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立新 《课外阅读》2010,(11):163-163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P32是这样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中又强调:“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和气体仍用化学式表示。”  相似文献   

2.
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往往因为不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的理性认识和习题训练,特别如第二步中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的物质应保留分子式等,学生很容易遗忘,应加以强调。此外,笔者结合学生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总结十几年教学工作的经验,认为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因此正确地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就显得特别重要.解这类试题的关键是把握书写离子方程的有关原则:(1)易溶于水和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成;(2)难溶于水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单质、氧化物、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3)遵循三个守恒:①原子个数守恒,②电荷数守恒,③得失电子守恒.下面谈谈离子方程式的有关题型.  相似文献   

4.
一、Ca(OH)_2、Ag_2SO_4等在离子方程式中写分子还是写离子?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难溶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分子式,这是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一般地说,书写有Ca(OH)_2、Ag_2SO_4等微溶物质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分子,但若有比它们更难溶的物质参与时,则应将其写成离子了。如;AgNO_3与Na_2SO_4反应生成Ag_2SO_4的离子方  相似文献   

5.
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因此正确地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就显得特别重要。解这类试题的关键是把握书写离子方程的有关原则:(1)易溶于水和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成;(2)难溶于水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单质、氧化物、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3)遵循三个守恒:①原子个数  相似文献   

6.
要快速准确地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就必须牢固地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规则。根据规则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一、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规则写出配平的分子方程式 ;将难溶的固态物质 ,难电离的物质和气态物质写成分子式 (或化学式 ) ;完全溶解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式 ;消去方程式等号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即得离子方程式。1.将难溶的固态物质写成分子式 例如 ,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为 :AgNO3 NaCl=AgCl↓ NaNO3Ag NO3- Na Cl- =AgCl↓ Na NO3-离子方程式为 :Ag Cl…  相似文献   

7.
邹春根 《中学理科》2006,(12):F0003-F000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了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解题能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学生对书写离子方程式常常感到没有规律可寻,难写、难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快捷地书写离子方程式呢?  相似文献   

8.
要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除了应掌握“两用”(易溶解、易电离的物质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气体、不溶物用化学式表示)、“两查”(检查化学计量数和反应条件)和“两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外,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式、离子符号等来表示物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一、书写原则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质量守恒原则。即电离前后,元素种类、离子数目均未变。2电量平衡原则。即电离生成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整个溶液不显电性。二、书写方法步骤1.左边写能电离物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离后生成的离子符号,在阴、阳离子符号间用加号相连,化学式与离子符号间划一短线。如Ba(OH)2-Ba2++OH-2.配平电离方程式。根据书写原则配平,使电离前后质量守恒,电量也守恒。如Ba(O…  相似文献   

10.
一、注意物质类别,明了书写范围电离方程式是表示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离子的式子。所以,只有那些溶于水后能导电的化合物才有可能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在初中阶段只要求书写出常见酸、碱、盐(如:HCl、H2SO4、HNO3、NaOH、Ca(OH)2、NaCl、Na2CO3、CuSO4等)的电离方程式,或判断其式子书写的正误。二、注意化合物组成,正确书写式子常见的酸、碱、盐都可离解成两部分──阳离子(氢离子、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和阴离子(氢氧根离子、酸根离子),其电性及电量与化合价相当,但表述不同。如表述化合价:Ca、SO2;表述…  相似文献   

1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下面对其进行全面总结。1.写:写出化学方程式。。2.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4.查:检查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  相似文献   

1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初学时要重点练习有难溶物质、气体产生和有水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随着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深入,应着重练习有弱电解质参加的反应。判断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应主要学会四查:(1)查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及配离子)及气体的书写是否正确;(2)查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3)查两边的电荷数是否相等;(4)查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 近几年在一些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与反应物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一、化学式拆写不当 纠正:熟练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化学式的拆写 规律。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化学式拆写的一般规律如下: (1)应拆写的物质:易溶的强电解质,常指强酸、 强碱,绝大多数可溶性盐。 (2)不应拆写的物质:难溶物或难电离的物质,如 气体、单质、氧化物、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等。 (3)微溶物质:如是反应物且是溶液时,应拆写; 如虽是反应物,但是悬浊液时,不拆写;如是生成物。 一般作难溶物处理,不拆写。  相似文献   

14.
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式子左边写物质的化学式,右边写该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所离解的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符号,离子符号之间用“+”号连接。2.离子所带电荷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不同:“正儿、负几化合价,几正、几负电荷数”。3.离解通常发生在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和负价元素(或原子团)之间的联接处;离子所带电荷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判断:离子所带电荷数一离子所对应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元素或原子团为…  相似文献   

15.
一、注意哪些物质难溶于水,哪些物质易溶于水,哪些物质微溶于水在写离子方程式时难溶于水的物质必须用化学式表示,不能写成离子形式。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谈离子反应方程式中的分子式江西上饶市第四中学(334000)刘英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为什么难溶、难电离的物质要用分子式表示呢?如HCl、HAc在水溶液中与NaOH的反应实际上都是H+和OH-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但要考虑物质的溶解性、电离的程度等因素,还要认真分析反应物用量不同时,对反应离子的比例、生成物的最终存在形式的影响.本文将具体介绍与反应物用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 式子左边写物质的化学式 ,右边写该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所离解的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符号 ,离子符号之间用“ ”号连接 .2 离子所带电荷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不同 :正几、负几化合价 ,几正、几负电荷数 .3 离解通常发生在正价元素 (或原子团 )和负价元素 (或原子团 )之间的联接处 ;离子所带电荷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判断 ,离子所带电荷数 =离子所对应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 ;元素或原子团为正几价…  相似文献   

19.
刘仁甲 《考试周刊》2009,(34):186-188
一、教学方案的设计 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系统知识,如强弱电解质、物质的溶解性、难电离物质、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2)通过本节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断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强调思维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原子结构示意图、电离方程式 .2 了解 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及意义 .3 理解与掌握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意义 .二、知识结构初中化学用语表示元素或原子 :元素符号表示离子 :离子符号表示原子或离子结构 :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物质及其组成 :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表示电离过程 :电离方程式三、主要内容提示1 常见化学用语的意义(1 )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意义种类表示一种元素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反应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