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理念,是在高校师生德与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从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性、概括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有利于促进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校贯彻"以德治国"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只有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真抓实干,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各种错误倾向,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3.
"以劳育人"是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命题.马克思主义对劳动概念的阐述为"以劳育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从人的实践视角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从人的交往视角出发论述了人类在劳动中所缔结的交往与联系;从人类解放视角出发论证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劳动.与此相应,"以劳育人"的三个维度具体表现为:历史维度劳动使人的发展得以明确和坚定;实践维度劳动使人的品格得以塑造和丰满;价值维度劳动使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和实现.新形势下,需要廓清劳动教育的范围界定,不断阐释"以劳育人"的丰富内涵;应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深入发掘"以劳育人"的独特优势;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始终坚持"以劳育人"的教育原则,方能凸显"以劳育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4.
沙峰 《教育与职业》2012,(29):45-46
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以德为先,以学为上"的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深入阐述了理念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并提出了加强思想领导、搭建践行载体、形成长效机制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是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客观要求.实施"以德治教",要以德正本,以德立范,以德行政;实施"以德治教",必须推进德育创新,必须把师德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高校素质教育要认真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作为高等院校贯彻和落实"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根本点.在素质教育中,既要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又不能偏废其他素质的教育.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把"德治"落在实处,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7.
高校素质教育应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素质教育要认真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要以思想道德的教育作为整体素质教育的统帅和灵魂,把提升道德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作为高等院校贯彻和落实"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根本点.要清醒的认识到:能否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素质教育中,既要把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但又不能偏废其他素质的教育.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把德治落在实处,抓出实效.以德治校,首先学校的领导层要成为道德的表率.而要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除了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制定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制度以外,要抓住教师这一关键.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环境建设也是高等院校贯彻"德治"思想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教学为载体,以专业(职业)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为导向构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结合"教学模式,适应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依据."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教学由理论到现实的转变;变单纯课堂讲授为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以德育为导向,实现德智、德情和德行的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思想,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也是一个科学论断,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我们党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它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以德治国"与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内在联系,增强以德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从"以德治国"的高度审视德育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形势下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首先应增强"以德治教"的意识.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厘清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的模糊认识,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性,把高尚的思想道德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抗"疫"志愿服务作为全民战疫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服务性劳动的特质,为高校以劳育人实践提供了一个新场域,是青年学生提升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责任、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的金课程;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全教育,为高校提升立德树人质效奠...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以后,道德教育更显紧迫.它标志当前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并已拓展到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宽广范围.21世纪学校德育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已面临着严峻挑战.迎接新挑战,必须解决新课题.我们提出"以德启智,以德促体,以德审美,全面发展"的德育教育观和总目标,并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我校"依法办学,以德治校"的新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不悖,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 ,对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维护国家稳定 ,推进国家发展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现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 ,必须提高对道德价值的认识 ,强化公民教育 ,从严治党、以德治党 ,发挥共产党员以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相似文献   

16.
道德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学校加强思想治工作,贯彻"以德育人"的方略,显得更为重要.充分认识高校"以德育人"的作用,全面地深入地创造性地开展好"以德育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落实到教育战线就是体现在"以德治教"上.搞好"以德治教",应该具体采取"一个提高"和"三个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第二课堂"蕴含丰富的内在价值并产生多样的外在价值,是教育价值的综合体现,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高校"第二课堂"在内容安排、制度设计、理论探索、育人实效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但也面临定位模糊、内容泛化、评价主观、指导缺位的现实制约与发展困境,其本身具备的教育价值未能实现。"第二课堂"建设应秉持"以本为本"的基本导向,与第一课堂的交互嵌入,面向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建构新政策、新规范,形成教育共同体,实现教育价值回归、增值和再造。  相似文献   

19.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是一种内涵丰富的人生德学修养的教育思想。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现实背景,也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能有效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德学修养,促进高校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还能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因此要在实践中积极实践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做到知行并举,自我反思;重视学习,勇于创新;持之以恒,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必须真正深入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理论联系实际,从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新的教学原则、创设新的教学环境等方面,探究"以学为主"型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和学生主体意识与行为表现、"以学为主"型课堂教学的原则和结构,并浅谈此课型研究与实践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