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运动、健康与膳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合理营养、适量体力活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进健康的有效方式。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防止疾病、维持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运动营养学是研究健身人群和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营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对运动营养学及运动营养食品的研究对于运动员和健身人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坚持锻炼、平衡膳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经常锻炼,科学合理安排饮食情况下才能增强体质提高生存质量,才有适量运动与平衡膳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平 《百科知识》2011,(6):41-43
简单生活的定义也很简单,指的是,保持粗茶淡饭,远离肥甘味美;保持适量运动和步行,不依赖舟船车马;亲近果蔬,远离烟酒;食品宜原汁原味,不宜过度烹调和精加工。、顾名思义,与此相反的生活就是“复杂生活”。换句话说,简单生活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复杂生活即是有害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芳媛 《内江科技》2012,(10):42+36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成因、危害等阐述,提出了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是治疗及预防儿童肥胖的两大重要手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体必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铁无论是在重要性上还是数量上都属首位。由于从事运动训练体热能代谢水平较高,人体大量出汗,使体内铁、钙等排出量和消耗量增加,所以练习者运动后应及时适量的进行补充,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机能和生理需要量。  相似文献   

6.
康尔健 《金秋科苑》2011,(24):149-149
高血压或者心脏病患者,一定不要从事过于激烈的运动,要以自己身体的负荷为准。这样不仅能让身体更健康,还能预防疾病。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个不变的真理,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愉悦心情,最重要的是可以预防各种疾病。高血压作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适量的运动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降压的作用。可是如果患者是心脏病高血压,那么能不能进行运动呢? 很多人都认为心脏病患者不适合做剧烈的运动,临床上有很多的心脏病患者就是因为过度劳累或者过度运动脏成心脏病发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幼专学生运动减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幼专学生对运动减肥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甚至存在误区;运动在控制体重和减肥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大学生的重视;大学生运动减肥效果较差。对此情况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提出合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忠勇  王维超 《科教文汇》2011,(13):147-147,208
通过对运动处方的内容和作用进行论述,使运动处方在研究生中得到普及应用,为指导研究生在日常繁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余进行健身锻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莉 《百科知识》2005,(6S):53-53
最初的乒乓球是项饭后运动。19世纪末,英国处于繁盛的维多利亚时代,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吃饱喝足之后需要适量运动来消耗过量卡路里,他们摸索出一种在饭桌上进行的类似网球的运动,成为桌上网球,即乒乓球的雏形。1901年英国一家公司将Ping Pong注册为商标,此后,使用该公司制造的球拍球网的人,就把这一运动改称为PingPong,  相似文献   

10.
刘军 《内江科技》2013,(10):110-111
<正>免疫是保护机体安全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免疫反应的结果并不总是对机体有利。本文从经典免疫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运动与免疫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现普遍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但在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和紧张激烈的比赛后,运动员的免疫机能反而下降,易感性增加。现有的研究已经证实,长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长期从事大强度运动训练则抑制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韦蒙 《今日科苑》2005,(10):49-49
运动先看身体状况 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大量的体力消耗都会让身体吃不消,这时候再进行爆发力大、过量的运动,引发突然的心脑血管病导致猝死的几率就比较大。其实,运动本来是件好事,适量的运动还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但如果运动不合理、使劲儿过猛或运动量太大,都会伤害身体。所以.运动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让专业的健身教练制定一套适合你的运动计划。  相似文献   

12.
刘玉强 《科教文汇》2009,(29):208-208
新《中学体育教育课程标准》中阐述的中学体育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实现学习与运动、运动与生活、生活与发展为目标,来构建起中学体育教育的学习性、生活性、发展性的教学体系框架,教学从以运动为本、学习为本转向以学生生活与发展为本,真正实现对运动、生活和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肥胖者的规律性运动对胃部蠕动的影响关系,通过数值定量分析,建立肥胖者规律性运动对胃部蠕动的定量分析模型,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导致的综合症提供依据。方法:在规律性运动状态下,通过对运动参与者进行持续性运动,观察其生理指标。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胃蠕动功能实现外界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然后经由心血管系统实现运动做功,进行胃部蠕动指标测试。结果:规律性运动下,肥胖症的胃部蠕动频率HR和胃部蠕动幅度HC显著性差异P0.01;测试组TG与对比组CG2进行对比,DP,PP,MAP的显著性差异P0.05,对肥胖者而言,以每天坚持有咕噜运动1~3 h为最佳,1 h以下,运动对胃部蠕动无效果,3 h以上,容易导致人体疲劳,且随着时间增多,胃部蠕动导致的脂肪燃烧基本不再增加,所以,规律性运动应控制在每天1~3 h为最佳。结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规律性运动,促进胃部蠕动,通过合理营养,积极锻炼,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稳定情绪,改善肥胖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随着网球运动不断普及与开民网球伤痛患者也就越来越多,这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通过对网球运动中下肢部位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生日常运动锻炼热能消耗出发,分析探讨了合理营养与大学生运动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营养和运动是大学生提高生活质量,进行健康生活的两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6.
文禾 《科学与管理》2004,24(1):64-64
<正> 运动不仅有益身心、还可以消耗过多的热量、消除赘肉。但现代人因为生活忙碌,能够在假日抽空运动一下都算难得了,一旦有时间做运动、舒展筋骨的时候,就会想趁机补足平常缺乏的运动量,所以常见的就是在短时间内做较剧烈的运动。其实这样不但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对热量的消耗也很有限,而且还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要做“有效的运动” 所谓有效的运动是指一周至少两次,每次最好在30分钟以上,能使心跳速率增加到每分钟150下左右,才能真正的達到強化心  相似文献   

17.
明月 《世界发明》2003,26(1):41-41
医学专家们推荐人们要吃低脂食品,但通常食物中如果脂肪含量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就高,这样就会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酸酯的水平、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美国心脏病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进行适量地运动,比如中老年人轻快的散步。就可以部分消除高碳水化合物的不良影响。研究人员对普  相似文献   

18.
张微 《金秋科苑》2012,(11):116-117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许多老年人也开始了春季锻炼,适量运动固然能延年益寿、愉悦身心,但锻炼不当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适或疾病。因此,春季锻炼应科学安排。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思想教育,到达大学生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唤起体育兴趣的效果,使我们所授内容能够让学生改变对枯燥乏味的体育课传统思想,通过我们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及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对运动技术学习和掌握的兴趣,帮助学生实现主动热情投入到每一堂体育课教学中去,同时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余生活、竞技运动中更好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运动技术而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欲望,唤起对体育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龙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22-222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详细阐述了现代文明对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并从“生物钟养生”、全面均衡适量营养、适度运动及好的心情等多个角度提出应对之策,旨在为提高人类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及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