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学解题中,通过家义的逆用、公式的变形逆用、逆向分析法、反证法、逆向排除法等不仅很多数学问题运算算化,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一些具体问题说明逆向思维在处理数学问题时的优越性,以此来呼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谈逆向运算     
(本讲适合初中)按照某种数学法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学对象变为一个对象的运算,如a※b=c,我们不妨称之为正向运算.而将一个数学对象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运算,如c=a※b,我们不妨称之为逆向运算.本文介绍三种常用的逆向运算.1整数乘法之逆向运算——整数分解我们知道:若整数n能分为两个大于1的整数之积,则称为“合数”;不能分者称为质数.将一个整数n分为两个大于1的整数之积的分法往往可有多种.例如,36=2×18=3×12=4×9=6×6.下面介绍算术基本定理.基本定理若n是大于1的自然数,则n可唯一地表为n=p1α1p2α2…pkαk,其中,p1相似文献   

4.
给出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不同于寻常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是指根据概念、原理、思想、方法及研究对象的特点,从它相反或否定的方面去思考。 以产生新的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大多是正向思维的结果,是概念、公式的正向应用,而在应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如若不然。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只习惯于正面思考问题,而忽略了概念公式的逆向应用,因而缺少了应变能力。因此,在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有机地、适当地注意从数学问题的相反或否定方面进行数学逆向思维,就能在探索中,在对立统一中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澄清对某些数学概念的模糊认识,更深刻、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概念的教学、公式定理的逆用以及题解的教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促进思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思维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首先要认识到逆向思维是正向思维的补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定义、定理、概念的逆向思考和运用;其次要认识到逆向思维是发散的,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大思维的发散量,扩大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思维是否多向,是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可是,过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注意了正向思维的训练,致使正向思维的习惯抑制逆向思维的发展,因此小学生逆思维较差,所以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逐步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覃建军 《广西教育》2012,(34):29-30
一、什么是数学逆向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因此,学生的基础对学好数学至关重要,教学实际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加强学生的基础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升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本文就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策略展开深入分析,旨在提出参考性教学建议,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华容 《湖北教育》2001,(7):35-36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等顺向运用十分熟练,而逆向运用却显得不灵活,经常“卡壳”。教材中的如多项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已知方程求根与已知方程的根求方程、曲线与方程、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分析法与综合法、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等等,无处不体现出顺向与逆向两种思维方式,而在顺推之后进行逆推,更需要严谨的推理和缜密的思维,这对学生思维品质是一些极有价值的训练材料,能开阔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周密灵活、全面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数学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型教育模式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逆向思维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建立逆向思维,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数学教学的逆向思维培养应在怎样的环境下进行,并通过何种形式检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还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方式。基于此,本文分析建立数学逆向思维的作用,探讨逆向思维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桂凤 《吉林教育》2006,(11):48-48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一般都是顺向叙述的。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变换“方向”进行正确、科学的逆向叙述,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逆向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分析法及反证和逆向思维探索数学问题的结论,可以使证法简捷,思维独特,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 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初中生数学课程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是对学生思维创造力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在初中课程中的数学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对于思维方式的锻炼是很有效的,通过解答数学题目锻炼逆向思维,培养这种学习意识,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的解决答案,正命题研究后研究逆命题。本文重点分析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李春明 《湖南教育》2002,(18):53-53
逆向思维是相对正向思维而言的。它的思维方式往往是正向思维的倒转。作为数学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5+23+3(3+5)(3+3)冲破某种固有模式的束缚,开阔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可逆性内容,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发现,去学习,去领会。内容有多项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乘方与开方,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等。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时,可将数学性质、定理法则等倒过来思考,考察命题是否成立。例如,对顶角相等,倒转来想,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简述了逆向思维培养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