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许巧凤 《考试周刊》2014,(54):24-24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摒弃师尊生卑的传统观念,期待学生充分发挥特长,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问、阅读积累和思考表达展示自我,展示"个性"。  相似文献   

2.
禹长斌 《教师》2012,(28):32-32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为了实现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内心需求,采取一些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分组讨论教学就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就不能推行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而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空间。农村初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分组讨论教学形式,将会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愿单。  相似文献   

3.
方敏 《教育》2007,(18)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期待答案,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展示在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季小波 《考试周刊》2008,(24):36-37
个性化教学以追求学生的个性展现和全面发展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展示个性、发展个性的实践场所.新课程标准关注学习主体的发展、倡导个性化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可以关注学生表现,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可以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和谐氛围、尊重学生主体、实施新型教法、改变评价观念等措施实现.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言之 ,阅读教学必须保证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 ,这是个性化学习规律所决定的。下面 ,笔者试从阅读的内容、方式、评价等三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一、在自主确定学习内容中兑现个性化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所学 ,既保护学生的学习个性 ,又不导致教与学的脱离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夯实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基础。1.以预习为基础。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作为基础教…  相似文献   

6.
自主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阅读学习,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阅读是加强理解和体验、接受情感熏陶、获取思想启迪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学习环节的重要方面。在培养个性化阅读方面,必须加强引导、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  相似文献   

7.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它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采用有个性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采取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个性发展极为有利。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学习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体现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数学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以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环境中个性化为基础,以内心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或特点,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自主激活个性,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想象、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评价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的学习是他们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任何外在手段都无法代替也不能替代的。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认识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践与思考,而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需求,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他们的主动创新潜力,保护好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好奇心、进取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大胆展示,大胆补充,大胆探索,促进他们自主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质疑释疑、交流展示、共同建构等,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展示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在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为学生打造自主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乐于展示,学会展示,确保课堂因学生的精彩展示而高质高效。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展示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戴铜 《江苏教育》2010,(11):51-52
所谓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身的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在的需求为核心,在老师、家长、同学等指导和影响下,根据自我个性才能发展的特点.相对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达到个性的健康发展。现代学校要以自身的文化引领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积极、创新、健康的生命个体。实践中,我校(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积极培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学校文化.努力建设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文化生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张小兰 《现代语文》2013,(11):129-129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1l版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个性化的阅读,能够使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是富有创造性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适应时代的要求,易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展示其丰富的内心体验、情感,发表其独特的个人观点,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呢?现笔者谈谈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主张从学业规划指引、课堂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设计、课外学习方式、教育评价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等维度,构建从学生个性出发,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个性化教育改进框架。从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视角考虑,个性化教育涉及"一生一案""一课一品""一科一谱""无边界学习""一评一策""一师一家"等实践范畴。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19):161-162
大班教学因其粗放型而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师无法兼顾所有学生,导致学生个体关注度不足,个性化学习被淡化,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小班化学习更具全纳性,不仅能从人数上减轻教师负担,同时,还能有精力关注和指导每一名学生,使得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策略实施,不断转化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促使他们个性化自主学习。文章以小学数学为例,就促进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不仅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对人的个性的塑造方式.自主学习不断展开的过程就是学生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为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历史;鼓励学生善于发问,重新思考历史.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学行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只能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和对话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展示的。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进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相似文献   

18.
吴永才 《化学教与学》2013,(6):72-74,48
基于实践与反思,结合理论研究,以学案设计为抓手,以"观念建构"为重点,例析如何设计和实施学案导学,促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学习是相对于千人一面的"整体化学习"而言,它是以学生内在需求为核心,在新技术支持下,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并通过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潜能开发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确立五个基本理念:(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二)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其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