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璋在其统治实践中,立足当世,鉴于往昔,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教化思想。在教化途径方面,朱元璋始终以兴办学校为急务,认为学校是风化之原,教化之本。在教化目的方面,他依然坚持划一道德、端正人心、醇化风俗,重视对臣民的教化和管理。在教化条件方面,他认为最需凭借各级官员的参与,要求各级官员以淳美教化为要务。朱元璋通过其教化思想的实践,不仅达到了整顿人心、导民善俗的目的,且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重构统治秩序亦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位雄伟的君主,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而实行了仁政。他的仁政继承了孟子思想的精髓,强调阜民之财、息民之力、明教化、禁暴,也有自己的特点。虽然朱元璋仁政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民众也受惠颇多,社会得到发展,国家实力也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3.
在朱元璋蜕变原因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对朱元璋的影响。由于朱元璋有着贫苦的出身和小生产者的狭隘和浅薄,才使得地主阶级很容易在其几乎荒芜的大脑沟回中播下封建思想的种子,最终使朱元璋成为地主阶级新的代理人。在朱元璋蜕变过程中,地主儒生竭力向他灌输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积极推动朱元璋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劝说朱元璋团结、依靠汉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这样,朱元璋逐渐真正成为封建思想文化的虔诚信徒。  相似文献   

4.
明太祖朱元璋重视法治,这表现在初期重视《明律》的制订以及他和官员的谈话中。其法治思想中确有不少积极因素,诸如量刑适当、用刑慎重,宽严适中等。文章进一步指出,朱元璋后期未能较好贯彻其法治思想,主张重刑,出现了滥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错误地估计了明初的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5.
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期间,秉持君权天授、三教合一、阴翊王度等宗教观念和宗教思想,宣扬其统治的理性,规定宗教的本质、作用等。明太祖的宗教思想决定了其宗教政策,影响及于有明一代。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出生于社会最底层,他登上皇位后,采取了严刑峻法控制官吏。他统治时期法律严酷,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统治。  相似文献   

7.
朱元璋与侍臣曾两次研讨<孙子兵法>.朱元璋对孙武创作<孙子兵法>持怀疑态度,也对<孙子兵法>一些兵学理念持批评的态度,但他并未因此否定<孙子兵法>固有的兵学价值.朱元璋汲取孙子兵学思想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朱元璋评判<孙子兵法>作者,明显受时代的影响.他对<孙子兵法>的个人情结,显然受他身边爱好<孙子兵法>侍臣们的影响.朱元璋卓越的军事才能表现在治军与实战之上,这些层面都折射出朱元璋本人对<孙子兵法>兵学精髓思想的借鉴与应用.因此,<孙子兵法>是朱元璋军事思想成长的重要养分.  相似文献   

8.
在历代封建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比较重视教育的,他认为:“治天下以人才为本,人才以教导为先”,并且在实践中集历代封建帝王的教育思想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但是,迄今为止,有关论著不多。本文略加论列,旨在抛砖引玉。一、以国子监为重点,大兴地方郡学、社学明朝初建,封建统治人才缺乏,为了扩充官僚机构,朱元璋一反历代封建王朝只注重太学的做法,采取以中央国子监为重点,大兴地方郡学、社学的方法,加速培养统治人才。他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相似文献   

9.
论朱元璋的公文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元璋对公文工作十分重视,他使明代公文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本文从规范公文格式、严格公文办理、加强公文归档、制定公文法律等方面,对朱元璋的公文思想进行了梭理.  相似文献   

10.
朱元璋非常重视教育工作,他把衣食和教化作为治理国家两项最为紧迫的任务。他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可以概括为尊崇儒学、重教兴学、重视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为其专制主义集权政治服务,朱元璋对立法工作非常重视。他把“纪纲法度”作为“为治之本”,列为建国之初的“先务”。朱元璋在其统治时期,除积极制定、颁布,并屡次修改和补充王朝的根本大法——《大明律》外,还颁布了亲自编纂的重要法典——《大诰》四编及一系列临时峻令和条例。这些律、诰、例、令互为补充,形成明初严密的法律体系,是统治阶级科罪量刑的主要依据。在积极制定和完善法律的过程中,朱元璋是用什么思想来指导官吏们用刑的呢?他的用刑思想与实践是否一致呢?本文略作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自布衣,在成为帝国的第一任统治者后,他大力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和管理.在经历的元末的社会大乱后,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在管理国民中带有浓烈的重典色彩,除了颁布《大明律》和《大诰》等法律来规范百姓的行为以外,还通过编制黄册、教化百姓、打击“威福下移”现象、加强特务统治等方式,实现国家对个体农民的强有力控制.本文我们就来略谈一下明太祖遥控黎民百姓的新招.  相似文献   

13.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从巩固明朝的统治出发,吸取历代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重治官吏赃罪。朱元璋的惩贪治赃为明前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朱元璋与明朝文书档案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地论述了明朝统治特别是朱元璋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的实绩,概述了明朝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5.
朱元璋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对缓和国内民族矛盾、加强明中央对民族地区的统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朱元璋对蒙古族、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中,其民族政策都体现出“威德兼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政策是。刑乱世用重典”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稳定明初的社会环境,整顿吏治,巩固明朝的统治有着重要意义,并对明清硬代的法律制度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考察了朱元璋“重典治吏”政策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朱元璋“重典治吏”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启示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御制龙兴寺碑》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写。在碑中,他追叙了元明嬗代之际,於皇寺兴废状况与个人身世浮沉,毫不避讳自己早年的悲惨经历、游方生涯;叙述即位后敕造大龙兴寺的经过及选派住持情况;并由建寺引申到自己的民生观、宗教观。碑刻既是元末明初重大史事的反映,也是明初佛教改革的见证,更是明太祖朱元璋统治理念、民本观念与宗教思想的具体表达,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免租、赈灾是历朝统治阶段都极为重视的一项措施。和历史上封建帝王加以比较,朱元璋是较为突出的。这既受传统儒 学思想中以“仁政”为核心的民本思想的影响,也和其独特的平民经历密不可分。这一政策在明初一系列农民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重建打下了物质基础,但也存在地区上的不平等性,蠲免的不彻底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论刘基在建立朱明王朝中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在建立朱明王朝中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辅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大明;另一方面是辅助朱元璋开国立政、建立明初社会政治制度、巩固了大明统治.刘基以儒家有用之学,附会阴阳风角,实现了辅助朱元璋一统天下的理想,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综观古今,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颇大,唐太宗在其统治时期使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与他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唐太宗积极倡导和推行进步的人才观.从重视人才、选拔人才到运用人才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