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先学做新闻编辑,还是先学做新民晚报编辑?就我自己的体验,认为还是“先学做新民晚报的编辑”好。每一个报纸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编辑工作有它自己的一套特殊规律。初学新闻编辑的人,得先有感性知识,掌握自己报纸编辑工作的特殊规律,才能有比较深切的感受,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从而去掌握新闻工作、包括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新民晚报原名新民报晚刊,解放前就已在上海出版。如果从1929年新民报在南京创刊的时间算起,它  相似文献   

2.
郑越华 《新闻实践》2006,(10):58-59
常听人说,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版面,有什么样的总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对此,笔者深以为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认为须做好五方面的功课,修炼好自己的“五功”。炼就识“品”慧眼人品决定报品,报格取决于人格。要办一份有品味、有格调的报纸,编辑必须广泛汲取政经、法律、文史哲和新闻业务知识,科学处理“软硬”、“新旧”、“真假”、“深浅”、“长短”、  相似文献   

3.
“文如其人,报各有性。”办任何一张报纸,都应有自己的风格,即自己特有的个性。报纸的个性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从编辑思想、内容、标题、文风乃至照片图画,都应是和谐融洽地统一在版面上。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布局编排;编排是体现报纸风格的重要一环,正像烧菜一样,同样的菜烧成什么味道,厨师的技术起着决定作用。有人说,拿到《新民晚报》,即便不看报头,也认识它。这就是编排有独特风格的缘故。《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自1929年9月创刊,至今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它的风格经过几代人努力逐渐形成,并带有时代的烙印。解放后,它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4.
如果报纸被比喻成一道精神大餐,那么新闻单位的记者就好比是采买,编辑就是厨师。采访记者是捕鱼人,编辑则是烹饪师。编辑在报刊工作中负有非常重大的责任不同的报纸根据不同的属性、分类和定位,由编辑做出适合读者口味的各道大菜和地方小吃。新闻编辑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方面就是要具备“三有”。何为“三有”?  相似文献   

5.
1929—1989。新民报送走了一个甲子,迎来了六十大庆。新民报在她的全盛时期,在重庆、成都、南京、北平和上海建立了5个分社,出版有日、晚刊8张报纸,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民办报系,在中国报业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创办于1946年5月1日的新民报上海版晚刊,即如今饮誉海内外的新民晚报,是新民报系中最后办起来的一张报纸,也是新民报报纸中留下的唯一的报纸。如今,在新民晚报的同仁中间,要数赵超构(林放)和张林岚(一张)等几位在新民报工作的历史最  相似文献   

6.
编辑三问     
编辑工作是报纸工作的重要部分,各类题材的报道要经过编辑统筹安排,才能充分反映办报的意图。新闻是客观的,但对新闻如何处理,则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显而易见。报业发展赋予编辑更多的“内容”。编辑已不再是纯粹为他人作嫁衣,你还要为记者出点子,参与报社重大报道和策划,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这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个合格的编辑,不妨经常问问自己三个问题。一问:自己编排的版面有没有错这实质上是个把关问题,也是编辑工作最起码的要求。编辑把关,主要应把好五个关:政治关、政策关、策略关、事实关、…  相似文献   

7.
赵超构是全国知名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他以评论和杂文特长,赢得读者赞誉,被誉为“名噪文坛的杂文巨擘”。夏衍同志说:赵超构是继承鲁迅杂文光辉传统的一员宿将, 赵超构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学经济,1935年毕业,到南京《朝报》做编辑工作。在《朝报》工作三年,1938年又到重庆《新民报》当主笔。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办晚报,先后担任过主笔、记者、总编辑、社长之职,是我国新闻界最早办晚报的老前辈。早年在《新民报》副刊写短论,就用“沙”的笔名。解放后是上海《新民晚报》社社长。这家报纸有个“未晚谈”专栏,专登林放(赵超构的笔名)写的短小犀利,笔锋峭枝。别具一格的杂文,深受读者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读者对图片新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阅读需求越来越高。电视和网络又使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超越以往,报纸也鲜有独家图片新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图片新闻的版面处理,如果仍然固守“只要照片大”、“只要照片多”就会有读者的想法,而不在图片编辑上下功夫的话,就很难在众多报纸中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报纸上来。 一张对图片编辑不重视的报纸,一定不是一张抢眼的报纸,不是因为它缺少新闻,而是因为它缺少图书编辑赋予它应有的光彩。因此,在读图时代的报纸中,图片编辑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图片编辑素质的要求也是非常严…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如何发挥好它的功能,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于它的整体编辑水平。一方面,编辑水平高,报纸的水平就高,编辑水平低,报纸的水平就低;另一方面,根据“水桶理论”,一张报纸的整体水平不是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板,企业报编辑工作亦如此。如何做好一名企业报编辑,笔就多年来从事编辑工作的感受,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不但是卓越的文学家,而且是第一流的新闻记者。十月革命前,他担任过《萨马拉日报》、《下新城小报》、《敖德萨新闻》的记者,参加过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斗争报》的编辑工作。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在发展苏维埃新闻事业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主办、参加和指导了十三种报刊,把报刊工作看作是自己切身的事业。他的新闻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在苏联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他自己就说过,他是个“老报人”。卢那察尔斯基称他为“伟大的工人通讯员”。高尔基非常尊敬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因为他知道“办报工作不知要付出多大心血!”他说,办报工作是“为真理和正义事业服务的真正危险的行业”,“我要终生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丰富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极其珍贵的遗产。这里发表的他同报纸编辑同志的谈话,可以看出他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多么大的期望,对他们的教诲是多么诚恳,对他们的要求又是多么严格。这篇讲话没有收入《高尔基全集》俄文版,这篇译文在我国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11.
我专搞和兼做新闻工作已三十余年了,经常与做编辑工作的同志打交道,我感到一张报纸的优劣和编辑的精选精编精心设计有直接关系。他是一张报纸的设计师,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天天伏案精心编稿,勤勤恳恳地“为他人做嫁衣裳”。编辑的责任心,紧迫感和使命感强,编辑不仅一篇一篇地单独编发稿件,而且从记者通讯  相似文献   

12.
办报纸,一天都离不开编辑。有人问:怎样才能当一个称职的、有所作为的报纸编辑呢?我认为,重要的在于摸索、认识和掌握规律性的东西。40年新闻工作的实践告诉我,规律性的东西不仅超越现象性的东西,而且超越经验性的东西。报纸编辑一旦掌握了规律性的东西,就会变得聪明、能干,就会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更有成果。敢于大刀阔斧善于精雕细刻对一篇稿件作点文字修改或略作压缩,是不难的,难的是琢磨整篇稿件的主题思想,既敢于大刀阔斧,又善于精雕细刻。在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中,我觉得,我们编辑是琢“璞”者。我们手中的许多稿件,也像璞那样,是玉和石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闻的编辑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新、快捷的传播方式横空出世的互联网,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顺应时势,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报网融合.在这种大背景下,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创办的金山网于2002年应运而生. 新闻网站的成立,造就了网络编辑这一新兴的职业.和报纸新闻编辑类似,网络新闻编辑每天都要面对众多的新闻稿件进行选编.可以说,优选精编无论是对报纸新闻编辑来说,还是对网络新闻编辑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4.
有人认为,编辑报刊新闻稿不过是“浆糊加剪刀的手工操作活,是雕虫小技,是机械工作,对编辑报刊新闻稿不屑一顾。事实上,报刊文摘是一门学问。拿报纸来说,报纸中的文摘报被称作是报中报,文摘编辑是“编辑之编辑”,要求水平更高。目前全国五、六千种报刊都设有文摘版,还有不计其数的专门文摘报,而且发行量都很好。可见文摘是深得人心的。说文摘学是一门学科。因为它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规律,文摘有严格的规范和明显的特征,不是随意的作品。文摘是文献或文章的浓缩,其特点是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六——一九四八年初,我担任南京新民报日、晚两报的编辑人。在上海新民晚报筹办和初创期中,报社的主持人陈铭德、邓季惺先生常住上海,我又受委托于编辑工作之外,代为照看一下南京社的行政和经理事务。因此,尽管不习交际应酬,又不谙行政事务,也不得不被迫参加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伪政府新闻局以及报业头目间的一些会集。新民报在抗战后期就标榜是“超党派”、“纯民间”的报纸,在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核心——南京,要比较长期地保住这个伪装,是不容易的。在与当局和同业间的交道中,受到热骂和冷嘲是常事。当时南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现存报纸中历史最久的一家,《新民报》今年9月9日年届花甲。旧称“上海新民报晚刊”的《新民晚报》,是这个曾经拥有五社八报的中国报刊集团硕果仅存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7.
我是学师范的(1960年夏,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本来应去教书,但是组织上安排我做编辑工作,一做就是35年,其间做广播编辑10年,做《湖北广播》业务刊物编辑10年,做《湖北广播电视报》编辑15年。通讯员朋友都亲切地叫我“朱编辑”,所以我给自己取笔名叫“诸边”。后来我当了《湖北广播电视报》的头,同行称我“朱总编”。我想,我的确总在编啊,从来没有离开过具体的编辑工作。在做《湖北广播电视报》编辑工作中,除了出差外,几乎每期稿件都要过目,付出劳动。 我在广播电视战线长期做编辑报纸刊物的工作,也算一个特点。即把广播电视上宣传的事,或是与广播电视有关的事,通过加工,变成文字,刊登在报纸刊物上,继续宣传,形成了声、屏、报、刊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随手翻翻几本新闻杂志,有关“总编辑要当首席记者”方面的文章不少,其意思大多为总编辑要多采写新闻,写好新闻,当好报纸的第一支笔,也就是首席记者。对此,我们做一般编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连总编辑都不愿当报纸的首席编辑呢? 总编辑不当“新闻官”,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采写稿件,并从中体会记者写稿的艰辛,本意是不错的,也值得提倡。时下的问题是,一些新闻单位本来对编辑工作就重视不够,总编辑又都忙着采写,哪还有精力顾及编辑工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容易给人连总编都不愿从事编辑工作的感觉,编辑工作更难以引起重视了。其中有些人这样认为,编辑不就是剪刀加浆糊、涂涂抹抹嘛,不需多大的学问,坐得住就行。事实证明,办好一张报纸,应把编辑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考虑,编辑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劳动,一个优秀的编辑就是一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英国报业大王诺思克利夫勋爵说过,“记者为报纸写文章,但创造报纸的却是编辑。”我国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强调:“报纸工作应该以编辑部为中心。”在选拔编辑时应考虑到从优秀的记者中挑选,一般来说,编辑应该是记者中的佼佼者,只不过编辑不易比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报纸编辑工作的基本功?人们有各不相同的理解。报纸编辑工作是一种文字工作。从这一点着眼,有人认为,只要能识字断句,懂得基本语法,会用标点符号,就有了编辑的基本功,就可以动手编稿;进而善于修辞,精通逻辑,就更可以把报编好。——编报固然每天要同大量的文字材料打交道,可是,只是学会处理文字或善于修改文章,却未必能处理好要在报纸上发表的新闻、通讯、评论,更未必能编好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20.
《新民晚报》原名上海《新民报》晚刊,(1958年4月改名《新民晚报》)于1946年5月创刊,日出对开一大张。当时上海是国统区,有大小日报数十家,《新民报》是抗战胜利后晚出的一家报纸,发行量不足一万份。在上海《新民报》出世之前十七年,即1929年已经有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