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江山代有才人出──“跨世纪学人文存”赏读谌艾整整六年以前,我曾访问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该社以执著出版学术专著而著称,一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他们苦心经营数载,包括二十九种自选集的“跨世纪学人文存”又推出首批十一种。抚摩这些装帧典雅、印制精美的...  相似文献   

2.
DigiBook掀起数字出版新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夷 《中国编辑》2006,(1):43-46
有人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是看着书长大的,60到70年代出生的人是听着广播长大的,80到90年代出生的人是看着电视长大的,21世纪出生的人则是在互联网上看书、听广播、看电视长大的,用保罗·莱文森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因特网是一切媒介的媒介”。在莱文森说出这句话的6年之后,DigiBook的诞生再次有力地印证了他的洞见。DigiBook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出版形式。一DigiBook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媒体出版及影像管理技术,1997年由通力公司在日本推出,2002年又带到中国市场。它的多媒体合成技术融合了Audio、Video…  相似文献   

3.
姜澜 《东南传播》2023,(1):78-81
北欧犯罪文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发展到21世纪,斯蒂格·拉森(Stieg Larsson)的“千禧年三部曲”掀起了北欧犯罪文本的全球传播浪潮。关注到这一文化现象,“北欧黑色”作为一种宽泛的术语名词被提出。通过辨识归纳北欧犯罪文本中鲜明突出的区域性风格和魅力独特的叙事特征,“北欧黑色”逐渐成为一种类型创作模式,引起了多国的学习模仿,诸如“凯尔特黑色”“热带黑色”相继出现。从跨文化认同转向类型整合,北欧犯罪文本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被打上类型标签,如何突破话语框架、如何在全球市场中重新组织成为北欧犯罪文本发展传播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华读书报》2001年6月13日21版发表记者王洪波的文章《“诺贝尔学”呼之欲出》,文章说:“日前,《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由武汉出版社推出。今年是诺贝尔奖颁发100周年,有关的研究正在升温,公众对此也非常关注,本书的出版正好满足了由此出现的社会需要,也填补了辞书出版的一个空白点。”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是不妥当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的出版并非是“填补了辞书出版的一个空白点”,实际上,在此之前有关诺贝尔奖书籍的出版真可用车载斗量来形容。各学科获奖者的传记均有专著出版,有的还不止一种。就我个人收藏的…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整合旗下13家出版社的丰富资源,历经近2年的精心筹备,4月27日在扬州宣布推出“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第一批94种图书。该集团旨在传承和普及人文教育、人类思想的“世纪人文出版规划”,将在5~10年内推出1500种优秀图书。“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含5大板块。  相似文献   

6.
杨文忠 《传媒》2016,(8):50-51
在中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史上,20世纪80年代可以称为“黄金时期”,几乎每个省都出版了自己的文学刊物,并逐渐形成了阵容颇为强大的文学大军,吸引众多读者,《人民文学》《收获》等发行量都曾超过百万.获得如此佳绩,媒体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彼时,传播方式以纸媒为主,这就使知识分子掌握了绝对话语权,同时也使文学期刊成为文学、文化、思想的导引者,甚至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是一种“期刊化”的文学.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科普图书,十有八九的读者会想到《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1959年首次出版,此后屡创佳绩,并带动了20世纪60—80年代中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大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普图书出版开始呈现下滑之势,而且“科普”的概念也发生了进化,除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及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人文因素,都被纳入大科普的概念之下,“科学文化”这一称谓被越来越多的科学传播人士所认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版权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国民党政府颁布的修订的《著作权法》,从修订内容看,明显地把它纳入了为维护国民党党义服务的轨道。政府独裁,文网密织,对进步、革命的刊物实行无情摧残和查禁,非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益毫无保障,还导致出版界盗版之风盛行。在我国出版中心城市上海和北平,亚东图书馆多种图书本版书如《白话书信》、《少年漂泊者》、《胡适文存》、《独秀文存》等和上海北新书局等多家出版机构销量好的图书大量被盗版。  相似文献   

9.
陈学勇编《凌叔华文存》上下。二册毛边本。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所谓毛边本就是书印成装订以后,不切边,须刀不离手,边看边裁。一般的毛边书毛在书顶,而这一套《凌叔华文存》三面都是毛毛拉拉的,像个毛茸茸的玩具,充满了生气。凌叔华(1900-1990)是二十年代著名的蹬大才女之一,陈西滢的夫人,解放后她的作品出得不多。现在有辑录完备的文存,边裁边看正有助于边思考,不至于一下子翻完,只留下皮毛的印象。(农)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中叶,大批俄罗斯人侨居国外并在侨居地出版作品,这些文本统称“俄侨文献”。在中国,哈尔滨等中国很多地区也出版有侨民著作。黑龙江省图书馆已将俄侨文献作为特藏保护,形成规模。应该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文化学、文字学等多种方法,对这批文献进行研究利用,使俄侨文献成为黑龙江省图书馆深化服务与对外交流的信息通道。  相似文献   

11.
自1979年长沙出版会议提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方针以后,各省市的出版机构都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到了80年代中期.一些省的出版机构出书已超过1000种;90年代以来,有的省出书已超过两三千,对原来出版基地的北京与上海,是很大的“威胁”。这是一种竞争,竞争使我国的出版走向繁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西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各种社会、哲学、文学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大陆。西方话语很快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以致90年代中国文坛发出了“失语”的惊呼。因而,祛除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艰涩,系统了解其来龙去脉,如何运用它们对在此话语背景中产生的小说文本进行艺术—技术层面的“细读”,成为中文类本科生、研究生,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的热切企望。王又平著《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一书正是对这一企望的成功回应。在50万字的篇幅内,所涉及的话题几乎囊括了新时期小说在“革命现实主义后…  相似文献   

13.
王眉 《新闻与写作》2001,(11):21-21,20
9·11美国遭袭事件发生后,世界媒体采取了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可以说是各显神通。但不同形态的媒体在报道中除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外,还非常善于学习和运用其它形态媒体的长处,以至于报纸、电视和网络这些形态各异的媒体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报纸:推出号外 图片主打 报纸,有着固定的出版时间和出版流程,每天定时的出版,一般不会随意更改。但美国遭袭这件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少报纸打破了固定的出版时间,推出号外上街售卖。“号外”,虽然早已有之,但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多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伊始,北京出版社以一种平常心推出了一组读物——“大家小书”,凡4辑40种,赢得了学术界和读书界的不平常的欢迎和好评.事隔七八年,2011年,该社再次推出“大家小书”这个品牌,出版了一批新的选题,并重印了一部分选题.出版者仍是以平常心的口吻在封面上明确表明“大家小书”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这句话,似乎一下子拉近了前一个“大家”(作者)和后一个“大家”(读者)的距离,使人产生了一种亲近感.出版者在每本书的封底还道出了出版“大家小书”的旨趣所在,即“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  相似文献   

15.
王灿 《编辑之友》2016,(5):95-98
在20世纪30年代, “杂志热”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出版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而杂志的大量出现也对当时的社会文化造成一定影响.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杂志,出版的时间都相对短暂,其出版与经营也颇具特色.与五四时期所出现的杂志不同,这个时期的杂志种类更为丰富完善,内容更为自由多样,无论出版者或阅读者,都体现了杂志“杂”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出版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概念,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2000年前后,几乎没有人使用这个概念,当时流行的概念是“电子出版”、“桌面出版”等。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手机出版”、“数字出版”等概念相继出现。这几年,不仅是数字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出版业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因此,出版业要想继续前进,就必须厘清概念,辨明方向。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概念1.电子出版实际上,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最初的概念叫“电子出版”。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17.
“扩散代理”——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图书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90年代中期以前,以分布式计算和网络技术为特征,每个人、每个机构都可以“出版”(publication)和“创造”(creation)图书馆,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呈爆炸式增长。“内容标准”(content standard)和“智力系统”(intellectual system)使人们可以参照共同标准创造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原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少甫,2002年因病住进医院后, 以顽强的毅力,一边接受治疗, 一边坚持写作,当年出版了《童年往事》,2004年又出版了《张少甫文存》 (以下简称《文存》)。《文存》分少儿时代、新闻  相似文献   

19.
自视为亚洲第一出版强国、世界几大出版强国之一的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的现在,出版市场持续“动乱不已”,持续低迷疲软,已经到了“大崩溃”的边缘。素有在忧患中奋起、置于死地而后生传统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出版人,不愿意坐以待毙。一场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出版改革已在酝酿之中。一、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 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在2000年为2.39万亿日元,其中书籍占40%,为0.97万亿日元;杂志占60%,为1.42万亿日元。高峰时期的日本出版业是1993年,这一年的市场规模为2.79万亿日元,其后便开始呈下…  相似文献   

20.
大出版时代在召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1世纪到来之际,《出版广角》杂志社连续推出了几个论坛,很有分量。继合肥“21世纪出版发展战略”论坛之后,又举办了这次“出版市场与经营管理”论坛,与会者最多,发言踊跃,高见迭出,必能激荡思维,促进出版经营与管理的创新。我是在大学从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