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运动,通过它的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体育的主要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当今世界体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品类绚丽多姿,文化底蕴深厚,既有阳刚之盛,又有阴柔之美等赞美.发展中国武术文化不但能推动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体育的多元化、多文化、多民族的蓬勃发展.本民族体育文化既是历史文化之本,也是未来文化之根,这是我们与西方体育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艳 《内江科技》2011,32(1):25-26
文章运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武术进行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从外部环境的机遇、外部环境的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以及内部环境的劣势采研究武术的现状。对中国武术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状况、管理与运作状况进行梳理,探索武术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武术资源市场化配置,优化运用、开拓创新,以提升武术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基础萌芽时期,广大中小学生更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新鲜血液,在这个时期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可以积极的孕育和培养我们体育的"新鲜血液",并丰富我国体育项目的内容,展现体育魅力,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当然成了不二的选择。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其蕴含着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它集健身、修身和娱乐为一体,符合了大众体育的发展要求和全民健身的战略要求,再者它内容丰富、民族特色强,且受地域限制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将武术纳入中小学体育的课堂,既满足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要求又促进了我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中国武术的传播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机遇,经过各方努力武术虽未进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最终只是以独有的身份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表演,但痛定思痛,借助08年奥运会巨大的市场背景和社会影响,奥运会的举办仍然会对中国武术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稚向世界产生巨大的文化推广效应。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利用奥运效应将中国武术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武术,传播积淀了具有五千年传统文明的中华民族精华的武术文化并使其成为世人共享的文化,仍是下中国武术文化发展中亟待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和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发展中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兵学、美学等理论,是一种极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方式。武术套路作为中国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的美学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套路中美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该论文收集综合了《中国武术史》、《中华武术》、《武林》等书刊上的材料,在深入分析中国武术取得成就和当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近期中国武术所达到的现实水平,依据体育原理和武术基本知识,提出了增加套路演练技击性和改革散手手套的观点,并预测了中国武术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武术伦理道德的影响。然而纵观历史长览,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武术伦理道德的影响在武术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武术伦理道德在汲取儒家伦理思想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也形成了具有特色中国武术伦理道德体系。在当今社会中,武术仍充分发挥着的独特魅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武术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世界,而武术的英译则是将武术理论、技击、养生与科研成果介绍到国外,使国外学者正确理解掌握,促进武术的发展与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一些翻译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武术英译的难点,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墨家思想和中国武术传统道德二者的关联,以侠为共同桥梁进行分析,通过主要对侠与信,侠与义,侠与勇的紧密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墨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道德思想的形成有着极深的影响。另外本研究认为,挖掘武术文化中精神财富的潜质,让读者更深了解我国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武术的传统美德,并实现由"术"至"道"的升华,对于武术的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民族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不断世界化的过程,更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现剖析了中国武术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的诸多新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提出了中国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徐小丹 《内江科技》2009,30(5):155-155
在中国历史阶段中,我们将鸦片战争之前统称为古代.古代是中国武术的萌芽一成形一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朝代更替中,武术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演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武术在古代的发展史来为武术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静 《科教文汇》2010,(33):129-130
通过对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全面介绍,让中小学学生深刻了解武术,使中国武术博物馆成为学生暑假学习的场所,这对于宣传中国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宣赞 《内江科技》2009,30(5):156-156
中国武术在清朝末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武术有了本质性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重视和各方面的投入促进了武术的竞技化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武术在近代现代当代的发展,探索武术的竞技化发展的轨迹,为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武养德、以德立教”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武术教学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传播丰富的民族文化。为了将武术的尚武精神和内外兼修的思想融入学生的心智与体魄的发展中,为了使学校的这一特色更具感召力,笔者探讨了建立武术教学的学分制评价方法。一、建立武术学分制评价的目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我校作为张家港市武术特色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外体育礼仪的价值、表现及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外体育礼仪的价值、表现和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中国体育礼仪主要体现了"恭敬谦让"、"中庸"、"仁爱"的内在价值,国外体育礼仪的价值体现了人的异化及神与人的对立思想。②中外体育礼仪的表现在物质层面上的器物礼仪表现基本一致,而服饰礼仪中外存在巨大差异,如中国的武术服装、韩国跆拳道服装以及奥运会健美操服装各有特色,制度层面上的礼典、礼法和礼制也存在巨大差异,如中国的射礼与奥运会的点燃圣火仪式、中国武术段位的等级标志与跆拳道的等级标志、中国武术和韩国跆拳道的行礼方式均有较大差异。③中外体育礼仪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国外体育礼仪注重个人主义观念,中国注重集体主义观念;国外体育礼仪文化强调在礼貌方面突出得体,而中国则强调"贬己尊人";国外体育礼仪文化提倡自由平等,中国提倡尊卑位序;国外体育礼仪呈现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体育礼仪倾向于世俗化。  相似文献   

16.
阴腾龙 《内江科技》2019,(7):107-108
"根"文化源于中华民族重视生命、民族和社会价值的传承与延续,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立足世界的根基。中原武术在中国武术的技艺传承、文化精神、门派延续、乡土情怀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根"文化特色。以中原武术"根"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为着力点,从增强海内外华人凝聚力的高度认识中原武术"根"文化的意义,充分发挥中原武术"根"文化的纽带作用。立足于"根"文化这一核心优势,实施中原武术"根"文化信息产业研究、平台建设以及产业开发模式的探索,将中原武术"根"文化优势转化成真正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构建中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文化生态圈。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是两种异质文化中生长的体育文化形式,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提供了核心的理论基础,并决定各自具体形态和模式,文化传统是武术健康发展的不竭之源。  相似文献   

18.
陈灵华 《科教文汇》2008,(22):288-288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中国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与国内外成功职业体育进行横向比较,并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等角度剖析影响中国武术散打运动职业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为中国武术散打运动的市场推广和职业化运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林 《今日科苑》2006,(9):79-79
本文以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作为切人点,首先论述了中国武术文化宝库中蕴藏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次,作者对跆拳道应汲取中国丰富的武术资源的营养和经验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旗帜,它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武术入奥的良机,但武术入奥未能成功,这给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敲响了警钟,应该加大力度推广与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它的影响力,改进现有的发展模式,使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学校化、市场化、大众化,进而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更适合时代的要求:在分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