刚开始接触写作开始训练。孩子们从学习字词拼音到学会用词语造句,再到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中间缺不了老师的悉心引导。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去调动孩子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呢?本文将从写作评价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影响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观各地作文教学实况。“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写作活动中的作用,日甚一日地受到重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兴趣的确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若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起他们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好”作文就不会那么少见了。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写作的核心就是"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即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写作,尤其是二年级的写话,更不能以条条框框去束缚孩子的思想,我们应当让他们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自由表达。教学中,我花了一些心思,用心设计,分四步对孩子训练,以引导他们行进在快乐写话之路上。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儿童绘画既可以增长知识,又能平衡心理。因为童年是形成生理和心理机能的时期。此时,绘画是完成健全机体的一个途径。在生命的初始阶段,视力和动作的发育特别重要,绘画初期有助于这些系统工作的协调,绘画还能帮助儿童逐步理解周围的事物。 那么,怎样把绘画和写作融为一体,更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呢? 一、观察景物,重在情感体验 写景作文,不要把学生关在教室的小天地里,最好是把学生带到草绿花红的公园、麦浪滚滚的田野、硕果满枝的山林、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他们各自通过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神韵和魅力。有了…  相似文献   

7.
让孩子通过阅读,再绘画、写话,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于是,开始了小学低段语文尝试教学"读写绘"教学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郝新泽 《成才之路》2013,(17):48-48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这句话也适用于写作教学中,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刚刚脱离童年,平时对生活的留意不足,理性思维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让他们生动、准确地进行书面表达,确实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老师适当引导,带领他们摸清写作的门径,从而能在小学的写作基础上增强条理,增加文采,增进深度。我觉得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激趣"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运用"赏识"来延绵写作韧性,使他们巩固写作兴奋点进而逐渐形成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3,(11):54
李先生:光明老师,我孩子小学三年级,写作文喜欢模仿别人的范文。我该怎么办?光明老师:我个人认为,小学低年级,孩子写作刚刚起步,不怕写得千篇一律,不要介意孩子都写一样的东西。大家的写作就是从这些大到篇章,小到字词模仿开始的。只要孩子能写出来,语句通顺就可以。三年级的孩子太小,没有自己的判断,到五年级,他有自己的主见了,你让他们写一样的,他们还不会那样写呢。  相似文献   

10.
邓淼 《广西教育》2007,(12A):23-23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抱怨作文教学难。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只要从激发写作动机、训练写作思维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人手,就能谱好小学生作文上路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都有他自己的个性特点、性格气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写作指导时,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质,挖掘他们独特的思维视角,使其用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来写作。我们呼唤真诚用心的写作,我们期待他们以一颗童心来写作,让字里行间流淌着童年的纯真与活泼。现在,很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呈现痛苦的神情,似乎对  相似文献   

12.
在孩子的眼里、心里,总有我们看不到、想不到却趣味无穷的世界,只有走进他们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创设出想象的空间,才能让他们乐于想、乐于写。在奇思妙想的"梦境"中,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与日俱增,一起快乐地想、写,写作也就不再可怕了。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语文教师都清楚写作教学很重要,但中小学写作教学低效也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在写作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不少语文教师甚至还认为,写作是难以教会的,它更多地依赖学生个人的天赋、情感及多读多写。写作是思维活动,写作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觉得写作难教,是因为还没找  相似文献   

14.
王春娟 《小学生》2010,(7):33-33
时下,不少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套话连篇。只要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唉声叹气,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改变作文教学观念,更新教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孩子灵性,开启孩子智慧的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一个孩子开始咿呀学语时,已经是在说"散文"了,只不过此时的"文章"还是"逻辑混乱""含混不清"。等孩子能完整地说清句子、表达思想情感时,"散文家"便诞生了。写作,就这么简单。所有的孩子,都具备写作的潜能。在作文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6.
古人提倡写作"文以载道",但具体到孩子来说,他们的写作是一种感情的宣泄,或者说是一种"游戏精神"的体现。他们把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受写出来,就高兴了。所以,与其说让他们学习写作,不如说是教他们用写作感受快乐。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多,他们的习作内容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7.
提起作文,人们往往认为是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实施的课程内容,其实,对学生的写作培养,一定要从零开始,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走进校园,我们就应该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写作方面的渗透和培养,从简单的说话训练开始,写句子开始,为学生未来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着眼当前的作文教学,不少教师都大吐苦水,颇感无奈,莫说辞藻的传神与否,莫谈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单单是学生习作的虚假与做作就令老师感到一种彻彻底底的失败。故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真实写作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文中笔者就从真实写作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加强真实写作对于当前作文教学的重大意义,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些许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提起作文,人们往往认为是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实施的课程内容,其实,对学生的写作培养,一定要从零开始,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走进校园,我们就应该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写作方面的渗透和培养,从简单的说话训练开始,写句子开始,为学生未来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曾扬明 《江西教育》2012,(10):12-14
<正>近年来,写作教学格外受到关注,各级各类的展示课、观摩课、研讨课呼声再起。笔者参加过不少写作观摩研讨活动,发现有一种写作教学模式似乎有燎原之势,即在"舞台"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作、修改。有专家说,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