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阅前后采写近一个月的“四个教育”述评 ,文中有一段写道“讲课者首先‘吃透’大道理。这种‘吃透’ ,不是简单引经据典 ,而是真正融会贯通。做到给人一滴水 ,自己先拥有一桶水。”琢磨这段文字 ,蓦然悟到 ,自己在采写这篇述评中 ,岂不是同样面临是否“吃透”的问题。其一 ,把“四个教育”的来龙去脉“吃透”。不是简单引用江主席何时何地提出“四个教育” ,而要追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和作用 ,进而弄懂“四个教育”为何是新时期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总结。这就需要采访前做好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 :翻书、看文件、找资…  相似文献   

2.
2004年和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把“三农”问题作为第一号文件下发给全国各地,这是党和国家对农业问题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农民问题的最大关切。“三农”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成为全国各新闻媒体新闻宣传的重头戏。潮阳县广播电视台,充分利用接近基层、贴近群众的有利条件,全面、及时、准确地采写、制作、播出了一批“三农”问题的专题节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其中,《“抛荒地”与“丰产田”》《马镇顺种粮发大财》等多个专题节目还被省台录播,并分别获2004年“广东电视朝阳奖”二、三等奖。在采写过程中,我们主要的体会有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选准入口处     
写长篇小说需要有个入口处,我们写消息、通讯、特写、言论,同样也需要有个入口处。寻找和选择入口处,是采写新闻报道的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第一,选妥入口处,新闻报道就便于落笔。一件复杂的新闻事实,千头万绪,从何写起?一个新闻人物的成长,有千言万语,从何落笔?这就需要寻找和选择一个入口处。新华社记者黄正根、傅上伦等当年接受采写“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任务以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入口处的问题。“三北”地区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东西万余里,从哪儿跑起?“三北”风沙干旱危害几千年,第一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奖、华北晚报好新闻奖和山西好新闻奖。作为一名记,谁都想出新闻精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呢?我认为,好新闻是记厚积而薄发,吃透“上头”和“下头”.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采写而来的。现结合我的从业经验,粗浅谈些采写好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写的过程是充分体现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需要新闻采写者利用自身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来寻找和挖掘具有价值的、新颖的采写方法、方向和目标。逆向思维就是新闻采写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即以相反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或观察事物,将这一思维方式应用到新闻采写过程中,将会挖掘出更具价值的新闻。本文就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新闻采写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了将逆向思维应用到新闻采写过程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大抓基础工作。新闻记者的基础工作是什么?这几年来,我在具体的采写实践中,有一点感受特别深刻,就是吃透“上”、“下”两头。所谓“上”一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的精神实质,记者胸有全局;所谓“下”一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活的情况。我认为,不断努力吃透两头,这是无产阶级记者所必需的基本政治素养和业务修养,是做好报道工作、提高报道质量的基础,也是记者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7.
5月22日,备受全国高校师生热切关注的《人民日报》’96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终于评选揭晓,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问队学员彭光明采写的《举村同贺“夕阳婚”》名列榜首,荣获一等奖。他是如何采写的,有没有什么“秘诀”?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彭光明,挖掘他采写这篇征文的幕后新闻。“首先,我认为最量要的一点就是审题,”彭光明开门见山,言语中透射出新闻专业学员的敏捷思维,“放寒假前队领导专门传达征文启事时,我就特别注意到征文的要求是以耳闻目睹的事实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精神风貌发生的重大变化,真实…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内,多少年来一直强调吃透“两头”。一方面,中央的大政方针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对任何地方都具有指导性,作为记者必须要吃透“上头”;另一方面,各地有具体情况和特点,记者也要吃透本地的“下头”。但现在的外部环境变了,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新闻工作者仅吃透这“两头”是远远不够的,还一定要吃透“外头”,才能在报道中  相似文献   

9.
老一代的新闻家将过去传统新闻采写手法以及新闻文本的形式一起统称为新闻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艺,比如,用事实说话这一新闻采写手法以及逆向思维这一新闻采写思维等等,这两种新闻采写手法,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境界,这些采写手法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是这些新闻采写手法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就要不但加强手法的强度,尤其是要强化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写时对逆向思维的运用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新闻采写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效果与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的巧妙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相似文献   

11.
童鹏 《青年记者》2002,(10):27-27
在地市级以下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往往把自己定位为“小记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局限于“一城一地”的报道,很少从全省、全国的大局考虑问题。总认为,小地方不出好新闻。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地市级新闻单位宣传报道的地域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狭小,在采写新闻中有它的局限性。但是,正因为面窄点少,记者对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有吃透“下  相似文献   

12.
一、吃透上情和掌握内情的关系 这里的“上情”是指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的工作中心,“内情”是记者要去采写的部门、事件和话题。写好经济报道,应吃透“上情”掌握“内情”,两者应有机结合。“上情”是“内情”的精神和指导,“内情”是“上情”的展开和体现。目前的经济报道在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未吃透“两情”就仓促上阵,草率下笔,使文章内容空泛,不知所云,有时还会帮倒忙。二是对“两情”虽有了解,但不深入“结合”困难,“内情”未充分地体现“上情”,文章缺乏政策的高度和时代性。三是“两情”虽有结合但内情不典型,选材失当,劳而无功,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奖、华北晚报好新闻奖和山西好新闻奖。作为一名记者,谁都想出新闻精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呢?我认为,好新闻是记者厚积而薄发,吃透“上头”和“下头”, 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采写而来的。现结合我的从业经验,粗浅谈些采写好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同行常说,办报最喜欢“进攻性”的记者和通讯员。这里所说的“进攻性”,主要是指采写实践中思维活动的“进攻性”。记者、通讯员在采写实践中的思维活动,如果跳不出“固守性”、“封闭性”利“退缩性”的圈子,必然拘固老生常谈式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进攻性”思维的特点,就是不安于固守别人已经突破的防线,不困于自己已经攻克的堡垒,而是对新的目标作不停顿的进攻,总是尝试采写出别人不曾想过或不曾写出的新颖的东西。记得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曾经说过:“科学家第一个重要的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进攻性…  相似文献   

15.
新闻贵在一个“新”字,立意新、角度新、构思新、手法新。怎样才能出新呢?新闻采写过程,是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活动。因此新闻要有新意,关键是思维要新。在资讯发达、知识爆炸、媒介纷争的今天,要在新闻界展露才华,写精品,出华章,必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就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时常听到一些通讯员同志发出感叹:一件复杂的新闻事实,千头万绪,从何写起?报道一个新闻人物,千言万语,从何落笔?这说明:寻找和选准切入口,是新闻写作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评人论事,切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而采写新闻报道,就得强调“抓住一点”。这一“点”,就是我们需要寻找和选择的切入口。找准了切入口,千头万绪、千言万语就顺理成章,有了落笔之处;找准了切入口,新闻报道就比较容易深入展开,且能“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写得紧凑、生动,引人入胜,渐臻佳境。 选择新闻写作的切入口,总的原则是: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站得要高,入口要小;角度求新,侧面宜巧。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写过程是正确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活动。新闻工作,尤其是党报的新闻工作,就是要把自己对客观世界某一事物的认识通过新闻媒介传播于社会,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新闻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8.
高雁 《传媒观察》2013,(11):12-14
“大数据”和“数据挖掘”使新闻呈现方式、新闻采写过程和媒体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变革。“数据新闻”考验着传统媒体的思维和能力,这也给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培养具有一定数据挖掘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成为亟需。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与想象”的讨论中,许多同志提出了“新闻中想象的运用与限制”的命题。这个命题是讨论的关键所在。新闻采写中既离不开想象,又需要加以限制,这种思维方式应以共自身的逻辑存在,而不是靠“限制”原则的外在的提醒。我的命题是:“想象——印证”是贯穿新闻采写活动始终的、两个既不相同又紧密相连的、对立统一的心理过程或思维方式。这两个矛盾又统一的心理过程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呈现出规律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与想象”的讨论中,许多同志提出了“新闻中想象的运用与限制”的命题。这个命题是讨论的关键所在。新闻采写中既离不开想象,又需要加以限制,这种思维方式应以其自身的逻辑存在,而不是靠“限制”原则的外在的提醒。我的命题是:“想象——印证”是贯穿新闻采写活动始终的、两个既不相同又紧密相连的、对立统一的心理过程或思维方式。这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心理过程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呈现出规律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